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开发株式会社
华北开发株式会社
华北开发株式会社,又称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北支那开,きたしなかいはつ),是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为在华北日军占领区掠夺农业、矿业资源向日本输送而建立的国策投资公司。它与设在上海市的华中振兴会社同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关内占领区的“国策公司”。其总公司于1938年11月7日成立于东京,额定资本35000万日元,日本政府及民间财阀各出一半。当年实收资本主要是日本政府以日军在华北劫掠中国产业的设备、器材折价入股9931万日元,并发行5倍(1943年定为10倍)于实收资本的公司债券。
历史沿革
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的前身为1935年8月8日由满铁投资1000万元在天津市设立的兴中公司,公司领导人均由满铁人员担任,三菱、三井、住友等日本财阀担任顾问。1937年9月,兴中公司提出组织改正草案,改组为“一元化的华北经济指导的综合机关”。1937年底,日本政府在《华北经济开发方针》中决定设立一个国策会社,以开发和统制华北经济。1938年3月,日本内阁制定了《北支那开发开发株式会社大纲》,4月公布了《北支那开发开发株式会社法》,并于11月7日在东京成立了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设立委员会,实收资本主要是日本政府以日军在华北占据的中国产业的设施、设备、器材折价入股。民间出资资本中,4万股以上的出资者有满铁、三菱、住友金属、住友本社、三井物产矿山、三井合名、三井物产、住友矿业等。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的实际活动中心在北平市(今北京),受兴亚院管辖。该会社一成立就接收了满铁及其兴中公司在华北的企业。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止,直接投资的子公司一级的企业共有51个,并通过各项物资的调整和分配,控制了不属于它投资经营的民用工商业。1945年日本战败后,北支那开发与其他国策会社一样,被驻日盟军总司令指定为闭锁机关,并于1945年9月30日正式关闭。
经营范围
华北开发株式会社最初设立的子公司多经营交通运输、发电等事业和开发农、矿原料。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为了减轻运输压力,开始着手把华北原料加工运出,创建一些原料加工企业。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止,华北开发会社直接投资的子公司一级的企业共有51个,并通过各项物资的调整和分配,控制了不属于它投资经营的民用工商业。在日军侵占的八年期间,华北的各种资源,特别是煤炭、棉花两项都经由该会社大量运往日本,以至华北各城市和上海工业的原料、燃料和电力供应发生严重短缺,大部分瘫痪、停顿。
历代总裁
- 大谷尊由:1938年11月7日 - 1939年8月1日。
- 贺屋兴宣:1939年8月14日 - 1941年10月18日。
- 津岛寿一:1941年11月7日 - 1945年2月21日。
- 八田嘉明:1945年3月6日 - 1945年9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经营范围
历代总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