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希霆
卜希霆
卜希霆,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书记、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文化与旅游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主任。
研究方向:公共文化、创意营造、品牌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兼任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青年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秘书长、全国青少年足球文化与发展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委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秘书长、传媒博物馆项目副组长、中国传媒大学团委书记、文化产业学术网主编、《中国文化产业》杂志执行总编。
人物简介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书记、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曾任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秘书长、传媒博物馆项目副组长。历任中国传媒大学团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团委书记。兼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青年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秘书长、温州文化创意学院院长、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文化产业学术网主编、《中国文化产业》杂志执行总编。曾发起创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策划创办刊物《电视人》、杂志《文化创意产业参考》(现《中国文化产业》杂志)、文化创意产业网(现“文化产业学术网”)、首届“创意中国 和谐世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传媒合作网、刊物《传媒人》等。曾担任《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副主编、担任《创意起底——文化创意产业先锋思维解码》、《我的传媒梦》(三十位传媒精英的青春对话)等书籍主编,并参与编写《电视节目策划学》、《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等书籍。担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奥运背景下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改立项项目《基于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信息平台的第二校园建设》课题负责人、《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国边境地区媒介生态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隆化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唐津运河文化产业园发展规划》课题负责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冀东三枝花”)》课题负责人。
主要兼职
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青年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秘书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秘书长。
主讲课程
广告概论、摄影作品分析、电视包装、电视创意学、文化创意产业、创意营造学
主要学术成果
1、《叩自由之门——1997年文化报告》(1998年第1期(总第90期)《现代传播》;第二作者);
2、《〈12演播室》生存到今天是个奇迹》(1998年第6期(总第95期)《现代传播》;第二作者);
3、《电视批评报道的电视化》(1999年第4期(总第99期)《现代传播》;第二作者〉;
4、《整合还是独立——网络时代的广告生存》(2000年第3期《现代传播》;第一作者〉;
5、《包装时代的美国电视新闻》(2001年第三期《现代传播》第二作者〉;
6、《包装电视——中国“后电视时代”的理念探寻》(2001.6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电视传播多维透视》第一作者);
7、《网络广告期待生存语境》(《现代广告》2001.7;第一作者);
8、《电视法制节目建设与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的关系》,(2003.7《山东视听》第二作者);
9、《构筑法制视野里的新型社会生活》(2003.12四川大学出版社;第二作者);
10、《电视广告策划》(《电视节目策划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1、《范周卜希霆:对话创意产业——以大观小和以小见大》(2006年《文化创意产业参考》,第二作者);
12、《电视产业应彰显创新精神——电视产业的创意化生存》(2007.3《文化创意产业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一作者);
13、《现代大学职能与社会服务机制创新研究》(2008第2期【总第151期】《现代传播》;第二作者);
14、《融合与创新——现代传媒发展高峰论坛综述》(2009第2期【总第157期】《现代传播》;第一作者);
15、《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的情感管理》(2008第6期【总第155期】《现代传播》;第二作者);
16、《创意的聚合与辐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研究》(2009第4期【总第159期】《现代传播》;第一作者);
17、《全媒体竞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数字化管理初探》(2009第5期【总第160期】《现代传播》;第一作者);
18、《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011-09 经济观察网);
19、《铿锵前行的时代脚步——关于中国“文化企业30强”的调查与思考》(《光明日报》2012年5月21日第15 版)
20、《激活青年创意力——大学生创意创业引导之道》(2013年7月《中国文化产业》,第一作者)   ;
21、《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路径》(2013第7期【总第204期】《现代传播》;第一作者)。
主编书籍
1、《五十年五十人》(2004.9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主编);
2、《盛开的桃李》(2004.9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副主编);
3、《奔跑的麦克风》(2006.3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主编);
4、《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2003.10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副主编);
5、《创意起底——文化创意产业先锋思维解码》(2009.1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主编);
6、《我的传媒梦》(三十位传媒精英的青春对话)(2011.12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主编);
