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芬,女,1943年2月17日出生,河南省新乡市人,豫剧旦角名家,毕业于
新乡市戏曲学校。
河南省政协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第五次全国
文代会代表,河南省文史馆员,第六届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
王清芬13岁开始学戏,15岁正式登台演出,工闺门旦、花旦。戏校毕业后,分配到新乡市青年豫剧团,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剧团主演。1964年,在话剧改编戏《不准出生的人》中分饰两角,初次尝试唱腔创作设计,演出获得观众肯定。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期,将豫剧的两出传统骨子老戏《
大祭桩》《
抬花轿》进行改革创新,进京演出获得成功。两部戏先后被拍摄成戏曲电影广为传播。1985年,调入
河南省豫剧二团。
1988年,王清芬成立“河南清芬豫剧团”。同年,凭借在豫剧《大祭桩》中塑造的“黄桂英”一角获得首届
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和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0年9月,王清芬应邀赴京为
1990年北京亚运会义务演出传统名剧《抬花轿》。1992年,重回河南省豫剧二团。1993年,参加“河南省豫剧友好慰问巡演团”赴台演出。1994年,凭借改编的《梳妆》折子戏和《
大祭桩》的“哭楼”,获得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1997年,率剧团赴
新加坡访问演出。由于年岁已高,王清芬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培养学生、传承豫剧方面。2007年,出版专著《一路跋涉一路歌——王清芬的演艺生涯》。2009年,被
中国戏曲学院聘请为豫剧客座教授,致力于豫剧本科生的教育。2016年6月14日,入选2016年度“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
王清芬从事豫剧表演艺术的数十年间,先后在舞台上塑造了
林黛玉、黄桂英、周凤莲等众多不同个性的艺术形象,在传统戏曲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豫剧各流派之特长,借鉴民族歌剧的发声和唱法,形成唱、念、做、打全方位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独特表演风格。其表演尊重程式又大胆创新。演出过剧目有《大祭桩》《
宇宙锋》《抬花轿》《
麻风女》等。
人物经历
少年学艺
1943年,王清芬出生在河南省
新乡市,家境贫穷。她是家中长女,很小就帮助母亲做家务,帮父亲拉平车。12岁时,父亲突然去世,家中生活顿时陷入困境,两个妹妹被迫送人。为了找到一条生活出路,也出于爱好,13岁时,王清芬听从老师的建议,报考了新乡市戏曲学校。凭借出众的个人条件,她收到戏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母亲和哥哥并不赞成她去学戏。在她和老师、戏校方及市文化部门多方共同努力争取下,最终她如愿进入戏校,开始走上戏曲艺术之路。
在戏校学艺期间,王清芬早起晚睡,除正常课程外,她坚持“练私功”。15岁时,她开始登台演出,主攻闺门旦、花旦。
崭露头角
经过4年戏校的学艺生活,王清芬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功底。当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戏校毕业分配到
新乡市青年豫剧团后,逐渐崭露头角,不久即成为剧团的主演。她随剧团上山下乡到部队军营演出,受到欢迎。频繁的演出活动,使她的表演技艺日臻成熟,她演的《
断桥》受到肯定,被省委领导称赞道:“这个小演员很有发展前途。”
在戏校实习期间,王清芬曾在
邢台市观摩过
姚淑芳演出的《
抬花轿》,她原本是工闺门旦的,却因这出戏喜欢上花旦角色周凤莲。1962年,王清芬出演根据《抬花轿》改编的《鸿雁传书》,获得观众认可。在观摩
陈素真演出的《
梵王宫》(又名《洛阳桥》)后,她大开眼界,在剧团的安排下,跟随陈素真大徒弟宋慧玲学习甩辫子、穿衣服等技巧,自己又琢磨转扇子、抛盖头的动作,练就一手绝活,学会《叶含嫣》的同时,也在表演技能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1963年,剧团排演现代戏《社长的女儿》,王清芬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林继红。该戏在
