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溜乡位于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100公里,东南部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接壤,东北部与红河州
红河县相邻,西部与
泗南江镇相连,北部与
那哈乡隔泗南江相望。最低海拔620米,最高海拔2158米,年平均气温为15℃。
乡镇概况
云南省墨江县坝溜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地处东经101。48'-102。03'、北纬22。59'-23。08'。海拔在620~2156米之间,面积269平方千米。
清代属他郎善政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六区,民国28年称坝溜乡。1949年改称坝溜区,1954年将老百、卧马、三楞、土堆、东沙、莫落、玛义7乡划归
绿春县,1958年称坝溜公社,1966年划出那哈公社,1984年改称坝溜区,同时将千岗、巴豆、广丰、西岐划归泗南江区,1988年改称坝溜乡,系
哈尼族、
汉族等杂居。
坝溜乡是墨江茶叶主产区之一。乡人民政府驻地骂尼街,自民国以来一直是区(乡)公所及公社、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0千米。
地理位置
坝溜 乡位于
普洱市东部,普洱县城东南部,东北沿
李仙江与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分界,东南和南部沿
勐野江与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山水相连,西北和北部与
勐先镇、
普义乡接壤,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0公里。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112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总人口22101人,其中农业人口22101人,4183户;境内居住着汉、
哈尼族、彝、傣等16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58%。有土地总面积269.6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0%。属
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最高海拔2293.2米,最低海拔551.7米,为全县最低点。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熊、豹、野猪、
黑麂、
鳞甲目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繁衍生息的聚居地;是咖啡、茶叶、紫胶、优质稻、南药、橡胶、蘑菇等多种生物资源的主产地;也是全县乃至全市发展大牲畜养殖潜力最大的山区乡之一,有天然草场10万亩,主要草场类型有山地草丛类草场、灌木林草丛类草场、疏林草丛类草场、林间草丛类草场和其它草丛类草场五种类型。
坝溜乡位于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100公里。东南部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接壤,西南部与
泗南江相邻,北部与
那哈乡隔江相望,辖9个村民委员会,112个村民小组,世居民族有
哈尼族、
汉族、
彝族、
拉祜族、
瑶族等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6%。坝溜乡是革命老区。全乡有土地总面积269.6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4%。属
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360.1毫米,最高海拔2260米,最低海拔610米,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野猪、
黑麂、
岩羊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繁衍生息的聚居地;是茶叶、紫胶、优质稻、山岛、橡胶等多种生物资源的主产地。
经济发展
200 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81万元,增长13%;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529元,增加40元。粮食总产量达7755吨,增15吨,人均有粮350公斤,增6公斤;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92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13.555万元。信用社存款余额1800万元,同比增1100%,贷款余额825万元,同比增40%。认真做好畜禽疫病预防及防治工作,畜牧业健康发展,生猪存栏18450口,出栏7994口;大牲畜存栏7850头,出栏486头;家禽存栏42588只,出栏43652只;肉类总产量745吨;禽蛋产量30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政治说明
全乡共 有14个党支部72个党小组555名党员(预备党员26名),其中:9个农村支部65个党小组,5个机关支部7个党小组;党员人数占全乡总人口22101人的2.6%,男党员515名占党员总数的93%;女党员40名占党员总数的7%;少数民族党员469名占党员总数的84.5%;文化结构:初中以下434名占党员总数的78.2%,
高中、中专以上121名占党员总数的21.8%;党员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9岁,60岁以上234名,党平均年龄51.8岁。全乡农村党员文化偏低,年龄偏大,妇女党员少,全乡共有党员活动户65户。全乡112个村民小组中尚有一个党员“空白组”(厄尼村小各玛小组)。
产业说明
围绕产业化、品牌化的目标,重点抓好优质高产茶叶种植。积极向县级争取项目和资金,育无性系良种插苗200万株,扶持农户开发种植茶园5750亩。使我乡茶园面积达15600亩,采摘面积8010亩,茶叶产量288.5吨。山岛是适合该乡种植的一个“短、平、快”优势特色产业。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该乡今年种植山岛1300亩,预计产量25.4吨。抓住橡胶市场价格较好机遇,调动人民群众在适宜区扩大种植面积,今年新植面积4533亩,全乡种植面积达6488亩,年产量66.1吨。紫胶定植面积3017亩,产量27.5吨。以建设林业两大体系为目标,加快植树造林的步伐,加强中幼林管护工作。认真组织,按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全乡共育苗101万株,完成2006年新实施的792亩天保公益林建设和12192亩植被恢复造林工作;
