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路广为人知与这里曾有的戏院有关。1924年房产资本家
刘子山在平度路上建了一座主要演出
京剧的大戏院叫青岛新舞台,后叫大舞台、新新舞台等名字,解放后曾叫
永安大戏院,拆除建为市群众艺术馆。
早期的大舞台,观众席设在一、二、三层楼,一楼两侧以栏杆隔开,以外为码票也就是站票区域。这家戏院上满座可容三千多观众。所以许多演员不敢到这里演出,因为一般戏院七八百个座位,如果有五百位观众,场面就很好看了。但是,五百人在大舞台,只能坐满两成座,场面显得稀稀落落,演员就很下不来台。在旧中国,青岛大舞台是仅次于上海天蟾舞台的第二大戏院。当时戏曲界有句话:“你有能耐,上
青岛市大舞台演几场!”这是“叫板!”
京剧名伶“
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前后“四大须生”几乎全在这里演出过。青岛人爱看戏,也处了些名伶,1947年评出的新“四小名旦”中,有
陈永玲、
许翰英两人是青岛人,都是在大舞台成长起来。有的名伶在这里开始走红。
顾正秋是上海戏校“正”字科毕业生,出科不久与老生
胡少安来大舞台演出,结果迅速走红,连演一个月,场场爆满。1948年二人再来大舞台,又演出一个月。顾正秋以后在
台湾省被称为“台湾
梅兰芳”,胡少安曾被评为“
亚洲最佳艺人”。顾正秋晚年在回忆录中提到过青岛大舞台。
成立
青岛市京剧团,以言少朋、
张春秋、
张少楼、
韩小楼为四大头牌,以这里为排练场和演出基地。言少朋为四大须生
言菊朋长子,幼年随父学“言”派,后拜
马连良为师,被认为是最佳马派传人。张少楼是他的妻子、女老生,学“余”,会“言”。言派好听,难学,在舞台上曾一度缺少了言派戏。青岛市京剧团重演言派戏,“言归正传”成为梨园佳话。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都看过他们的演出。言少朋、张少楼的儿子
言兴朋,后改名言兴朋,曾去中南海为邓小平同志演出,天气寒冷,邓小平同志赠以夹克衫,又成为“艺坛佳话”。言少朋弟子,
青岛市京剧团
任德川也在京为第三代领导人演出过。青岛大舞台(
永安大戏院)作为中国
京剧的摇篮之一,将永载史册。
大舞台对面曾是四如春饭店,是一家江苏菜系的名店,特色小吃有
春卷、
蟹黄包子,每晚戏院散戏后,饭店里就坐满了吃夜宵的食客。
青岛在解放时有
曲艺艺人几百人,后组建曲艺团,分两个队,一个队演“大书”,即长篇作品,曲艺形式有西河大鼓、评词等,主要演员有
刘泰清、安庆萍、
刘兰芳等,曲目有《杨家将》、《
残唐五代史演义》等,拥有7个书场。二队演出“段字活”,即小节目,曲种有
山东琴书、山东快书、
相声、戏法、河南坠子等,主要演员有
商业兴、
高景佐等。
原
永安大戏院的一部分建为文物市场,经营书画、古玩及工艺品,是昌乐路文化市场以外第二个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