保定市连演60多场,引发观众的广泛关注。
河北省领导观看该戏后,号召河北省的艺术团体向
新乡市青年豫剧团学习,并推荐剧团到
天津市演出二十余场。
1964年,剧团排演由话剧改编的《不准出生的人》,在戏中王清芬一人分饰母亲央金和女儿尼玛两角。剧团要求演员自己设计唱腔,她对央金抱着双胞胎女儿要投江告别人世时的唱段进行唱腔设计,演出时获得观众肯定。这次排演经历,让她初步尝到创作的喜悦,也增加了她艺术创作的自信和兴趣。
挫折磨砺
1965年,王清芬作为
河南省优秀演员,被选入河南省革命现代戏调演代表团,参加商丘豫剧团的剧目《社长的女儿》的排练,在戏中饰演团支部书记大秀。由于她习惯于古装戏闺门旦的表演程式,虽然扮相和唱腔都好,但形体动作缺少新中国女青年的气质。刚开始排练时她找不到角色的感觉,面临被替换的危机。她找到导演,得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后,根据角色特点设计动作和表演,成功塑造出大秀一角,完成演出任务。经过这次挫折,王清芬认识到,演戏不能光演程式,还要演人物。自此之后,她在演戏时都会用心思考人物塑造的合理性。同年,王清芬被新乡市选为全国青年联合会的代表,准备出席1966年的“青联全国代表大会”。
紧接着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剧团培养的业务尖子,年轻的王清芬也成为当地运动的焦点,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她无一幸免。后来因为她的表演水平引人注目,她先后被安排出演《
红灯记》的
铁梅、《红色娘子军》的
吴琼花、《
杜鹃山》的
柯湘、《白毛女》的喜儿等角色,使她在现代戏方面积累了经验。
守正创新
1976年,王清芬开始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喜欢的戏剧艺术,她开始着手将数年来只能思考不能行动的艺术表演和创作付诸实践。王清芬早在戏校演戏时,就排演过常派名戏《
大祭桩》。她按照
豫剧名家
常香玉的戏路排演,但演出后反响平平。她开始思考和探索,认识到自己与名角的差距,明白要想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就必须对该戏进行改革。随后,她在继承常香玉原创《大祭桩》的基础上,将《大祭桩》从剧本结构、人物性格塑造、服装、表演及唱腔等各方面进行“移步不换形”的全方位改编。
1981年
春节,
新乡市豫剧团安排王清芬排演喜剧《
抬花轿》,她观摩吴碧波演出的《香囊记》和
宋桂玲演出的《抬花轿》后,对剧情进行改编,她将“坐轿”一场戏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又加上展示表演技能的《梳妆》一场戏,提高该剧的观赏性。同年4月,王清芬随新乡市
豫剧团在北京演出改编版的《
大祭桩》和《抬花轿》,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她和剧团辗转8个剧场,演出50多场,场场座无虚席,受到观众的欢迎和专家们的认可及《
人民日报》《
北京日报》《
光明日报》《人民戏剧》等报刊近百篇文章的赞誉。
京剧表演艺术家
夏永泉在《人民戏剧》上发表文章称赞王清芬是“小地方获得大成就的勤学苦练的有心人",是“没有状元师傅的新状元”。评论家理实在《北京戏剧报》上发表题为《大姑娘一身都是戏》的文章,充分肯定王清芬在认真继承基础上的大胆创新。自1981年以后,一些演《
大祭桩》的演员,大多参照王清芬演出的路子,从事自己的舞台实践,还有几位演员因此获得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1984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全年三部戏曲电影拍片指标中,选定王清芬主演的《
大祭桩》,易名为《风雨情缘》,拍摄为彩色戏曲电影片。王清芬的唱、做、念、舞的功夫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她的精湛表演和娴熟的演唱技巧,给这部影片增添了浓烈的艺术感染力。1985年,王清芬作为优秀
人才引进,被调入
河南省豫剧二团。1986年7月,《
抬花轿》被
浙江电影制片厂选中,拍摄成彩色戏曲电影片。
创办剧团
在王清芬沉浸在艺术创作时,时代环境发生了变迁。1987年6月,
河南省豫剧二团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王清芬被临时借调