7、《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研究报告》(2013.12光明日报出版社;副主编)
8、《对话创意领袖——25位文化创意产业精英的创业秘籍》(2014.9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主编);
9、《网罗城镇:未来城市的想象力》(2016.1知识产权出版社,合著)
主要研究成果
1、《伤心的家》节目荣获中国中央电视台‘99“3.15”全国维护消费者权益特别节目奖三等奖
2、《上门女婿》第九届中国人口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二等奖(国家级);
3、《致富背后的故事》获第九届中国人口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三等奖(国家级);
4、国家教育部课题《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建设》。
5、《我们的心》(MV)(中国传媒大学 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出品 担任总策划)
在研项目
1、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的重大研究项目《文化创意产业文献信息库建设》(子项目负责人);
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奥运背景下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3、中国传媒大学教改立项项目《基于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信息平台的第二校园建设》(项目负责人);
4、海南广电战略规划(子项目负责人);
5、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与人才培训基地项目《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研究》(项目负责人);
6、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重点和优势学科)《中国边境地区媒介生态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项目负责人);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子课题“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研究”项目负责人;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别委托项目《\u003c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u003e起草与研究》课题组成员;
9、科研项目《新媒体时代与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研究》课题负责人;
10、校级科研项目《“文化定福庄”政策研究及建议》课题组成员;
11、横向课题《隆化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课题负责人;
12、横向课题《唐津运河文化产业园发展规划》课题负责人;
13、横向课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冀东三枝花”)》课题负责人;
14、横向课题《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负责人;
15、横向课题《普洱市品牌农业五年发展规划》课题负责人;
16、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委托课题《品牌价值评价农产品》国家标准起草咨询课题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4年第27号)正式发布《品牌价值评价农产品》国家标准(GB/T31045-2014),该标准于2014年12月31日起正式实施)
观点选登
1、“大学生创新教育应注重“五商”的培养。”
2、“凤凰学院应当发展成为具备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中国传媒产业界高端教育、培训与研究旗舰机构。”
3、“鼓励在校学生通过文化创意自主创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应当是原创、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资源整合的产业链,我们始终为之努力的目标就是培养打通这三个环节的专业创意人才”。
4、“从文化创意的角度看待倾城计划,倾城计划提供了一个很新颖的角度。”
5、“不能忽视来自于网络的公益力量。网络公民通过虚拟社区的方式,各展所长,将分散的社会力量更容易的集中在一起,更省时有效的展开了公益活动。”
6、“中国的动漫人不应该孤军奋战,应该形成一个全产业链条。除转变自身观念外,还应该得到国内企业的支持。”
7、“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国家大剧院在开幕运营以来在文化创意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艺术文化的角度为这个社会增添了更多魅力和享受。”
8、“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日臻完善,微视频能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微视频将为平遥县影像大展等独特文化景观带来全新的呈现模式,并赋予这些文化景观更富生命活力的发展动力。”
9、“我国同类影视题材泛滥现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影视产业创新能力不够的表现。”
10、“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源很丰富,但是我们挖掘资源和整合资源的程度不高。美国充分利用本国和世界各国的资源元素,并将之变成自己的影视产业资源开发,许多带有中国元素的影片,却被美国人整合利用营销全球。”
11、“校友崔永元的《口述历史研究》课程开启历史研究影像模式。”
活动报道
1、2005年4月15日,参加何庆魁圣水湖畔》研讨会。
2、2005年5月17日,出席中国传媒大学第21届"广院之春"歌手大赛决赛。
3、2008年5月30日,出席中国传媒大学洛阳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揭牌仪式。
4、2005年7月15日,出席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5、2005年8月,带队参加中国传媒大学中影股份调研社会实践团。
6、2005年10月9日,参加“‘岩松看台湾’报告会暨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读书节开幕式。
7、2010年5月21日,参加中国传媒大学河北校友会成立大会。
8、2007年10月27日-28日,出席“创意中国·和谐世界”论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并发布《北京宣言》。
9、2008年11月17日、18日,先后出席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毓文中学优质生源基地揭牌仪式。
10、2008年12月15-16日,出席第三届“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并发布《承德宣言》。
11、2012年9月,出席《唐津运河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
12、2012年9月19日出席并主持由《新京报》社主办的“新战略、新驱动、新发展—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
13、2013年6月21日,出席北京市文化局重点课题《北京市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结题会。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主要兼职
主讲课程
主要学术成果
主编书籍
主要研究成果
在研项目
观点选登
活动报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