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文,男,
汉族,1971年出生于
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江村(原五分场一队),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三文199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
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1996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7月,黄三文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辣椒育种室助理研究员。2000年,黄三文进入
瓦格宁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初,黄三文与团队完成了单倍体马铃薯全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除此之外,黄三文还与团队成员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完成了黄瓜基因组测序。2014年,黄三文进入深圳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成立了功能基因组课题组,并担任课题组长。2020年3月,黄三文受邀加入顶级期刊《细胞》学术顾问委员会。2022年6月,黄三文与团队登上国际期刊《
自然》,在线发表了黄三文团队有关泛基因组的两项研究成果,黄三文均为唯一通讯作者。2023年1月17日,黄三文入选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同年5月4日,黄三文与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在杂交马铃薯育种领域的研究成果。同年11月22日,黄三文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三文曾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获得
全国创新争先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名),
何梁何利基金奖,
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励基金(基础科学奖)等荣誉。
1971年,黄三文出生于
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江村(原五分场一队)。黄三文早年从屈原农场五分场中学初中毕业,1989年,黄三文从屈原中学63班高中毕业。1993年,黄三文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
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1996年,黄三文获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黄三文来到
瓦格宁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正式开始了蔬菜分子设计育种的科研旅程。
2009年初,黄三文与团队完成了单倍体马铃薯全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并初步阐明了马铃薯自交衰退的基因组学机理,发现了一批与块茎发育相关的基因。2011年7月,《
自然》杂志以封面论文发表了单倍体马铃薯
基因组分析成果,被两院院士评为2011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除此之外,黄三文还与团队成员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完成了黄瓜基因组测序。这是国际上第一次用二代测序技术完成的大基因组测序工作,也是第一个蔬菜作物全基因组分析论文,实现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园艺界在国际顶尖
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2014年,学成归国的黄三文进入深圳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成立了功能基因组课题组,担任课题组长,并带领团队参与了荷兰组织实施的国际马铃薯基因组计划。
2019年,黄三文和团队解决了马铃薯自交不亲和的难题,培育出首个概念性杂交品种——“优薯1号”。2020年3月,黄三文受邀加入顶级期刊《细胞》学术顾问委员会。2022年6月,黄三文与团队再次登上国际顶级期刊,《
自然》在线发表了黄三文团队有关泛基因组的两项研究成果,黄三文均为唯一通讯作者。2023年1月17日,黄三文入选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同年5月4日,黄三文与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在杂交马铃薯育种领域的研究成果,题为“Phylogenomic discovery of deleterious mutations facilitates hybrid
阳芋 breeding(利用进化基因组学鉴定有害突变进而指导杂交马铃薯育种)”。2023年8月29日,黄三文到湛江院区调研,并与湛江院区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科研骨干和青年科技人员座谈。听取农机所一年来单位运行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计划的汇报,指导农机装备科研工作。11月22日,黄三文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三文长期从事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与植物育种的交叉前沿研究,致力于利用组学
大数据开拓植物生物学前沿并推动作物育种变革。
2023年5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黄三文团队在杂交马铃薯育种领域的研究成果,题为“Phylogenomic discovery of deleterious mutations facilitates hybrid
阳芋 breeding(利用进化基因组学鉴定有害突变进而指导杂交马铃薯育种)”。通过
基因组设计成功地把马铃薯由无性繁殖作物改造成为种子繁殖作物,奠定了蔬菜基因组研究的基础并为蔬菜品质改良提供了新路径,该研究是
中原地区杂交马铃薯育种“优薯计划”又一阶段性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