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喜珍,女,1958年06月生,
汉族,
河北省栾城区人,特级教师,中共党员。曾任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是国家级骨干校长。她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奋斗30余年,被誉为燕赵名校的“缔造者”。邵喜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是生物特级教师和国家督学。她还曾担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经历
1976年01月参加工作,1982年07月毕业于
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获理学
学士。1999年进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1997年04月开始任石家庄二中校长兼党委副书记至2018年12月。她还兼任
河北省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省青联副主席、省青联常委,河北师大生物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家级骨干校长。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十大女杰”,省改革开放20年百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贡献奖”,省政府授予二等功等诸多荣誉和称号。是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教育理念
“学生好,一切都好”的教育理念
“学生好,一切都好”,是邵喜珍校长的口头禅,在她看来,“学生好,一切都好”的内涵十分丰富,不能只满足于出高考状元,拿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作为基础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根基,使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也都围绕着“学生好”这一核心来展开:从责任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尊重教育、赏识教育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多层次探索、全方位的育人模式的建立;从丰富校本课程、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到风华杯、
中国艺术节、科技节,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开放办学、修学旅行、到大胆组织学生开展社会综合实践课程;从师资队伍建设到校舍基础设施的改造扩建以及新校区的投建和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学校进入了建校以来最好最快的良性发展时期。
作为一位中国基础教育的名校长,她先进的办学理念,总是在带动着时代教学的潮流。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办教育最大的困难不是钱,而是观念的贫困。”为了始终站在基础教育理念的前沿,她从未间断过学习。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进修,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研修,
清华大学职业校长研修等,每年参加多次全国高水平的研讨会,经常到全国各地做讲座、报告,扩大和提高了
河北省基础教育的知名度,把学校融入了国际性、领先型、高水平的大教育圈中。不断地“充电”,使她具有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超前的教育理念。
她在每一本石家庄二中的书的封面上都写道“学生好,一切都好。”
守正出新、稳健发展的管理特色
早在1997年,她就提出“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突破口,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率先在河北省开通校园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远程教育网,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她提出“铸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人生”的“双自主”教学模式的先进教学理念,提炼出“三级责任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守正出新、稳健发展”管理特色和“七层次责任教育”的德育特色;此后,又相继提出实施“尊重教育”与“赏识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受到表彰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在二中学习期间,至少受到一次校级奖励;为了让学生学到的课本知识“活”起来,她亲自带领学生到农村、到政府、到企业、到医院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活动,社会实践会作为大课堂。
到2014年为止,已经连续实验18年。
精彩语录
1、学生好,一切都好。
2、创造教育——铸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人生。
3、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个性,学生有特长。
4、学校要努力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七层次责任教育。
5、把二中放在国际大环境下发展,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大思路的前提下,坚持小手笔,实手笔,一笔一笔写真写实。
6、在二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基础扎实,个性健康,学有特长,富有发展潜力,适应新世纪生存与竞争”的学生。
获得荣誉
国家级荣誉
省级荣誉
市级荣誉
主要成就
作为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邵喜珍校长时刻不忘社会责任,积极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十年间,她提出议案建议六十多件(附提案目录),其中大多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教育问题,很多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并加以落实,收到良好效果。她曾说过“作为一名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就一定要珍惜人民对自己的信任,要敢于讲真话,勤于办实事,要把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在压力中激发动力,在忧患中谋求发展”。
2013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987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
河北省代表共126名,邵喜珍校长连续第三届光荣当选。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社会评价
社会对邵喜珍的评价是:爱学习、会思考,是专家型的校长,是中学教育的“领头雁”,是一位爱教育、爱学生的好校长,是一位高素质、责任心强、善于思考的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