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寿龄
黄寿龄
黄寿龄,高分子化学家,仪器制造研究、设计专家。早期从事高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后主要从事化学仪器研制工作,是中国最早开展制造顺磁共振仪的主要设计者,并对气液色谱仪、凝胶色谱仪,尤其在分子束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仪器研制方面作出了贡献。是中国化学用仪器研究方面的主要专家之一。
简历
1927年6月23日 出生于辽宁丹东市,原籍蕉岭县
1946-1950年 上海圣约翰书院化学系学习。
1950-1953年 上海市公安局工作。
1956-1992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期间1963年任该所工厂电子组组长,1965年任技术室电子组组长,1979-1984年任技术装备室主任。
1982-1992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简介
黄寿龄,原籍蕉岭县,1927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40年代末于上海圣约翰书院攻读化学系,1950年参加上海市解放伊始的建设工作。在大学期间对无线电极感兴趣,收音机和其他电子仪器成为他业余的最大爱好,这也是以后从事化学研究高新技术中先进仪器制造研究的基础。1953年黄寿龄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高分子化学中烯烃化合物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1956年迁至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仍在高分子化学研究室从事聚合动力学研究。1957年以后被迫停止研究工作,下放到研究所的工厂从事劳动与机械设计等工作。曾于1958年协助安阳市电池厂试制空气湿电池成功并获奖。此后,一直从事化学研究中的各种仪器设备的研究试制。5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处于与世界科学、技术界封闭交流的状态,而这段时间正是世界科学与技术进步最快的时代,尤其是各种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提高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首要问题。黄寿龄有鉴于此,并以他深厚的电子和机械方面的知识,开始研制各种用于化学研究的新型仪器。在大约40年之间,完成了多项重大仪器的研制。
黄寿龄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展了较为系统的新型仪器研究工作。从物理和化学原理出发,以近代电子学为基础,结合机械设计和光学设计是他所领导的仪器研制组的主导思想。
科技成就
1961年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对当时是新兴的波谱仪已经很感需要,但不可能购置进口设备。为此开始了自行研制的工作,黄寿龄被任命负责此项研制工作。在当时,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磁学、谱学、电子学、机械设计等多方面的学科配合。黄寿龄从仪器设计、组织加工、组装、调试一直负责到底,于1963年制成了整套顺磁共振仪,并试制成全电子管控制顺磁共振仪宽扫场电源,扫场范围达2000高斯,远大于当时中国几个测试单位的样机,并成功地用于催化剂体系的宽线波谱测量。
70年代初又一项高分子研究中所急需的凝胶色谱仪的研制工作摆到了黄寿龄的面前。在“文化大革命”混乱的社会动荡情况下,黄寿龄排除了各种困难因素,开始了总机的设计,并解决了仪器的关键设备——低脉冲输液泵的研制和高灵敏度示差折光检测器的研制,提出了以阿基米德螺旋线为主的凸轮驱动往复泵的方案,并成功地试制成这种类型的输液泵。高灵敏度示差折光仪也是中国最早研制成功的第一台设备。凝胶色谱仪就在一个一个地解决有关的设备研究成功的条件下,于1975年通过了院级整机鉴定,当时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同时还在化学所内制造了几台设备,供高分子分子量研究应用。此项仪器的研制成功为中国高分子研究工作作出了贡献。此后,又试制了高效凝胶色谱仪、小死体积示差折光仪以及紫外检测器等多项仪器,丰富和提高了凝胶色谱的水平。
激光光散射光度计是研究高分子溶液性质,测定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有效工具。小角度激光光散射法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70年代后期有鉴于此种仪器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开始了仪器的研制工作。黄寿龄参加了此项工作并作为主要负责人,在研制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如,激光管输出光强不稳定问题,就是采用了玻璃片分光、采样控制He-Ne激光光强度的方法得到了稳定的输出光强。又如,对仪器主体设计和光路设计光栏要求、衰减器定位结构、池体和中继透镜调正机构等进行了论证和重大改进。最后完成了小角激光光散射仪的研制,获得1982年中国科学院成果二等奖,并推广到仪器厂生产。此项仪器的研制对高分子溶液的研究,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利用分子束方法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是阐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是从微观角度对化学物质进行反应的细节研究的重要方法。1977年中国科学规划中就把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动力学列为重点研究项目。1980年李远哲博士建议在中国开展激光光解反应的研究。开展此类研究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研制分子束反应装置,在高真空下分子束与激光作用发生光解反应,研究反应产物的各种物理和化学行为,最终阐明光解反应的详细过程。激光光解分子束装置十分复杂,涉及高真空、质谱、激光、微弱信号检测等多方面的学科领域。过去中国从未有此种工作的研制经验,是完全新的尝试。以黄寿龄为主的仪器研制工作组在多方努力下,这台设备经过对卤代烷化合物光解反应研究的考验,1986年被公认达到当时先进水平,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被评为中国科学院1986年十大成果之一。
除上述几项有重大代表意义的仪器研制工作外,黄寿龄还在化学分析检测仪器的多分支学科领域内完成了近20项工作。黄寿龄具有深厚的化学电子学以及精密机械方面的知识。他在逆境中从不气馁,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为中国化学研究所需现代化重要仪器设备的研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唐有祺教授曾评论黄寿龄为难得的化学加仪器制造的专家。
1990年以后,黄寿龄又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计算机局域网与Internet网联网工程做了大量工作。他的学术特点是一贯重视科学的最新进展,在前沿中寻找难度大的突破点,不畏困难,钻研到底。
文章
写书
论文
参考资料
朱起鹤院士逝世.百家号.2024-02-27
目录
概述
简历
简介
科技成就
文章
写书
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