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
苗语为“梗”,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它是苗族文化的象征,也是苗族最早的乐器,据文献记载已有2000多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由多位著名苗族演奏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主要流行于中国云南、
贵州省、
四川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的苗族聚居地。
苗族芦笙主要由笙斗、笙管、
簧片和共鸣管四部分构成,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发音相隔为八度,因流行的地区不同,在大小、音色、音量、调式上也有所差别。它的音色明亮浑厚、委婉动听,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苗族将词、曲、舞融合起来进行
排笙演奏,有独奏、双奏、合奏、伴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有站姿、坐姿、走姿、跑姿等表演姿势,演奏技巧丰富。苗族芦笙在不断的发展中,广泛应用于苗族日常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还形成了以芦笙会、
芦笙节、芦笙音乐等为主的苗族芦笙文化。
2006年5月,云南大关、
雷山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莫厌学、王杰峰、潘柔达等人被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芦笙文化也随着
苗族的迁移流传至
老挝、
越南、
加拿大、
美国等国家。
历史发展
起源
排笙有着悠久的历史,芦笙源于笙,据铜
葫芦笙及
青铜葫芦笙等相关出土物可知,早于2000多年前,芦笙和芦笙舞就已经存在了。芦笙见证了苗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苗族芦笙主要流行于中国云南、
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苗族聚居地区,随着古代苗族人民的大迁徙,慢慢形成了独特的苗族芦笙文化。《苗族简史》记载,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其中殷商时期的《尔雅·释乐》中提及了大笙,
苗族芦笙改良家
余富文认为,这个大笙指的就是苗族的芦笙,原因是
中原地区只有苗族的芦笙才有大芦笙、倍大芦笙等;战国时期,楚国的主体民族是苗族,《楚辞》中记载的祭祀情景,与现今苗族祭祀仪式相同,也有芦笙会等相似的活动;这些文献的记载,都证明了苗族与
排笙历史的紧密联系。
发展
明清时期,《南诏野史》《百夷传》等文献中都有记载苗族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芦笙的描述,而明代《赤雅·侗人》中还记载了当时的苗族芦笙笙管为6根;民国时期,吹笙跳月在
苗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苗族芦笙在演奏家手中以扩展音域 、旋律和声的表现力、转调性能等为目的,对芦笙进行了改良,并相继出现了八管、十五管、十三管、十八管、二十六管等多管芦笙,如贵州丹东在18管21音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改良版芦笙,贵州
范元祝改良后的二十六簧加键芦笙,沈阳
孙友改良的三十簧平均律芦笙,使中国芦笙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排笙是苗族的代表性乐器,在
贵州省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贵州地区成为苗族芦笙天然的博物馆。
构造与种类
构造
芦笙是一种多民族的气鸣吹奏乐器,不同民族的称谓也各不相同,
苗族称其为“梗”,
侗族称其为“伦”,苗族芦笙与
