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石鼓镇密山村,是石鼓镇上垌村委会下属的一个自然村,位于石鼓祥山圩东北1.3公里,北距石鼓圩12公里,西北邻
207国道,距汕湛高速公路入口3.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1006亩(约0.67平方公里)。
全村有800多人,分成2个村民小组。密山村,于明朝年间从
茂名市金塘镇文林村迁徙而来,是文林村开基祖翠庵公次子东园公后裔。
密山村是个好地方,山环水绕,青山绿水,人杰地灵。密山村是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为高州地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村名由来
该村在建村时是四面水绕山环,近村的东、南、北三面池塘环绕,竹木茂密,大树撑天;西面有大的深山老林,茂密深郁,遮天蔽日,树下灌木
禾本科杂草并生,藤蔓萦绕,蛇鼠难过,风吹不入,全村只有东南西北四道进出。“
密山市”由此而得名。
地属沿革
该村地属高凉,
民国期间,属高州府茂名县石鼓乡辖区;
土地改革时,属高州县祥山乡(公社);
地理近邻
密山村,经纬度位置:位于北纬N21°44′86″,东经E110°44′96″。
村子座落于高州市石鼓镇西南浅丘平原上,东面至东南面是耸立于远处南北走向的山岗,西面是绵延的山丘,北面是浅丘平原。
东北临上垌村,东临狮子岭,东南临白坭村,南邻塘陂村,西南临低村和屋昌村,西临南村,西北临祥山道班,北临丰门村。
位于石鼓镇祥山圩东北1.3公里,北距石鼓圩12公里。该村沿着
207国道往东北方向3.5公里为汕湛高速公路入口。
密山村村庄面积120多亩,有耕地506亩,山地380亩,全村总面积约0.67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密山村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
热带和
亚热带过渡地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3—23度,1月平均气温14.4—15.7度,7月平均气温28.1—28.5度,年降水量1527—1769毫米。
人口语言
人口
全村有人口800人左右,分成2个村民小组。
姓氏
除了嫁进该村的女姓村民外,全村姓氏单一,皆姓陈。
语言
饮食
该村的传统食品为牛、猪、鸡、鹅、鸭、鱼肉,制作品有
扣肉、白切鸡、
炸鱼、烧鸭、
深井烧鹅。
历史源流
祖先足迹
祖先源自河南川郡,由于人口发展、升官发财、被贬官迁居,或者为了躲避战乱和灾荒等各种原因,迁徙各地。
天宝时,吾族有先祖
进士自汴梁(今
开封市)到
南雄市讲学授业,于是定居于广东南雄府
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
1942年版族谱(该版本族谱序文根据找到的东莞旧谱,将迪公的世系往前溯源两世)序文记载,始祖陈子圣公,生三子,长子太乐、次子太邱、三子
太尉。次子太邱生惠臣(陈迪),惠臣始迁东莞南栅村。
(三世祖陈文川公版本族谱序文)
宋朝赵禥登基继位后,宰相
贾似道权势日增,
咸淳九年(1273年),
珠玑巷发生癸酉岁乱,民众被迫离开四处逃生。咸淳十年(1274年)正月,始祖陈迪公(公,乃尊称,不是名字)携家眷乔迁至
广州府东莞县南栅村,开基传嗣数代,子孙亦农亦工、为士为商。
也有另一说法,迪
公非避战乱,是在
广州市游宦(当官)之后,搬迁至东莞南栅村。1863年版、1902年版、1942年版族谱序文均有记载,却没有说明是何年迁至东莞。
兴祥分支迁居于东莞龙眼村,本族分支居于南栅村。南栅陈氏一脉子嗣偏少,族亲增长缓慢,直到九世人口才变多。南栅濒海田地湫隘,非子孙长久繁衍之地,陈帅养(即陈翠庵,1462-1527)和陈帅保(即陈竹庵,1471-1549)遂与族人商量搬迁。
明朝
正德十四年(1519年)陈帅养、陈帅保兄弟二人变卖所有家产田地和出售旧有祀田佛子凹,带子携侄离开东莞,然后前往
高州府茂名县,考察田畴宽广之地,对比里麻、白土、桂山等地后,选择风水宝地文林居住;于嘉靖元年(1522年)立籍在茂名县延五都(延五都是明清时的行政区划地名)。自此,陈氏族人在文林村这一片热土上开荒垦殖、开枝散叶。
另,陈琳公(翠庵公的堂兄弟)跟随族人搬迁到文林村之后,有一名后裔名陈本立,迁回东莞万家灶。
文林陈氏
因宗族的发祥地为
茂名市金塘镇文林村,故称“文林陈氏”,其后裔分布于茂名市、
湛江市等四十多个自然村落,甚至有族人远迁
阳江市、
韶关市,乃至迁至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美国等国家或地区。文林陈氏在粤西大地的繁衍生息五百多年,族人的迁徙遍布五湖四海,但彼此间依然保持着联络。文林陈氏族谱由翠庵公长子陈士忠(
东野姓)公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始创,经历数次重修。1991年,文林陈氏宗亲大修族谱,以民国时期的旧有版本为基础,将文林村族人和分散于各地族人的名字共同汇总,分册装订印刷,每村至少都有一套。时隔二十多年之后,于2016年再次重修族谱。
