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斑刺鳃鮨
鮨科鳃棘鲈属动物
黑鞍鳃棘鲈(学名:Plectropomus laevis),又名横斑刺鳃鮨、皇帝星斑、平滑鳃棘鲈,属于鮨科鳃棘鲈属的一种鱼类,体型延长而硕壮,体长与体高之比在2.9-3.9倍之间。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包括台湾恒春等地。在香港海鲜市场,它被俗称为皇帝星斑,味道鲜美。
形态特征
横斑刺鳃鮨头中大,口大,下颌侧边具小犬齿。鳃耙数8-9 +15,随成长而渐退化。前鳃盖骨边缘圆形,具3根棘,唯埋入皮下,下缘稍具锯齿;鳃盖骨具3扁平棘,上下二棘被皮肤覆盖。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数83-97。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鳍棘部明显短于软条部,具硬棘 VIII,软条10-12;臀鳍硬棘III枚,细弱而可动,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远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鳍条17-18;尾鳍内凹形。有两种色相,体具五条黑色横带;或有甚多小蓝点散在,横带有或无。体长可达125公分。躯体延长而硕壮,体长为体高之2.9-3.9倍,头长的2.7-3.1倍。头长为鼻长的2.8-3.6倍,头长为眶下骨高度的5.6-10倍。眶间区扁平无鳞(在眶边缘圆滑)。前鳃盖骨呈宽圆形并且沿着下半部腹面方向有三个大硬棘。间鳃盖和下鳃盖平滑。鳃盖有三个平硬棘,上面和下面的由皮肤覆盖。后鼻孔和前鼻孔大小相同,嵌入眼睛伸出的小沟中。上颌侧线区有1-4颗固定放大的犬齿。下肢发达鳃耙数为4-10。在角处的鳃耙比鳃丝短。背鳍具细长棘VII或VIII,第三或第四棘最长,头长为其3.2-4.2倍。头长是最长的背鳍鳍条的2.3-3.3倍。背鳍多刺区和软鳍条区底部几乎相同。臀鳍具细长棘 III,在大鱼中第一或第二根棘嵌入并难以看见。胸鳍鳍条16-18。胸鳍与腹鳍几乎相同。头长为胸鳍长度的2.1-2.4倍。尾鳍顶端微凹,头长为其凹度的5-10倍。侧线鳞孔数83-97。有2种颜色类型。灰白色黑鞍型为白色或灰黄色。
分布范围
黑鞍鳃棘鲈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部,东至土木土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昆士兰州。中国台湾南部、东北部、绿岛及澎湖海域均有分布。
栖息与习性
栖息环境
横斑刺鳃鮨偏爱珊瑚礁丰富的舄湖和面海礁区,这些地方通常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合藏身的复杂地形。
水道和外礁斜坡也是它们活动的范围,这些地方水流较强,有助于它们快速游动和捕猎。
它们能够在4-100公尺的水层中生活,这意味着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深和环境条件。
食性
横斑刺鳃鮨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大型珊瑚礁鱼类,这表明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较高的位置。
它们也会捕食甲壳类动物,如虾和蟹,这显示了它们食性的多样性。
它们的捕食行为通常是伏击式的,利用其身上的花纹进行伪装,接近猎物后迅速出击。
繁殖行为
横斑刺鳃鮨在繁殖期会进行短距离的回游,聚集在特定的礁区进行产卵。
它们产下的卵是浮性的,这意味着卵会随着水流漂浮,增加了孵化和幼鱼存活的机会。
繁殖行为通常发生在特定的季节,这可能与环境条件如水温和食物供应有关。
幼鱼习性
横斑刺鳃鮨的幼鱼与成鱼在生活习性上有所不同,它们更倾向于底栖生活。
幼鱼通常在浅水礁区活动,这些地方通常有较多的珊瑚碎屑和小型生物,为幼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藏身之地。
幼鱼的警觉性很高,这有助于它们在捕食者众多的珊瑚礁环境中生存下来。
用途
横斑刺鳃鮨可食用,做成生鱼片、清蒸、煮湯或紅燒等皆美味。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例如清蒸横斑刺鳃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鱼的鲜美口感和营养成分。将鱼处理干净后,在鱼身上划几刀,放上葱姜蒜等调料,蒸制一段时间后,淋上热油和蒸鱼豉油,香气扑鼻。煮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将鱼与各种食材一起炖煮,汤汁浓郁,味道醇厚。红烧则能赋予鱼更加浓郁的味道,色泽诱人,口感丰富。
饲养方法
横斑刺鳃鮨建议 3000L 以上水体饲养。以底栖动物、甲壳类、小型鱼类、虾类、浮游生物为食。与炮弹鱼不同,它会整个吞下猎物,而不是咬食。所以并不会骚扰它们吞不下去的鱼,可以和其他品种的石斑鱼混养,但会和其他皇帝星打架。人工可投喂海鱼、鱿鱼、贝类及虾。需要经常提供一些活食,足够的营养会保持它的色彩。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Plectropomus laevis (Lacepède, 1801).臺灣魚類資料庫.2024-09-09
横斑刺鳃鮨.中国知识网.2024-09-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与习性
栖息环境
食性
繁殖行为
幼鱼习性
用途
饲养方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