郑州市某剧团到胜利、华北、
辽河、
大庆市四大油田进行慰问演出,主演《
大祭桩》和《抬花轿》。原定演出任务结束后,她和该团一起到北京演出三场戏,参加梅花奖评选。临近进京,却遭遇当事人毁约,王清芬未能进京演出。而她回到二团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又被剧团承包人解聘,她只能另谋出路。1988年,王清芬和
荥阳市豫剧团联合,成立以她名字命名的“河南清芬豫剧团”。荥阳县豫剧团原有基础条件差,王清芬贷款经营剧团。在演出市场萎缩,观众锐减的情况下,她和剧团坚持正常演出,并参加一系列重要的戏剧活动。
1988年8月,王清芬新创古装戏《富贵金莲》,她在戏中一人分饰“富莲”与“贵莲”两个角色,参加
河南省第二届戏剧大赛,凭借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技艺,赢得专家和观众的认可,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10月,获得首届“香玉杯”艺术奖;12月,王清芬带《大祭桩》一剧赴京参加首届
中国戏剧节,获得优秀演出奖杯,并获得第六届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同年,她被文化部批准为一级尖子演员。
1990年7月,河南清芬剧团青年演员参加
郑州市第五届自创剧目会演,两人获得表演一等奖,三人获得表演二等奖;8月,以新排改编的《麻疯女》参加
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该剧和王清芬个人均获特别演出奖;9月,应邀赴京为
1990年北京亚运会义务演出传统名剧《
抬花轿》。1991年8月,赈灾义演三场。
传播豫剧
1992年初,王清芬重新回到河南省豫剧二团。1993年,王清芬参加“河南省豫剧友好慰问巡演团”首次赴台演出,她主演的《抬花轿》演出3场,获得观众认可,桃园县的观众还提高包场价希望她加演一场。台湾的《
民生报》评价说:“《抬花轿》同时传达了民间习俗教育,包括民间工艺香车、绒花、结婚礼俗、见公婆之礼、穿衣、耍手绢、抬轿、坐轿等身段,也全是模拟夸张现实生活。这样的趣味让《抬花轿》贴近人心,海峡、省籍全无隔阂,赢得一致赞赏。”此次巡演促进和加强了两岸同胞的感情。
1993年,王清芬将原来七分钟的《梳妆》加工成十五分钟的折子戏,用多年积累的戏曲程式和舞蹈语汇,表现周风莲出嫁梳妆的全过程。在“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上,获得观众掌声和评委的最高分,专家称这折戏是花旦戏曲表演的精粹。过去的传统《
抬花轿》是个说笑戏,歇嗓子戏,有了“梳妆”,使《抬花轿》成为唱念做舞的精彩表演戏,提高了它的艺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1994年4月8日,凭借《梳妆》折子戏和《
大祭桩》的“哭楼”,王清芬获得“今日中国
豫剧十大名旦”的金奖。
1997年3月,王清芬夫妇赴
新加坡探望女儿,期间受到华族戏曲研究会邀请,于当年10月赴新加坡访问演出,演出剧目包括《抬花轿》《断桥》《
宇宙锋》《七品芝麻官》和《大祭桩》的五个片段,受到新加坡各界好评,也受到中国驻新加坡大使赞扬,称其为中新友谊做了贡献。
赓续传承
由于年事已高,王清芬已不再站在舞台一线,她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培养学生、传承豫剧方面。2007年,她出版发行《一路跋涉一路歌——王清芬的演艺生涯》一书,总结她从艺的历程和艺术创作的体会,用来和同行们交流,供青年演员们借鉴学习。2009年,她被
中国戏曲学院聘请为豫剧客座教授,致力于豫剧本科生的教育。截至2011年,她已收二十多位学生,向他们传授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是她的主要工作。
2017年12月13日,王清芬参加“第二届全国豫剧院团长工作交流会”,现场演戏改编后的《
麻风女》选段。2021年7月,王清芬受邀成为
河南广播电视台《名家讲戏》栏目嘉宾,在节目中先后分享她与《抬花轿》的渊源,教唱她的两位学生《抬花轿》“坐轿”一折。
2022年9月20日,王清芬参加河南广播电视台《
梨园春》特别节目——“喜迎二十大好戏看中原”河南戏曲名家演唱会。2023年5月24日、25日,年过八旬的王清芬和
修正宇共同执导、由其亲传弟子——
河南豫剧院二团青年演员宋吉梅、吴亚楠主演的《麻风女》和《风雨情缘》两部戏在
