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衡(1917-1977),原名王心平,曾用名王心正,笔名钧衡,
浚县人,著名地理学家和地理教学法教育家。
王钧衡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曾任北平师范大学附中地理教员,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编过中国地理课本。1944年,
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应校长
郝耀东教授之邀,担任陕西省立师专第一任总务主任长达四年之久。学校创办之初,房舍简陋,图书、仪器严重不足,师生学习、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还经常发生学生断炊的情况。先生协助郝校长为了解决办学面临的各种困难,四处奔波,筹措资金,改造基本设施,扩大校园面积,为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学校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先生除担任总务主任外,还在史地科讲授《地理学》、《地理教材及教法》等课程。解放后,先生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担任地理教学法课程,领导教育实习,并指导兄弟院校地理教学法教师进修;几度与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编辑专业人员合编中国地理教材;写过许多中学地理教育和教学的文章,对中学地理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1963年11月,
中国地理学会全国代表大会在
杭州市召开,
竺可桢被推选连任理事长,先生被选为秘书长。
王钧衡教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地理(2)》《简明中国地理(英文)》《祖国的气候》《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地理提纲》《苏联地理提纲》《美国、加拿大地理提纲》等。论文有《卫河平原农耕与环境的相关性》《灌县都江堰附近之今昔地质》《中国地理教学中的矛盾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等。其中《地理》杂志1964年第1期刊登的《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矛盾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一文,在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该文所讲中学地理的矛盾,是指地理教学内容及其安排的矛盾。作者从我国清末实施新教育以来的60年中,揭露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矛盾有四个:(1)轮回设科同内容重复的矛盾,(2)普通自然地理(简称普自)同年龄特点的矛盾,(3)科学体系同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4)中外地理总论与分论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该文提到:“我国十二制中小学校,从1963年暑期后,开始逐渐向这样的教学计划过渡。那就是小学地理在五年级开设,初中中国地理和
高中世界地理分别在初、高中一年级开设。这样安排正是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来考虑解决所有矛盾的。”文章从六个方面阐明这样说的理由后,先生得出归结:“由于我国十二年制中小学校的地理课程设置,从小学到中学采取螺旋上升,从而教学内容基本上避免了重复。由于自然地理知识和经济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了门数,节了时间。再加上由于技能训练和复习课有计划地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适当压缩地理课时而且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这就使我们能够保证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任务的完成,加强三门工具课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