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由的故事
20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
本书作者—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埃里克·方纳教授以“自由”这一复杂的概念为主题,考察了“自由”在美国历史上的多元表现方式,揭示了“自由”概念在美国历史上的演变进程。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认识美国“自由”的本质;同时,方纳教授以综合性的叙事笔法讲述了“自由”为主题的美国历史,给人以轻松愉快的阅读感受。
图书信息
中文名: 美国自由的故事
作者: 埃里克·方纳
译者: 王希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书号: 7100035597
发行时间: 2002年01月0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作者简介
埃里克·方纳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威特·克林顿历史学讲座教授,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自1970年发表其成名作《自由土地、自由劳力、自由人:内战前共和党的意识形态》起,方纳在美国内战史、重建史、黑人史和政治文化史等领域中著述甚丰,成就显著。重要著述包括:《汤姆·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1976)、《内战时期的政治与意识形态》(1980)、《除了自由一无所有:黑人解放及其遗产》(1983)、《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1988,该书获得象征美国史学界最高荣誉的班克洛夫特奖和其他学术大奖)、《美国自由的故事》(1998)和《谁拥有历史:在变化的世界中重新思考过去》(2002)。方纳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上和英国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并分别在1993年和2000年当选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OAH)和美国历史学会(AHA)的主席。方纳教授曾先后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希伯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担任美国史讲座教授,并荣获过哥伦比亚大学的“伟大教师”的称号。
目录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美国自由诞生
生而自由的英国人
自由的民主化
第二章 自由者所称的自由
奴隶制与共和国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
第三章 一个自由的帝国
美国民主的成长
自由劳动与奴隶劳动
第四章 年轻共和国中自由的界限
想像的共同体
围绕自由界限的斗争
第五章 自由的新生
“我们都宣称为自由而战”
“何谓自由”?
第六章 契约自由及其反对者
镀金时代的自由
劳工与共和国
重新划分自由的界限
第七章 进步时代的自由
经济自由的种类
自由与划步时代的国家
第八章 公民自由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自由的危机
谁是美国人?
第九章 新政与自由的重新定义
保障与自由
“一种新的美国观”
第十章 为自由而战
四大自由
爱的主义式的同化
第十一章 冷战年代的自由
自由世界
消费自由的胜利
第十二章 六十年代的自由
自由运动
新左派
权利革命
第十三章 保守主义的自由
保守主义的再生
里根革命及其之后
致谢
索引
附录 方纳:一个并非神话的故事
概述
美国立国前后,举国上下喜好抽象的“自由”概念。一个即将诞生或年轻的国家需要用崇高的理想来界定自己的身份,“自由”是诸多概念中的首选,并很快变成了美国的护身符。进入19世纪,狂热的爱国主义使得对“自由女神”的崇拜达到可笑的程度,爱国者们说到“自由女神”仿佛是向来访者展示自己独占的专利,而对美国社会中处处可见的不自由竟无所察觉。英国诗人托马斯·摩尔访美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爱国志士刚离开自由女神的会议,
高高兴兴地回家来鞭打他的奴隶,
或向美貌的黑人情妇求爱,
在他女奴的怀抱中梦见自由。
1947年9月16日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颁布160年的纪念日。那一天,“自由列车”在费城对公众开放。这趟用红、白、蓝三种颜色装饰起来的列车是一个载有133件历史文献的流动展览。列车随后开始了16个月的旅行,将流动展览带到了300多个城市。在这之前或之后,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珍贵文献——包括五月花号公约、独立宣言和葛底斯堡演讲——被汇集在一处。展览的灯光设计得很暗(不是为了保护文献,而是为了创造一种宗教圣坛般的气氛),要想仔细咀嚼每份文献的含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自由列车出来后,参观者会被引导去参加“自由宣誓”,以示重新献身于美国价值的决心,并在一个“自由长轴”上签名留念。
自由列车可能是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中最大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个展览最初是由司法部在1946年提出的,哈里·S·杜鲁门总统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将美国自由与“希特勒暴政对自由的毁灭”进行对比的一种方式。因为政府的直接资助都用在了宣传上,该项目转而向非赢利的美国传统基金会求助。传统基金会董事会的成员多为大银行家和工业家,基金会主席是大通银行董事长温斯罗普·W. 奥尔德里奇。民间赞助解决了自由列车的费用,同时也解决了伴随其开展的广告活动的费用,而后者的目的被设计为“向美国人重新推销美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图书信息
作者简介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