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坊村
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所辖村
马坊村隶属于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位于县城西南9公里,镇驻地东北1公里处。村域面积1.54平方公里,海拔512米。地理坐标为北纬40°22′,东经115°54′。全村共有230户,688人。
简介
马坊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镇域内,位于延康路以北,南邻刁千营村一公里,西邻刘浩营村一公里,北邻马营村一公里,东邻西桑园村0.5公里。
马坊村共有土地2058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旱地58亩。村中土壤为潮土,属洪积物。经济以农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为主。村南有(北)京包(头)铁路、延(庆)康(庄)公路通过,村东有刁五路、康张路通过。
自然条件
地貌 位于平川地区,处于延庆盆地西部出口处,属妫水河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海拔512米。土壤多为潮土,属于冲积洪积物、河流冲积物。
气候 马坊地处延庆区西部风口地区,历史以来大风肆虐,风灾严重。建村以来,逐步建设田间防风林带,有效地减少了风灾带来的损失。
马坊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多风,风向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月均4.1米/秒,最冷1月均零下11℃,最低温度达零下26℃。
土地资源 马坊村现在共有土地2058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旱地58亩。
水资源 年均降水量353.4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地下水位486.7米。
历史
康庄明代已有村落,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名为康家新庄,因康姓居多而得名。属延庆直隶州。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名为康家庄,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属直隶省延庆区,名为康庄镇
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马坊建村,筑起围墙、门楼、垛口,成为兵马坊,由戴姓统领,故称黄兵马坊堡,后演绎为今名马坊。
清嘉庆六年(1801年)自春至夏大雨,六月初,大雨连下六七天,街水拥塞不流。马坊戏楼被冲走,冲走时快如激箭,戏楼将旧怀来县城通济桥戳断,十三孔桥洞仅剩五孔。
1948年12月10日解放军围歼中国国民党16军,康庄战斗结束,马坊解放。
马坊村西有养鹅池。《嘉靖隆庆志》载:“养鹅池在州城西南二十里。周围二里许,悉用铁石扣,外开四门,中建殿宇,其中作九曲沿流,俱有石座,台前有白石华表制极工巧。”“其水四时不竭,相传辽萧后所建,俗称‘养鹅’,近得石碣于土中云‘引娥池’,又名‘影鹅池’”。延庆区县志和怀来县志也均有关于养鹅池的记载。《元史》载:“朱祁镇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5月开始在龙庆州建流杯池行殿。”《怀来县志》认为该殿即建于此。据该村老年人回忆:昔年养鹅池为北方名胜,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庙会盛况空前。其时寺庙内佛象座下有一水泉,池内又有6个水泉,故当地人又称其寺为奇泉寺。泉流洪大,钟鸣鹅戏,林泉辉映,成为一方胜景。最后一次庙会是1947年农历四月初八。后来由于水脉被卡,泉水干涸,又加连年战争,古寺终于荒寂。1967年,寺庙、佛像、观世音、金刚、罗汉均被砸毁,昔日盛景荡然无存。村亦因历史上的养鹅池而得名,明代为隆庆卫军屯。
农业
主要农作物 马坊村种植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种植甚少,粮食作物面积一直占种植面积的90%左右。现在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春玉米。
主要鸟纲养殖 马坊村养殖业主要以家禽和奶牛为主,其它种类的甚少,其中家禽300余只,奶牛490只,养殖面积则为20亩。
马坊村现辖区内的北京德大兴旺养殖公司,养殖区面积 70亩(467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面积10.5亩(7000平方米)。养殖规模:养奶牛300头。牛奶产量:每月105吨。详细地址:康庄镇马坊村北500米公路西侧。
果品生产 马坊村进行果品种植的土地分别为:老果树地158亩,其中有花红蒲桃木瓜槟子等;新果树地10亩,其中有苹果,梨树等。2014年,引进万果葡萄园生产基地,大棚里一串串的葡萄十分诱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摘。
土城遗址是明代养马的地方,城外有古烽火台1处。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建村,筑起围墙、门楼、垛口,成为兵马坊,由戴姓统领,故称黄兵马坊堡,后演绎为今名。2003年12月29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隶属康庄镇政府。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自然条件
历史
农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