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说》是由宋末元初时期的道士
俞琰所著的一部易学著作,被收录于《
通志堂经解》和《
四库全书》中。四库本共计四十卷,而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书中包含了《周易上下经说》《象辞说》《彖传说》《爻传说》《文言传说》《系辞传说》《说卦说》《序卦说》《杂卦说》等多个部分。该书的创作始于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最终在
至大四年(1311年)完成,耗费了作者几乎全部的心血。当时的人们,包括孟淳、李克宽、白挺、张英、颜尧焕等人,都非常推崇这部作品。
《周易集说》主要遵循
朱熹的《
周易本义》作为基础,作者曾表示自己从小就在父亲和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朱熹的《本义》。尽管书中也综合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但总体来说,它仍然属于朱学体系。这是因为朱熹的思想在
南宋之后的影响非常广泛,成为了当时思想界的主流。后来的学者纷纷效仿朱熹,他们的著作在选择和处理资料时,往往是以朱熹的说法为准绳。
俞琰是一位尊崇朱熹学说的道士,无论是在讨论《
周易风水》的本质特征,还是在具体解读过程中,他都继承了朱熹的《易》学观点。他的学术成果建立在对
朱熹学说的理解之上,同时也发展出了自己的《易》学特色。俞琰长期专注于《易》外别传的研究,对于其中的象数理论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易经》最初只有卦画而没有文字,文字源于卦象,卦象源于卦画,因此如果没有卦画,只看文字或只探究道理,即使理解得很清楚,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易》学。因此,在阐释《易经》时,
俞琰注重的是卦象和爻象,其次是阐明道理。这一点与宋代早期的
道教学者在《易》象数学方面的观点有很多相似之处。
俞琰通过卦象来阐发义理,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卦来说明一种道理。他经常采用“并卦取义”的方法,即将两个卦相互结合,通过对它们的倒转和对比来进行解释。比如,他对《姤》和《夬》这两个卦的解释就是将《夬》卦的上六爻倒转过来,形成《姤》卦的初六爻。此外,他还指出《升》和《萃》这两个卦都是以上坤下坤的形式来体现意义的。“萃”卦中三个阴爻聚集在下面,如果将其倒转,就会变成“升”卦,此时三个阴爻上升到了上面,呈现出下巽上顺的状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俞琰一生致力于《易》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除了《周易集说》之外,他还撰写了许多其他的易学和丹道著作,如《
周易参同契发挥》《周易参同契释疑》《易经考证》《易传考证》《读易须知》《六十四卦图》《古占法》《卦爻象占分类》《易图合璧连珠》《易图纂要》《读易举要》《
易外别传》《玄牝之门赋》等。这些作品显示了他在《易》学领域的深厚造诣。特别是在接触
道教经典中运用《易》象、《易》理的部分时,他能够自如地加以理解和融合。例如,在为
魏伯阳的《
周易参同契》做注释时,他就广泛引用《易》学理论,揭示了“先天太极”的深刻含义。他在《
周易参同契发挥》序文中写道:“《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千变万化,无往不可。”这表明他在《易》学的应用上已经达到了熟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