板桥苗族土家族镇,位于
思南县城南端。东、南、西三面与
石阡县接壤,北面与
塘头镇为邻。地处东经108°9′—108°13′,北纬27°37′—27°44′。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12.3公里,辖区总面积43.16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板桥村,距县城40公里。其地貌从北到南形成一个葫芦形。属高山丘陵地带。除
鸡冠山外,海拔高度相近的小山就有50多座,乡境内
平均海拔为395米左右。西高东低,西面位于增沙村的鸡冠山,最高海拔为917米,东部最低海拔379米。所属山脉、丘陵、坡地中到处是裸露的石灰石和
溶洞,现有洞、坑、深井130余处。还有小溪河岸的悬崖峭壁9处。
二、行政区划:1992年2月26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通(1992)52号文件批复撤原板桥乡、南盆坳乡,成立板桥苗族土家族乡。辖板桥、和平、毛坝、后屯、朝阳、展望、水淹坝、枣树坪、石庄田、燎原、增沙、水洞12个村,94个村民组,2020年11月统计人口为10136人。2005年8月,经县委、政府同意,在我乡进行撤并村(组)工作试点,从原有12个村,94个村民组撤并为4个村30个村民组。划街上村红旗组到和平村,组建和平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和平村村民委员会。撤街上村、毛坝村、后屯村、朝阳村,组建板桥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原街上村村民委员会。撤展望村、水淹坝村、燎原村,组建郝家湾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原展望村村民委会。撤石庄田村、枣树坪村、水洞村、增沙村,组建南盆坳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原石庄田村民委员会。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地形从北到南形成一个葫芦形。地势西高东低。属高山丘陵地带。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脉、丘陵、坡地中到处是裸露的石灰石和
溶洞,现有硐、坑、深井130多处。还有小溪河岸的悬岩峭壁9处。最高处为西面增沙村的
鸡冠山海拔为917米;东部最低海拔379米。
●气候属
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6.2℃。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达39.5℃。无霜期年平均28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28.3小时,年总辐射83.0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141毫米,降雨集中在4~6月。
●水文境内河流属
乌江支流,主要有回龙河,贯穿乡全境,流域面积23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为4.9m3/s。另有溪沟3条,泉水12条。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储量的地下矿藏资源主要为
大理石、青石,大理石,可开采深度约40米,开采量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
●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旱灾年发生率0.4。最严重的一次是1981年,连续干旱100天,粮食减产六成。
建制沿革
●医疗卫生2011年有卫生院一所,设置内科、外科、
妇科学、
小儿科、检验室及B超室,床位8张,专业卫生人员7人;建有村级卫生室12个,有卫生人员12人。
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47.88/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6万人,参保率96%;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1.3岁,其中男性70岁,女性72岁;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9.2‰、6.5‰、9.8‰。
●广播电视1976年3月开通板桥有线广播站,乡镇到村20杆千米,有广播喇叭0.32万只,入户率100%,通响率100%。2011年末,转播中央及
贵州广播电视台26个节目,集镇及周边广播综合覆盖率80%,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8760小时。
行政区划
●政区划分2011年辖板桥社区与和平、毛坝、
朝阳市、郝家湾、燎原、水淹坝、枣树坪、石庄田、水洞、增沙11行政村(居)、58村(居)民组。
境区东西长6.2千米,南北宽12.3千米,总面积43.1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3平方千米,占99.63%;水域0.16平方千米,占0.3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87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8°9′~108°13′,北纬27°37′~27°44′。地处县境南端,东、南、西三面与
石阡县接壤,北面与
塘头镇毗邻。电话区号0856,邮政编码565109,乡政府驻板桥街上,距县城43千米。
●
交通运输思(南)~石(阡)公路主干线贯穿全境,全乡通车公路里程52.5千米,客运总量1.53万人次,货运总量38.8万吨。已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共12条78千米,水泥硬化路3.6千米。
自然资源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2011年,邮政代办点1个,电信营业厅1个,隶属于塘头镇邮政电信网点。
●能源有虎头岩水能发电站1座,发电量150kw。
名胜旅游
人口民族
2020年11月统计人口为10136人。
●风土人情甩神节、灯会(花灯、龙灯、狮子灯)、苗家
唢呐凡正月十四日,都要举办甩神节,用专制的轿子将“甩神”送到“甩神”坝,将陪神亦抬来。用杀好的一头猪举行祭祀,然后将猪肉割成小块分发给在会人家。祭祀之后,舞龙灯、玩狮子灯、唱花灯继续狂欢到深夜。每逢节日或婚丧嫁娶,都要吹奏唢呐。
●土特产品主要有
麦酱、农家霉豆腐、花甜粑、
糍粑、
腌肉(腊肉)、
粽叶扇等。
