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德
台湾作家
林耀德(1962年2月27日—1996年1月8日),中国台湾文学作家,本名林耀德,又名林燿德,笔名康思等。原籍福建厦门,生于台北市,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作品跨足诗、散文、小说、评论、剧本、漫画等多项领域,代表作有《恶地形》《大东区》等。林耀德活跃于80年代,提倡现代书写和都市文学,并引进不少外国文学理论。1996年,正值壮年的林耀德突然病逝,享年三十四岁。
人物经历
林耀德(1962.2.27-1996.1.8),本名林耀德,台湾作家,原籍福建厦门,生于台北,先祖侨居于仰光市;祖父林振成曾任台湾省府政务官暨台湾地区行政机构顾问,父亲林瑞翰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林耀德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95年5月与陈璐茜女士结。有诗、散文、小说、评论等多种著作。高中时代即加入以温瑞安、方娥真等马来西亚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神州诗社,并且开始创作,期间在《三三集刊》发表诗及散文,却也因此牵扯进“神州事件”。
1988年以来,应邀至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沙劳越、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演讲访问或发表学术论文。作品入选尔雅版、前卫版暨现代诗社版年度诗选、九歌版与希代版年度散文选、希代版年度小说选、知识系统版科幻小说选、尔雅版年度文学批评选及各中外文版文学大系、选集。
曾担任新加坡金狮奖、台湾幼狮文学奖、台大文学奖、《联合文学》台湾省巡回文艺营创作奖、桃园县散文创作奖等多项文学奖决审委员;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联合文学》新人奖、时报百万小说奖等初复审委员;《联合文学》台湾省巡回文艺营小说组、散文组暨诗组导师、复兴文艺营导师、文殊院写作协会导师暨第一届耕莘小说创作高级班导师。
林耀德活跃于80年代,提倡现代书写和都市文学,并引进不少外国文学理论。他所提倡的都市文学,并不是指城乡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主题”、一种精神产物,并非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地点”。他表示“我的关切面是都会生活型态与人文世界的辨证性”(《钢铁蝴蝶》)。许多学者认为林耀德最大的成就在于诗,但他自己最钟爱的文类是散文。1996年,正值壮年的林耀德突然病逝,享年三十四岁。生前出版的论述八册、诗集七册、散文集四册、小说七册、剧本两册,质与量均非常可观,已远远超越了当代中壮年作家,前卫且具有前瞻性。
获奖记录
1982年
第二届全国学生文学奖散文奖
1984年
第七届时报文学奖附设科幻小说奖
第四届全国学生文学奖小说奖
第四届辅仁文学奖诗奖、散文奖暨小说奖
1985年
第五届全国学生文学奖小说奖
第五届辅仁文学奖诗奖暨散文奖
第一届国军新文艺香港电影金像奖短诗铜像奖
七十四年度全国优秀青年诗人奖
1986年
第九届时报文学奖新诗推荐奖
第廿二届国军新文艺金像奖朗诵诗金像奖
第十六届海军新文艺金锚奖长诗银锚奖
1987年
第廿三届国军新文艺金像奖歌词银像奖
1988年
第廿九届中国文协文艺奖章诗歌创作奖
第十一届台湾省文协中兴文艺奖章文学评论奖
1989年
创世纪》五周年诗创作奖
1990年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新闻局七十九年度金鼎奖图书主编奖暨文学创作类图书奖
1991年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新闻局八十年度优良电影剧本奖
1993年
第十六届时报文学奖散文甄选首奖
第六届梁实秋文学奖散文创作奖佳作
1994年
第七届梁实秋文学奖散文创作奖第二名
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奖散文奖第三名暨极短篇奖佳作
第十七届时报文学奖新诗评审奖
世界宗教博物馆发展基金会世界徵文比赛创意组金牌奖
1995年
台湾地区第二十届国家文艺奖散文奖
第八届梁实秋文学奖散文创作奖第一名
《幼狮文艺》庆祝台湾光复五十周年散文奖
第十八届时报文学奖新诗评审奖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文化建设委员会诗论出版奖助
评价
作家郑明评价林耀德:“林燿德(1962-1996)以三十四年的生命游走人间,仅以十年的光阴写作出三十余本著作,他的成绩,确定在台湾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林燿德的写作历程,并没有明显“断裂”的痕迹,写作风格的转变,不但与温瑞安事件不同时,更与林耀德本名改为笔名林燿德无关。学界咸认林燿德“从‘耀’到‘燿’,从‘光’到‘火’,是林燿德生命历程及文章风格重要的跳跃性改变关键,并不正确。但,开始着手小说创作的林燿德进步却是神速惊人,当他的诗及散文都有驰骋场所之后,小说也就容易得到发表园地,这时的林燿德就像带着光速飞窜的神童,势不可当。从198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双星浮沈录〉到1992年在《自由时报》连载长篇小说,到1994年正式出版的《时间龙》,其间删修改且进步的幅度让人惊讶不已。”文学家陈芳明则说:“他(林燿德)是台湾文学史的巨大书写工程,横跨诗、散文、小说、评论。他散发的生命热力,都在前后世代的作家之上。在短短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他写出的作品是别的作家需要以一生来经营的。他积极参与活动,并访谈前辈与朋辈的作家,留下可观的历史文献。到今天,还不断受到广泛挖掘,却还无法拼凑完整的面貌。他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代表着世代交替,也代表着开创新局。他其实就是一桩未了的工程。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努力建构中国性、台湾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他的艺术,就是台湾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生前受到争议,死后依然议论不断。讨论1980年代以后的文学盛事,他就是一个座标;既是暗示,也是象征,更是一个再呈现。”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获奖记录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