从文林村迁出的族裔子孙,迁至地有如下地点:
金塘镇文林村、、金塘光松林村、金塘大路尾村、金塘背底坡村、金塘板坡村、金塘
克泥塘村、金塘
崩塘村、金塘洪山村、金塘镇陈屋村、金塘
勒角塘村(立角塘)、金塘双狮岭村、金塘
山溪湴村(山溪村)、金塘镇垌尾村、金塘石氹村、金塘大山窜(龙?窿?)村、金塘新龙村、
公馆镇
油甘窝村、公馆
佛子岭村、公馆十万七村、公馆大山岭新村、公馆河之口张屋村、公馆
黑泥塘村、公馆大塘坡村、公馆石车村、公馆横山村、公馆垌心村、公馆垌心墩村、公馆镇油甘窝书房岭村、
山阁镇竹山村(上竹山和下竹山)、山阁镇鸡山村(现名佳山村)、新坡镇狐狸埇村(现名桥东村)、头镇车仔村、鳌头镇西沟村、
石鼓镇低村、石鼓密山村、石鼓
塘表村、石鼓
屋昌村、石鼓
大坣村、石鼓
门前坡村、石鼓低坡村、石鼓林保岭村、石鼓坳头村、石鼓
三文田村、
镇江镇低山村、镇江镇柑村(甘村?金村?)、镇江镇陈屋村、
电白区马踏镇凤门党村、化州南盛银山村、
化州市市区飞马街、
遂溪县遂城镇后坑村、遂溪县岭北镇
调楼村、
吴川市梅菉圩(街)、吴川市梅菉头、吴川市
黄坡镇、吴川市
梅菉街道下菜园村、
博白县沙河镇子林村、广西博白沙河镇陈屋村、广西博白沙河镇大肚田村、广西博白沙河镇坡禾地村、广西
防城港市牛长藤村、广西灵山(具体地点不详)、
横州市(具体地点不详)、
还有迁徙到香港、台湾、美国等地。
密山建村
陈氏族人在文林定居后,子孙后裔开始兴旺起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人口增多,陆陆续续地有族人外迁。
翠庵公之子东园公后裔,五世祖尧卿公带着部分族人,迁居到高州祥山附近的低村定居;
六世祖华锋公带着家人和族人从低村迁至密山。
华锋公带领族人开辟荒野,平拓村场,发展生产,承传文明,密山村由此建立。
附近的低村、屋昌村、塘表村、大村等村也是源自金塘镇文林村陈氏一族。
建村后人口发展比较快,外出经商学习人多,人口逐渐向外迁徙,
八世祖德彦公带领部分族人,由密山迁居遂溪榄罗
后坑村;
堂号堂联
文林陈氏祠堂的是堂联:颍川世泽,文范家风。
密山村厅堂所挂的堂联:
颍河绵长荣世泽,川流不息振家声。
祠堂土庙
密山村在
清代时期开始建有宗祠、社庙,曾几次重修扩建,建筑是仿明建筑,金壁辉煌,但是毁于文革破四旧期间。
密山村的
社庙为密山社,社庙供奉的
主神是周大人,社庙还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
冼夫人。
密山村的社境是柏木辽边境,土地神是柏木辽边境主。
如今的社庙是2014年,社民集资捐赠在原址上所修建。
革命老区
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九四六年四月,中共化吴中心县委派老共产党员粤西武术师李德明到密山村,在陈才万家设立“聚英堂”武馆,建立革命据点,以教武术为名秘密开展革命工作。
一九四六年六月的一天晚上,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本村的朗燕地堂(即打谷场),一百多个青年齐饮鸡血,宣誓加入“农会”。
一九四七年七月成立妇女会和青年团组织。
一九四七年初,该村青年陈福华、陈福就、陈伟等人,经组织介绍,参加
地方部队,参加解放小董、化州城的战斗。
一九四七年六月成立
地方武装队伍,成立之时有八十多名青年参加队伍。
一九四八年一月密山村党支部成立,李益林 任党支部书记。
一九四八年秋,先后两次粉碎国军对密山村的围剿。
一九四九年十月,村中民兵和共青团员三百多人参战,活抓国民党南盛乡乡长黎显文,解放了南盛圩。
一九四六年四月至一九四九年十月,这三年间,密山村的广大农民群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鼎力支持,经常为共产党人站岗放哨、带路、通讯、联络,冒着全家抄斩的危险。为党组织收藏文件、报纸。转移掩护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在困难的时期甚至连谷种、薯种、芋种,自己可用的被敷、蚊帐、衣服都献给游击队用,积极支持解放游击队战争,为
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教育事业
密山村,祖祖辈辈崇文尚武,历代村民勤读苦攻,人才辈出。
在科举时代,密山村出了不少功名之士。族谱记载,
清代时期,1人为正六品顶戴、2人为八品顶戴。
恢复高考后,截至2015年统计,该村考上重点高校生有:9人,二本生有:80人,专科生有:72人,中专生有:15人。
密山义工
在2014年9月7日成立的密山义工团,致力于为村民服务,受到村民的肯定和好评。
2017年3月12日,茂名义工团组织到密山村进行植树活动,密山义工团和村民一起参与。
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密山村与塘表村、文林村等宗亲一起举行
重阳节敬老活动,慰问和探访各自村中的老人。
密山义工团每年重阳节组织主题为:九九重阳享健康,人间百善孝为先。敬老茶话会期间,义工们都会进行慰问老人,村中年满七十岁的长者都有慰问品。
密山狮班
醒狮表演