人口医疗
坝溜乡下辖骂尼、老朱、老彭、联珠、长寨、哈布孔、出洞、大掌、厄尼9个村委,1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101人,其中男性 11351 人,女性9750 人;乡内居住着
汉族、
哈尼族、
彝族、
瑶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 人,占全乡总人口的 68%,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分布在9个村民委员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全乡共有10个医疗机构,其中乡级卫生院1所,有职工10人,医师4医师医士2人、护士2人;
村卫生室9个,村医16人。有
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卫生院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认真做好了
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的管理。尤其是今年,工作院工作工作重心放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上,通过多方努力,全乡现有人口中有16896人,参合率达76.5%。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坝溜乡卫生院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生指导为一体的综合型的乡级卫生院。
文化教育
文化建设
多年来,乡党委、政府把文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要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全乡文化产业发展,生产更多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着力提高全乡文化体育水平,在体育方面,乡党委、政府在全乡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在“
国际劳动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节日组织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以此促进全乡体育进步;在民族文化方面,着力挖掘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积极组织相关文艺晚会,以此形成全乡多姿多彩、独特奇异的民族风情。为满足全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教育建设
坝溜乡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并把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加落实,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树立了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山区教育的一面旗帜。
初级中学
始建设于1959年9月,1971年1月正式成立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 49人,专职教师49人,其中本科学历 6人,
专科学历3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 92 %。现有在校学生1173人。多年来,为把农村孩子和青少年培养成具备长期持续自我学习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使之能在社会上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更好的巩固“两基”成果。全面加大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力度,积极探讨教学规律,以人育人,以德育德,结合实际开展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乡初中毛入学率 105%,完学率99%。
坝溜小学
坝溜小学有中心完小1所,村小2所,共10个校点。现有教师 88人,在校学生 2049人。全校教师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35人,初级职称31人。多年来,坝溜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于2003年试点进行了学校优化组合,资源共享的集中办学。通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了学生留得住、学得好,学生放心、家长安心、社会满意的优秀小学校,为提高全乡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1988年全县统考以来,学校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教学成绩。
基础设施
水利发展
投资20万元,实施牛鼻子大沟三面光灌渠1.6公里,受益147户616人,改善灌溉面积680亩。复通
骂尼村老白寨大水田一、二沟。明理村民小组3条三面光灌渠即将启动。投资4.1万元,完成
老彭村新寨田、厄尼村瑶房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65户335人,131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电力发展
积 极争取农村电网改造与建设工程,完成改造6个村民小组(新寨、
大寨子乡、骂萨、田头、妈娘、
东川区),改造户表350户;新建无电村民小组6个(大掌一、二、三、基埔、滑石板、坝波)。
公路情况
实施骂尼村至老普寨辐射区
州际公路8.13公里,解决了老普、良子、各吗通路问题;投资6万元,新修老彭村布孔寨、田坝重点村公路4.25公里,完成
泗南江电站库周公路复建69.258公里;投资5.525万元,实施老朱村鲁弄组村组文明路建设;乡客运站已投入运营。
泗南江镇政府驻地至坝溜弹石路铺筑正紧张施工。坝溜乡政府驻地至大风垭口公路改扩建及沙石铺设工程全面启动,已扩宽近4公里。综合楼建设:完成了出洞村、老朱村、大掌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综合楼建设;乡政府综合办公楼院子地面2400平方米硬化工程和825平方米干部周转房、职工住房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