侗族芦笙形制大同小异,只是在音色和形式上有所不同,苗族芦笙多是中型,笙嘴较长,而侗族芦笙则分为大、中、小号的成套系。
苗族芦笙主要由笙斗、笙管、
簧片和共鸣管四部分构成。笙斗,又称气箱,长约46~56厘米,宽约4~9厘米、高约3.5~8厘米,细端再接一根长约15厘米、外径约1.8厘米的竹管作为吹口。它的外观呈纺锤形,通常用
杉木王、
松木或桐木制作,以杉木为佳,管底装有一枚铜制簧片,并开有一个按音孔,上端管口通透,下端堵塞,因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
油桐,木纹清晰,因此又被誉为“金芦笙”。
笙管在笙斗中,多用
孟宗竹制作,每根管长约40~50厘米,外径约1.2厘米,一般呈75°~90°角纵向插入两排笙管,有4~8根管不等,多为6根管,根据不同的音高,笙管的高度各不相同;
簧片,多用响铜制作,形制为长方形、
梯形、
菱形或三角形,尺寸根据音高来制作;共鸣管是在笙管的上端套上一截竹管,多使用毛竹制作,管长根据音高的不同而长短有异,可使音量明显增大起到音响共鸣的作用。
其中,高坡
排笙又有别于其他芦笙,它采用
杉木王或竹子制作,并且表面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装彩。它的笙管和笙斗近乎垂直,笙斗为方木块,升出笙斗下部的笙管有10厘米左右,且长度都是统一的。笙管上的按孔为菱形,孔位与笙斗的距离要比其他地区的芦笙稍高一些,而且笙管上没有共鸣器,笙斗上捆扎着用来紧固的
白桦条。
种类
苗族芦笙按型号可分为,一管、二管、三管、四管、五管、六管等型号,按大小、用途又可分为大芦笙和小芦笙,大芦笙属于合奏芦笙,小芦笙属于齐奏芦笙。苗族
排笙也可分为高排芦笙、大芦笙、小芦笙、芒筒芦笙、多管芦笙五种。
高排芦笙,是世界上最高的芦笙,主要流行于贵州方祥地区,高排芦笙高达五六米,通过加高加长笙管、加厚
簧片使声音传得更远,高排芦笙配有小号芦笙、小音调和高、中、低音一起吹奏,通常三支、五支或七支为一组,声音洪亮,节奏感强。
芒筒芦笙,
苗语称“敢懂”,由芒筒和芦笙组合而成,据共鸣管的大小、高矮,其音高可分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等,芒筒可与芦笙组成芦笙乐队,其圆润的持续音加强音,使芦笙乐队整体的声音丰满。
大
排笙,苗语称“敢折”,将普通芦笙的笙管加高、音量放大,使得音调婉转悠扬。
小芦笙,笙斗和笙管安装衔接口,可拆卸,短小精致,方便携带,可做芦笙也可做工艺品。
多管芦笙,经过改良后的芦笙,有多管多音,其中以六管六音芦笙为主,有高音小号、中音、中下音小号、
低音大号和倍低音特大号等;改良后的苗族芦笙音域宽广,可转升4至5个调,可进行独奏、伴奏、合奏、齐奏。
音列
苗族芦笙独奏通常用6管7音的小芦笙,基本音列为:la、do、te、mi、sol。
苗族芦笙双奏是由两支形制、音列、调高相同的6管7音小
排笙共同演奏,有两种音列形式,一种是:a、do、re、mi、sol、la、si;另一种是:sol、la、do、re、mi、sol、do。
苗族芦笙合奏乐常用芦笙和芦笙筒两类乐器演奏,其中芦笙有大小6种规格,音高依次为相邻的6个八度,高音小芦笙与次高音小芦笙均为6管6音,音列为:la、do、re、mi、sol、la;中音芦笙与次中音芦笙均为6管3音,音列为:do、re、la、la;低音芦笙为4管2音,音列为:高、低八度的la;倍低音芦笙为6管3音,音列为:do、re、la、la;芦笙筒只发“a”一个音,有中音
排笙筒、低音芦笙筒、倍低音芦笙筒三种。
演奏特点
苗族芦笙演奏可通过站式、坐式、走式、跳式四种姿势来进行表演,苗族芦笙吹奏时是通过指法、舌头活动和呼吸用气协调配合而成,用特有的手指技巧配合口内技巧进行演奏。
苗族现代芦笙的演奏特点具有舞蹈性和音乐性。舞蹈方面,有苗族独特的苗族芦笙舞,该舞蹈原始古朴、粗犷剽悍、热情奔放;音乐方面,苗族现代芦笙具有节奏多变、跳跃性强等特点,因此,苗族现代芦笙多应用于红白喜事;苗族芦笙的演奏方式也有独奏、双奏、合奏、伴奏等多种类型。
应用场景
芦笙在发展中被广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祭祀活动、举行婚礼、丧葬仪式、新屋落成、
春节、欢庆丰收、男女青年进行传统社交等活动中吹奏
排笙、跳踩堂舞;贵州苗族地区,在传统节庆时以乐队的形式举办芦笙会,
芦笙节(又称芦笙坡会),活动期间进行芦笙演奏、唱歌等比赛,比较常见的活动是芦笙踩堂,如贵州舟溪苗族举行的甘囊香芦笙会,在芦笙堂举办斗牛、赛歌、拔河等各种活动;而