醒狮,也称为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
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
广东省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由彩布条制作而成。每头狮子有两个或三个人合作表演。表演者在
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密山村自建村之后,祖祖辈辈崇文尚武,自明朝末年开始到民国,一直都有狮子班,舞狮习武,强身健体,保家护院。
密山市村民将醒狮队称之为狮班,每逢节日庆典,狮班都会参与庆祝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舞狮传统文化也不曾间断,一直延绵相承,到了如今,新一代村民的加入,使得村里这一文化得到承传。
聚英堂醒狮队
一九四六年四月,中共化吴中心县委派老共产党员粤西武术师李德明到密山村,设立“聚英堂”武馆,建立革命据点,以教武术为名秘密开展革命工作。
一九四六年四月至一九四九年十月,密山村民众参与
解放战争为
高州市乃至粤西地区的解放战争立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段峥嵘岁月是密山村先烈们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光荣历史,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密山村醒狮队自那以后称之为聚英堂醒狮队。
经济状况
密山村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该村有耕地506亩,山地380亩,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为水稻、
番薯、花生、
甘蔗等。现多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等。
村里也种有荔枝、
龙眼、黄皮等,村里还种植树菠萝(菠萝蜜)、芒果等。
改革开放后,该村的青壮年村民,大部分都选择外出打工和经商,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公共事业
村中已经告别土坯房,每家每户都已建有新式楼房,村民也集资兴建了村中道路,村中主干道已经实现硬底化,2008年70%环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1975年通电;1997 年通电话;2010年通网络。
2016年11月,
高州市开始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但截至2018年2月,自来水安装还没铺设到密山村。
庆典习俗
年例
年例是盛行于粤西地区(
茂名市、
湛江市为主)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所谓年例,即是年年有例!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
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然而在粤西岭南一带,有一个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当地人都会说年例大过年,就是说年例比年晚更隆重。
2012年,茂名年例正式上榜
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密山村建村后,也确立了本村的年例,年例日期定为正月十二。
庆典活动十分隆重。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早上,各条进村、游神的道路上插满彩旗。十一晚上开展庆灯活动,庆灯即上一年生了男丁的家庭要出灯到
社庙庆祝,酬神保佑。庆灯活动由上一年村中生第一个男丁的家长主持带领,酬神庆祝,放烟花,演大戏或者歌舞杂技。
正月十二做年例,每年有四个头首(年例头),年例头由村里每户轮流做,每年四户加入,四户退出,一做三年,第一年做三首,第二年做二首,第三年做头首(年例头),这样一直轮回安排做头首(年例头)。头首(年例头)负责整个年例的组织安排及一年的社庙工作。
摆醮,全社一个宗台,集中摆醮。摆醮分素醮和荤醮,白天摆
茶果素食是素醮,晚上摆
茶酒三牲果品是荤醮。
正月十三早上五点,要送花船烧花船,中午十二点前在
社庙起平安,年例才算做完。
做福
在正月十三起平安,腊月十五还平安,分猪肉。
过年做籺
籺,每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籺过年,一般是
糯米籺。
拜山祭祖
每年
春分前一个星期六,集中联宗回文林扫墓。祭拜始祖翠庵公、梁氏祖婆,二世祖东园公、江氏祖婆等。
星期日,集中联宗祭拜五世祖尧卿公、曾氏祖婆,以及六、七世祖。春分日每房头分别祭拜八至十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