河南省儿童影剧院上演。为了传承戏曲艺术、培育青年戏曲人才,王清芬和修正宇共同担任《麻风女》和《风雨情缘》的导演,王清芬还担任唱腔设计。在半个多月内,两位导演与年轻演员一起排练,指导演员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并进行大胆的创新,确保老戏新演、经典再现。演出结束后,由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
豫剧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联合举办“守正创新·赓续传承——著名
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经典作品研讨会”,对王清芬的艺术成就和传承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个人生活
王清芬和丈夫武锡康是在“文革”大串联中相识。由于志同道合,最后结为夫妻。武锡康是北京人,大学学历,攻读理科。为支持王清芬的艺术事业,他甘愿作为陪衬,数十年来默默无闻地伴随着王清芬。在工作上,他坚定地支持王清芬,为她收集艺术资料,建立艺术档案,写各种发言稿和艺术体会,乃至给她起草上访材料;在王清芬创办剧团时,他打理剧团的行政工作,做他能够做到的一切。在家庭中,他本是一双儿女的父亲,但因为王清芬长年有繁忙的排戏与演出的任务,武锡康又扮演了“母亲”的角色。王清芬认为丈夫武锡康是有才华的,只是为家庭和自己付出太多。她对丈夫除了感激还充满歉意。武锡康于2010年8月15日因病去世,王清芬失去精神支柱,一度憔悴不堪,在艺术同行的鼓励下,才逐渐振作起来。
王清芬的女儿1994年移民
新加坡,帮助王清芬将
豫剧传播到新加坡。
师承关系
人物作品
参演电影
参演舞台作品
王清芬的演出剧目有《
大祭桩》《
宇宙锋》《
抬花轿》《
麻风女传奇》等。
出版专著
艺术特色
王清芬是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对于豫剧传统表现形式进行革新的新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创造了豫剧舞台上的一个奇迹。她将豫剧的两出传统骨子老戏《大祭桩》《抬花轿》进行改革创新。唱腔上吸收
花腔女高音的技巧,表演上吸收民间舞、
现代舞的艺术语汇,创新了传统的水袖功、扇子功,舞抖蓬、跪蹉步、大滑步等技巧。
王清芬主攻闺门旦、花旦,她吸收豫剧各流派之特长,融各艺术门类之精华,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创新,形成自己尊重程式又大胆创新的独特表演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先后在舞台上塑造林黛玉、黄桂英、周凤莲、邱丽玉等众多不同个性的艺术形象,是集唱、念、做、舞于一身的全能型演员。
人物塑造
她经典代表作《风雨情缘》《麻风女》《抬花轿》塑造出“黄桂英”“邱丽玉”和“周凤莲”等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大祭桩》人物塑造上,王清芬在原戏基础上作了一些改动,如“哭楼”一场,当黄桂英得知未婚夫李彦贵在三日之内将被处斩,她立即感到心灰意冷,决心以死殉情,但转念一想,她不能死,她要赶到法场向李彦贵表白心迹,她要为未婚夫申辩冤情。此处又加了一段念白:“我死不足惜,薄命如浮萍;可怜公子身,清白负罪名;何不赴刑场,与君诉冤情;夫妻同日死,热血化飞虹。”这段念白铿锵有力,韵律协调,伴以优美的形体动作和水袖的抛洒,就把黄桂英准备去法场鸣冤、誓与李彦贵同归于尽的决心表现了出来。
在改编《抬花轿》时,王清芬将剧情集中在突出周凤莲助人为乐上,重点塑造周凤莲这个喜剧人物。将“坐轿”这场戏中,原来单调、机械的“坐轿”,改成在迎亲路上,周凤莲与轿夫们斗闲气产生的矛盾、碰撞,以突出周凤莲人物个性中的风趣。
唱工唱腔
王清芬唱工师
常香玉、
崔兰田、马金凤更多。她的音色清脆圆润,神完气足,抑扬自如,表达感情细腻、酣畅。在唱腔方面,她能刻意追求“以情唱声,以声绘情,寓情于声,声情并茂”的美学意境。并在传统戏曲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借鉴民族歌剧的发声和唱法,从而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她的低腔委婉缠绵,高腔则激越昂扬,以声传情,浑然一体。如“哭楼”“路遇”两场戏的唱腔变化多端、铿锵有力,声腔运用自如,有力地表达了人物性格的变化。
表演功力
在表演艺术上,王清芬是集唱、念、做、舞于一身的全能演员。她的表演不拘一格,既有程式又能巧妙运用绝活,举手投足都是戏,令人耳目一新,形成她自己的唱念做舞的独特表演风格,更接近
陈素真、
阎立品的风格。她能准确而娴熟地运用水袖、手帕、扇子以及被称为“绝活”的甩大辫、穿衣服等各种技巧。
