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中央航校,旧址位于中国杭州市江干区笕桥镇横塘村,是20世纪初期中国规模最大并由中央直属的空军培训基地,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1932年改名为中央航空学校,于同年的9月1日正式成立,由蒋介石兼校长,毛邦初为副校长。
1931年春,笕桥中央航校在中国
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横塘村创办。抗日战争爆发后,航校先后迁往云南昆明、巴基斯坦拉合尔,并改名为中央空军军官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杭州原址。1948年冬,迁往台湾。杭州解放后,航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接管,仍作为航空学校和军用机场使用,由空军94936部队驻守、管理。2000年,因杭州萧山机场建成使用,民航撤出笕桥机场。
杭州笕桥机场的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类型,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建筑,尤其是军事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6月25日,笕桥中央航校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标志着其在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保护。
历史沿革
建校背景
1927年
国民政府在南京定都后,意识到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对于现代战争至关重要。为此,
蒋介石开始筹划建立自己能统领的空军,并设立飞行员学校以培养战斗英勇的飞行员。1928年11月,在南京中央军校成立了航空队,由
张静愚担任队长。航空队的学员主要来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五、六期及军官团毕业生。为满足航空队的扩大和发展需求,航空队购买了34架飞机,其中一部分是通过海内外华侨的捐款购买的。此外,航空队还从
英国购买了一批摩斯教练机。这些物资的支持和华侨的慷慨解囊显示了全国同胞团结一致的强烈爱国热情。
1929年6月,一、二两批学员被分成两个班作为空军人选,后来改名为航空班,隶属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航空班成立后,设立了飞行组、学课组、机械组、顾问组、学员队、实习工厂等各职能机构。
黄秉衡担任班主任,毛邦初担任飞行组组长,并请德国人福克斯、罗宾斯等作为顾问。飞行教官主要来自南苑航校、东北航校、保定航校和云南航校。航空班设在南京明故宫机场旁边的复成桥原工业学校。
选址成立
1930年,蒋介石派遣毛邦初去日本考察,并要求他选择杭州、南昌或洛阳作为建立航校的地点。经过多方分析和考虑,决定选择靠近蒋介石家乡浙江宁波的杭州临平附近的笕桥作为中央航空学校的校址。笕桥位于沪杭铁路线上,交通便利,离杭州西湖也不远,同时后勤供应充足。考虑到当时电信不发达的情况,这个地点也更容易掌握、控制和联系航校。1931年7月成立军政部航空学校,毛邦初为校长。12月迁杭,择定笕桥为校址。1932年改名为中央航空学校,蒋介石兼校长,毛邦初为副校长,于9月1日正式成立。1934年4月,周至柔任校长。1935年6月,
洛阳市分校正式成立。
迁移
1937年抗战前,共培训学员500余名。抗战爆发后,航校先后迁往云南昆明、巴基斯坦拉合尔,并改名为中央空军军官学校,而笕桥机场作为抗日战争初期空战的主战场,于1937年8月14日爆发了首次空战,在以高志航为代表的中国空军的顽强抗击下,一举击落了6架敌机,痛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抗日战争胜利后航校迁回杭州笕桥,并分别在洛阳和
广州市设立分校。1948年冬迁台湾。截止2011年,
杭州笕桥机场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修复旧址