苗族芦笙在演奏时也有禁忌,只能在收谷后至下种前能吹奏芦笙,其余时间都不能吹奏芦笙,因此苗族有一俗语“芦笙一吹,虫子下水,芦笙一响,谷子满仓。”,而滇中地区的苗族芦笙除了丧葬仪式中不能吹奏外,其余场合都可以演奏,
排笙舞曲表演时形式多变。
文化影响
芦笙是苗族的一种文化特征,芦笙文化的发展与苗族文化联系紧密。苗族芦笙流传于
贵州省、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部分苗族人迁徙到
老挝、
越南边境,20世纪,又有部分苗族由老挝迁入到
加拿大、
美国等国家,使得苗族芦笙走进了老挝、越南、加拿大等国家。充满民族特色的
苗族芦笙得到了其他国家苗族的喜爱,20世纪50年代,杨炳芳等苗族演奏家,参加了
俄罗斯的中苏联欢晚会,将苗族芦笙文化带上国际舞台;创办公开的《苗族芦笙文化》刊物,广泛的宣传苗族芦笙文化,通过新闻、专题片等,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苗族芦笙文化。
1989年,贵州民族歌舞团到加拿大和美国参加世界艺术节,表演了苗族舞蹈、
杨昌树芦笙独奏,得到当地各界好评;1994年,
美国苗族同胞带着
排笙,来到中国参加国际研讨会,与同胞们一起奏响芦笙乐曲;1999年,
凯里市举办的国际
芦笙节,吸引了美国、
泰国、
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游客前来,影响巨大。
传承现状
经上千年的发展,芦笙成为
苗族等少数民族不可或缺的存在,形成了芦笙制作、芦笙词、芦笙曲、芦笙舞和芦笙节等相关芦笙文化,芦笙文化也渗透到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苗族芦笙技艺的相关文字记载资料较少,传承人年龄大,传承出现
断层的现象,而苗族芦笙文化作为苗族民族文化中重要的部分,其传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保护这一技艺,1982年,苗族芦笙进入
贵州省各大院校,进行
排笙专业教学,培养了大批芦笙专业人才,使传统芦笙文化的传承得到保障;2006年5月
雷山县和
云南省大关县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莫厌学、王杰峰、潘柔达等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贵州
凯里市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08年,
苗族芒筒芦笙音乐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曲目
苗族芦笙有独奏、双奏、合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苗族芦笙独奏主要用于婚庆、丧事、祭祖、敬神和各地的跳坡活动,主要传统曲目有《梗灿夺》《梗该随》《梗桩夺》《梗担准》《梗达》《梗八毕呵》《接亲曲》《布谷鸟》《嘎芦舞组曲》等;苗族芦笙双奏主要用于各地的跳坡活动,主要传统曲目有《红苗舞曲》《比武曲》《跳坡曲》《索该》《都含》等;苗族芦笙合奏主要用于
春节、八月十五日、
苗年、拉鼓、坡会等节日活动中,主要传统曲目有《合调》《相问调》《和调》《踩堂舞曲》《杂调》《断调》《相送调》《流浪调》等。
民间传说
苗族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苗族先祖生活艰难,以狩猎为生,后经天上五谷神指导种出小麦等庄稼,苗族人挑选了6名男子去天上邀请五谷神共庆丰收。到天上后,6名男子用
喉管吹出声音叫醒睡着的五谷神。此后,苗族丰收时,用6根竹管一起吹奏,便成了苗族的六管芦笙。
在云南金平苗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一个叫落叶沟的寨子里,有一对恋人,女方家不同意婚事并将女孩赶出家门,男孩非常想念女孩,于是按照梦中一老婆婆的指引,在山上吹奏
排笙,得以团聚,此事被两家父母得知,防火将两人烧死于山中。后来人们为纪念这对恋人,年轻男女用芦笙来互表心意。
参考资料
苗族芦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