在戏曲电影《风雨情缘》决定离家出走的一段戏中,她边念边舞,运用了大量的水袖技巧,动作健美,刚劲有力,强烈地渲染了
黄桂英的愤怒心情和叛逆性格。“路遇”一场,她创造的滑跌动作,真实自然而又富于美感,把此时此刻黄桂英赶往法场鸣冤的急切心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她以出色的唱、念、做、舞,把黄桂英的倔强、刚烈、贤良、悲怆、委屈的性格和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王清芬在影片中的表演,对戏曲艺术的抒情、写意、唱腔、表演等几个因素都有发展和提高,象“路遇”一场,影片中风雨交加,又能看到疾风暴雨中演员的优美舞姿,这是舞台上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在《
抬花轿》的“梳妆”一场戏中,王清芬主要用周凤莲照镜子反复穿错衣的动作来反映她的急嫁的心情。在这场戏中,王清芬运用抛穿嫁衣、“卧鱼”等高难技巧,大大增加了该戏的观赏性。
社会活动
社会任职
王清芬担任
河南省政协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第五次全国
文代会代表和河南省文史馆员。
公益活动
2010年12月18日,王清芬将河南省委、省政府颁发给她的5万元表彰奖金,捐赠给“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用于救治癌症等重症病人。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王清芬在唱腔方面吸收豫剧各流派之特长,融各艺术门类之精华,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创新,形成了唱、念、做、打全方位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独特表演风格。其表演尊重程式又大胆创新。(河南文艺网评)
“艺术要发展,就得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王清芬吸收
陈素真、
阎立品等艺术家的精湛表演于自身,融会
常香玉、
崔兰田、马金凤的生动唱腔于一炉,旁采京剧、舞蹈里的表演手段,转益多师,自辟蹊径,融其他艺术门类之精华,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创新,形成了唱、念、做、打全方位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独特表演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评)
王清芬在《
大祭桩》中,她扮演黄桂英。“哭楼”一场戏里,黄桂英闻知未婚夫即将问斩的噩耗,悲痛万分,欲寻短见。这时,王清芬并没有按通常的表演程式,拿出白练,而是巧妙的运用水袖。只见她张开双臂,两只水袖如放悲歌一样,从她臂上直飞出去,扑落案上。观众从她无声的表演中,能够立即领会到其中的含义。在唱腔上,王清芬也有创造。随着剧中人物感情的起伏变幻,她的声音忽高忽低,时紧时慢,若有若无,如泣如诉。需要高时,只见她用尽全力将声音催上去,放开来,声遏行云,收到了强烈的剧场效果。唱到“黄桂英我的主意定”一句时,她吸收了歌剧花腔女高音的唱法,用高亢有力的大拖腔,顶到最高点落在“定”字上戛然而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豫剧(桑派)
苗文华评)
王清芬老师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是一个本事比名气大的大艺术家。王清芬老师对我们戏曲事业真正做到了一句誓言,终生做答。尤其是她在培养徒弟、赓续传承、传帮带方面作出了最好的榜样。她全国有很多徒弟,还有其他剧种的徒弟,为戏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们河南戏曲界学习的榜样。(中国剧协副主席、
河南省剧协主席
李树建评)
王清芬把花旦和闺门旦的那种美、媚、娇、俏的味道演的非常足。王清芬是一个豫剧旦行中独树一帜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表演艺术家,是一个让豫剧走向新时代的艺术家,能够提升豫剧新时代的美学品格。(戏剧评论家
谭静波评)
王清芬以80岁的高龄不辞辛苦地培养青年演员,致力于戏剧的传承传播,这种精神和追求是我们戏曲人的共同榜样。(青年戏剧评论家贺宝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