2006年,以醒村为重点的航校旧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醒村按照原有风格和布局进行了整修,保护良好。2018年11月,笕桥中央航校旧址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至今,遗址上仍保留着许多西式房屋。一栋两层别墅现在叫总统府,机场建设时蒋介石在这里处理行政事务。另一座房子叫美龄楼,是
蒋夫人曾经住过的地方。
地理环境
笕桥中央航校旧址位于
杭州市市江干区笕桥镇横塘村,1931年春建成。现航校旧址东部为军事设施区,有机场、弹油库、机修厂、飞机制造厂等;西部为教学生活区域,有运动场、办公楼、学生宿舍、别墅群等建筑设施。
办学条件
课程设置
中央航校从民国20年(1931年)起,每年招生1期,每期招生100余人。民国23年,因场地不敷,在
洛阳市设立分校,将第六期一半学员送至分校训练。从民国24年第五期开始,分甲、乙两班, 甲班为军校毕业生,乙班为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两班共200余人。民国25年,在广州设立分校。洛阳分校和广州分校负责学员的初级训练,杭州本部进行中级、高级训练。
学员班的学员为年龄在空中服役期限以内、技术体格适合深造的空军军官,学生班的学员为年龄在18—24岁、
高中毕业以上学历、体格良好、志愿从事飞行事业的年轻人。入学生班的学员先接受为期6个月的入伍士兵教育,考试及格升入本科。本科教育分初级、中级、高级,每级学习4个月。初、中级学习基本飞行,高级专习驱逐、攻击、侦察及轰炸飞行。
师资力量
中央航校聘请了以裘伟德
上校为首的
美国顾问团10余人,其中以H·T罗立德为首的飞行教官有10人,飞机机械顾问两人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训练中国飞行教官。
美国顾问团还根据美国标准,在航校与全国空军部队内的飞行员里,进行体检和飞行考评后,选定10个中国飞行教官,其中有高志航、刘超然、
王天祥、
陈栖霞、崔沧石、石友信、
王叔铭等。并向美国购买费力提、道格拉斯、可塞等型号飞机作教练用机。学校设飞行科、机械科(从第4期开始设立)。学习内容有飞行学、航行学、飞机构造学、
发动机学、空军战术、无线电通讯及
英语等。
办学成果
1932年至1937年,学校共招收学员12批。 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年轻飞行员尚未完全受训,最后一批学员就被调往
中国西南地区。在此期间,大约有500名飞行员从杭州学校毕业。
校园文化
校训
孙中山有一个理念,那就是“航空救国”,这也是笕桥中央航校建校的宗旨,这四个字也是印在航校同学录和各类纪念册最前面的。在此基础上,
蒋介石提出了“亲爱敬诚”的校训,并且还亲自书写了一共十二条空军训条,具体如下:
第一,至高无上,为空军救国,独一无二的责任;
第二,为国捐躯,为空军救国,杀身成仁的精神;
第三,有我无敌,为空军救国,至大无畏的胆量;
第四,服从命令,为空军救国,共同一致的要素;
第五,再接再厉,为空军救国,尽忠党国的气节;
第六,冒险敢死,为空军救国,死中求生的出路;
第七,精密周到,为空军救国,持颠扶危的基准;
第八,亲爱精诚,为空军救国,共同生死的德性;
第九,质素朴实,为空军救国,光明磊落的本色;
第十,自强不息,为空军救国,雪耻复仇的志气;
第十一,克服天然,为空军救国,战胜一切的本能;
第十二,坚韧不拔,为空军救国,最后胜利的要素。
(以上参考资料:)
校歌
航校的迅速发展,1932、1933年已有450余人的飞行、地勤保障队伍,为鼓舞军心、激发士气,创作了航校校歌:“得遂凌云愿,空际任回旋;报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长空万里,复我旧河山。努力!努力!莫偷闲苟安,民族兴亡责任待吾肩。须具有牺牲精神,并展双翼一冲天。”这首校歌对飞行员起了极大的激励。
知名建筑
现存的航校历史遗址主要包括醒村别墅群、行政办公楼和空军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医院等建筑。醒村别墅群中保留着九座独立的小别墅,这些建筑大多数朝南,采用两层的砖木结构,并设有高高的烟囱。在这些建筑中,编号为36的楼被称为美龄楼,曾是
宋美龄在航校时的住所。行政办公楼的主体是一个四层的砖混结构,其平面布局和立面设计寓意着“保卫国土,八方平安”,同时也反映了航校创建的目标。该建筑的特点包括连续的外突方形壁柱和竖向长方形钢窗,给人一种坚固且高耸的感觉。空军杭州机场医院位于东南方向,主体建筑是一个两层楼的砖混结构,地面铺设水泥,一楼用作门诊部,二楼作为住院部。
历任校长
相关作品
(截止时间:2024年5月)
价值意义
获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