政治体制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所)3所,在园幼儿532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3所,在校生1680人,专任教师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24人,专任教师4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7%,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2011年教育经费达0.0059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00582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0058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005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5%、17.3%、18%、18.6%。
1993年7月建板桥电视台,发射(转播)塔高约26米,覆盖半径6千米;1996年10月开通板桥有线电视,至2011年5月,
板桥乡电视台开通24频道,有线电视用户550户。2011年6月,实行县乡联网,
数字电视用户430户,集镇及周边电视综合覆盖率达8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0小时。
●
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户,人数13人,支出3.38万元,比上年增长31%,月人均216元,比上年增长46%;城市医疗救助50人次。
经济概况
●工业工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0.1488亿元,比上年增加16.3%,占GDP的比重20.71%。2011年末共有4家规模化
大理石加工企业,11家青石
加工厂,总投资约11亿元。
●商业外贸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0016亿元,比上年增加2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0016亿元,比上年增加20%。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收入339.6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3.53%;财政支出339.6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3.53%。
金融机构1家;2011年各类存款余额0.38亿元,比上年增加21.05%,各项贷款余额0.32亿元,比上年增加9.38%。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全镇共有综合文化站1个,建有农家书屋4个。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花灯、狮子灯、龙灯、“甩神”等。举办的文化节有“甩神”节等,其中“甩神”文化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场地5处。
社会事业
●农业耕地面积1.068万亩,人均0.64亩(按总人口计算);林地面积2.8万亩。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0.5266亿元,比上年增加16.5%,占GDP的比重73.28%。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
番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922吨,人均474.12
千克,其中水稻4000吨,玉米1400吨,小麦、红苕等其他252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金银花、经果林等。2011年,种植面积0.6841万亩,产量3379.3吨;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4471万亩,产量508.3吨;蔬菜种植面积0.4316万亩,产量4316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莲花白、辣椒、番茄、
豇豆、其他等,其中白菜1910吨,莲花白1056吨,辣椒、番茄、豇豆、其他等1350吨。
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69万头,年末存栏1.31万头;羊饲养量0.7万只,年末存栏0.37万只;牛饲养量0.35万头,年末存栏0.31万头;家禽饲养量18.43万羽,上市家禽10.67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200吨,其中猪肉1035吨,牛肉32吨,羊肉49.5吨;禽蛋0.03吨;畜牧业总产值0.22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
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0.42万亩,其中防护林2900亩,
经济林1000亩,竹林3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7万株,林木覆盖率38.5%,活立木蓄积量4.4864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19万亩,产量2850吨,主要品种有桃子、
油栗、核桃等。农民人均纯收入3791元,比上年增加632元。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因明末在市场附近的小河上用木板搭一座便桥(后改成石桥),故名板桥。
●政区沿革民国三年(1914年),板桥前、后二屯由镇远府拨入
思南县。十九年至二十年二月,以革档井为界,将原
安化县(今
德江县)所辖之前水淹坝拨入思南,成为今之板桥乡辖地。二十一年板桥隶属6区(塘头区)。二十四年,板桥、南盆为一个联保,属第五区(
大坝场镇)。三十一年,板桥、南盆联保由大坝场划到
塘头镇所辖。1953年,板桥、南盆分别为乡,属塘头区。1956年,板桥、南盆两乡属唐乔镇。1992年2月,撤销板桥、南盆坳2乡,成立板桥苗族土家族乡,辖12村委会、94村民组。
风景名胜
●主要景点境内有国家
喀斯特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景点,
清代民居古寨——郝家湾。古寨有以“郝家湾八景”、“
北斗七星”山、“回龙河风光”、“雷公地白鹭天堂”等。古迹12处,为农村乡镇所存古迹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