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笙,亦称
排笙,是苗、侗、水、瑶、
仡佬族等族的传统单簧气鸣乐器。在各族群中有多种称呼,如
苗语中的嘎斗、嘎杰等,
侗语中的梗览、梗览尼等。主要流行于
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湖南省、
云南省、
四川省等地。抱笙历史悠久,形制多样,音色明亮浑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也可在
民族乐队中独奏、重奏或合奏。
抱笙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其中一则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传在
苗岭山下的苗家山寨,有一对老夫妇和他们的女儿榜雀。榜雀爱上了一位勇敢的猎手茂沙,最终两人结为连理。在侗乡,传说
排笙始于三国时代,最初作为军事信号,后演变成乐器。抱笙的前身“卢沙”在
南宋时期的文献中有所记载,其外形与
排箫相似,演奏方法与芦笙一致。在明朝,芦笙一词首次出现在文献中。清朝时期,芦笙在苗、侗等民族中不断发展,逐渐取代了
葫芦笙。旧社会,芦笙遭到压制,但在
新中国成立后,芦笙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抱笙的形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最初的笙类似排箫,没有
簧片和笙斗。随着时间推移,笙逐渐加入了竹质簧片和匏质笙斗,形成了独特的形态。
唐朝后,笙斗改为木制,簧片改为铜制。新中国成立后,对笙进行了改良,出现了多种新型号,赋予了笙新的生命。
抱笙是一种簧管乐器,以簧、管配合振动发声。其构造包括笙斗、吹嘴、笙苗、笙角、簧片和腰箍等部件。演奏时,双手托住笙斗,用手指按孔,可吹出单音、和弦等。抱笙的音色明亮甜美,能吹出和声,是唯一能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吹出和声的乐器。
抱笙不仅在民间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其魅力。1950年,
苗族芦笙手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向毛泽东主席展示了芦笙舞。此外,抱笙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