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铭(1940- )1940年6月生,台湾台南人,生于
上海市。1995年8月加入台盟,1956年至1961年在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学习,毕业后参加工作。1961年至1981年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任教。1981年赴美国留学,先在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获硕士学位,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研究中心TPC组工作,后在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获博士学位,并在河滨分校物理系工作。
人物经历
1940年6月,刘亦铭出生于上海。1956年至1961年,他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1961年至1981年,他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1981年至1982年,他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获物理学硕士学位。1982年5月至9月,他任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研究人员。1982年至1985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学习,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他任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物理系研究人员。1986年至1993年,他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博士导师。1993年至1998年,他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1995年12月,他任台盟中央副主席,兼任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此外,他还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
黑龙江省物理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台联会会长。
资料来源:
人物简历
刘亦铭,1986年回国,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审组评委。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盟中央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主要成果
刘亦铭主要成果包括:
主要作品
[1]球形夸克—胶子
等离子体演化源的π干涉学分析(英文).Efaaf M.J.,
张卫宁,Khaliliasr M.,金恩培,刘亦铭.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01)
[2]HBT参数对π源空间分布的敏感性研究(英文).唐圭新,张卫宁,刘亦铭,霍雷,张景波,
陈相君原子核物理评论,2004(03)
[3]RHIC能区Au+Au非对心碰撞中的事件形状(英文).张景波,J.Yang,霍雷,张卫宁,刘亦铭,N.X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08)
[4]RHIC能区Au+Au碰撞中集合径向流的研究(英文).张景波,霍雷,
张卫宁,刘亦铭,N.X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04)
[5]RHIC能区Au+Au碰撞中HBT关联参数分析(英文).张景波,霍雷,张卫宁,刘亦铭,X.H.Li,J.Yang,N.X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1(12)
[6]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HBT关联,λ参数分析(英文).张景波,霍雷,张卫宁,X.H.Li,N.Xu,刘亦铭.原子核物理评论,2001(03)
[7]QGP强子化的多粒子
萨特延德拉·玻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关联分析.
张卫宁,唐圭新,张盛,
陈相君,霍雷,刘亦铭.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1(03)
[8]600A MeV Au+Au碰撞的挤压效应分析.霍雷,张卫宁,陈相君,张景波,刘亦铭,D.Keane,H.Li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9(12)
[9]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有QGP形成时的多π关联信号.张卫宁,霍雷,陈相君,刘亦铭,D.Keane,H.Li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9(01)
[10]与量子输运
方程相一致的夸克经典输运方程.
陈相君,
张卫宁,霍雷,刘亦铭.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8(03)
[11]夸克的半经典输运方程.陈相君,张卫宁,刘亦铭.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10)
[12]PROGRESS ON THE EXPERIMENT E895 AT AGS.刘亦铭.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2)
[13]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粒子分布的非对称性.霍雷,刘亦铭,张卫宁.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6(09)
[14]多π关联对π发射源
相干性的分析.
张卫宁,刘亦铭,霍雷.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6(08)
[15]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粒子的极角分布.霍雷,刘亦铭,张卫宁,蒋玉桢.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6(04)
[16]多粒子
萨特延德拉·玻色关联对夸克胶子
等离子体颗粒源的检测.张卫宁,刘亦铭,霍雷,蒋玉桢.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5(02)
[17]π干涉学分析中的吸收关联.霍雷,张卫宁,王山,刘亦铭.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07)
[18]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集合流的横向运动关联.刘亦铭,张伟刚,霍雷,王山.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06)
[19]碰撞1.2A GeV Ar+KCI中的n粒子横向关联与集体性.刘庆军;蒋玉桢;王山;刘亦铭;J.Jiang;D.Kcane;Y.Shao;S.Y.Fung;S.Y.Ch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3(10)
[20]我国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研究.刘亦铭.中国科学基金,1993(03)
[21]π介子的非对称发射与核媒质态
方程王山;刘亦铭;刘庆军;J.Jiang;D.Keane;Y.Shao;S.Y.Chu;S.Y.Fung.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3(08)
[22]2π干涉学中的多π关联.
张卫宁;蒋玉桢;王山;刘亦铭;D.Keane;J.Jiang;Y.Shao;S.Y.Fung;S.Y.Ch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3(01)
[23]多粒子
方位角关联与核媒质
状态方程刘庆军;蒋玉桢;王山;刘亦铭;D.KEANE;S.Y.FUNG;S.Y.CH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2(09)
[24]2π干涉学分析的源空间参数.霍雷;蒋玉桢;王山;张卫宁;刘亦铭;D.KEANE;S.Y.CHU;S.Y.FUNG.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2(09)
[25]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粒子源密度分布和强度干涉学.刘亦铭;霍雷;蒋玉桢;王山;D.Keane;S.Y.Fung;S.Y.Ch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1(02)
[26]
方位角关联函数与核媒质态
方程王山;刘亦铭;蒋玉桢;陈小凡;D.Keane;S.Y.Fung;S.Y.Ch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0(10)
[27]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多π事件的2π干涉学分析.刘亦铭;
张卫宁;王山;蒋玉桢;D.Keane;S.Y.Fung;S.Y.Chu.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0(08)
[28]高能重离子碰撞与核媒质
相变刘亦铭.核物理动态,1989(01)
[29]反周期性边界条件.刘亦铭.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0(03)
注: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