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千代
日本电影《七武士》中的角色
菊千代是日本电影《七武士》里的武士之一。他好胜,为了证明他能与武功高强的久藏一样有能耐,他竟然能孤身一人闯进山贼的巢穴,骗来一把火枪。
人物特点
【人物特点】菊千代是滑稽的菊千代。是他出场的第一场戏中,堪兵卫装成和尚,要去化解一场危难,菊千代夹杂在人群之中,蓬头垢面,怀抱着他的野太刀,充满了好奇与不信任。他自己也有杀贼之心,却束手无策,只好抓耳挠腮作壁上观。当堪兵卫杀死盗贼,救出人质之后,菊千代心生敬佩,一路跟随,屡被驱赶,但仍不罢休,一直跟随到堪兵卫休息的旅店。他的样子实在不象一个武士,除了一柄装模做样尺寸夸张的野太刀之外。菊千代没有威风的名号,没有严整的装束,没有端庄的举止和凌厉的行动,甚至没有名字。
在堪兵卫寻找可以一起战斗的武士时,旅店里的人说外面有一个很厉害的武士,或许可以团结起来去战斗,只不过这个人喝醉了。这个醉鬼就是一直跟随着堪兵卫的菊千代——事实上,他这时候还不叫菊千代。为了能证明自己有一个高贵的出身,他偷了别人的家谱,展开在堪兵卫的膝前,醉意朦胧中指定了自己的名字,一个出生了只有十三年的小女孩的名字,菊千代。可怜的菊千代。
当后来他抱着父母双亡的孩子,不顾子弹与箭矢,坐在熊熊大火之前放声大哭的时候,才在忘情之中透露出他的孤儿身世。他的滑稽和浪荡,都只是他用来保护自己的盔甲而已。他隐忍了巨大的沉痛浪迹天涯,他企图彻底的放逐自己,但又无法割舍内心的善良与质朴。在透露了身世之前,他的“伪武士”身份也被揭穿了。他了解农民的人性弱点就象了解他自己的伤疤一样。在即将赴死的武士面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的懦弱、自私、伪善、残忍,就象他把万造家中藏着武士甲抖在众人面前一样,那些农民在死亡面前仍然斤斤计较的小算盘也被他砸个粉碎。堪兵卫因此猜中了他出身农民家庭。在武士看来,他是农民;在农民看来,他又是武士。即使是面对这些正直善良的武士,他仍然义愤填地痛斥武士阶层,农民们之所以吃子正是因为要把白米送给武士们吃。菊千代是尴尬的菊千代,也正是这种尴尬让他成为正直的菊千代,坦荡的菊千代。
他好胜,为了证明他能与武功高强的久藏一样有能耐,他竟然能孤身一人闯进山贼的巢穴,骗来一把火枪。他还好色,看到了收割麦子的女人,就激动得大喊大叫,抢过别人的镰刀帮忙,就要求人家跟他相好。他无能,骑了与作家瘦弱的劣马,也能从马背上摔下来。他无畏,中弹之后仍然挣扎着将日本刀插进山贼的胸膛……
我是如此热切地想描述这个人,甚至可以说是歌颂,可是我发现我所有的词汇都是片面的,都是微弱的,菊千代本身的丰富让我指手画脚的企图变得愚不可及。他是意志消沉的唐吉诃德,是懦弱的孙悟空,是沉默的苏乞儿……是菊千代。
人物分析
虚假的武士
菊千代不是武士。他的外部特征就和一般的武士有明显的不同。行走时,不像其他人把武士刀别在腰间不露锋芒,菊千代始终将刀扛在肩头,大摇大摆,一副耀武扬威的腔调,唯恐别人不认同他的身份,也反映了他自己的心虚。其实,虚假的身份怎么可瞒得了真正的武士呢?当最初,勘兵卫正在准备营救人质的时候,镜头利用勘兵卫与菊千代之间互相注视的三次正反打镜头。已经充分表现前者对后者身份的怀疑。当人质被救出,勘兵卫离去的时候,他又明确地质疑菊千代的身份。这种质疑随着影片的推进慢慢演化为不屑与嘲弄。菊千代成为了所有人的笑柄。他武艺不精。当堪兵卫让胜四郎用门口偷袭的方法试探武士的身手的时候,菊千代是唯一一个中招的;行为粗鲁,整天抓耳挠腮,像猴子;他酗酒,爱闹事,喝醉了以后还拿出偷来的家谱显摆自己的身份,又被武士们识破,沦为笑柄。菊千代是怪异的,难以理解。可能除了胆小怕事的农民和孩童,他谁也唬不住。菊千代很想和大家一起去保卫村庄,但是众武士都不认同他。武士有极强的荣誉感,因而勘兵卫完全没有将这个冒牌货当成武士来对待。最终虽然菊千代死皮赖脸地跟到了村庄里,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直到影片中期,当林田平八做出旗帜的时候,代表菊千代的也不是和其他武士一样的一个圆圈,而是一个倒三角。七武士中,他始终是最大的异类。观众会渐渐提出疑问。菊千代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那么想成为一名武士?为什么一定要参加保卫村庄的行动呢?
复仇之心
关于菊千代的过去,导演没有过多提及。只有在水车被山贼焚烧、一对夫妇被杀戮的段落里,他才隐约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原来菊千代是一个农民,幼年时全家都被山贼杀害了。这一点和妻子被夺走的利吉有点相像。我们可以想象,成年后的菊千代浪迹天涯,也始终没有忘记对山贼的深仇大恨。农民对付不了山贼,只有武士才可以。但是农民出身的他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武士的,因而他偷来了日本刀和家谱,可笑地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武士。他所作所为的理由算是可以理解。而他行为上的怪异也源自他古怪的身份。但是请注意,与年轻的小武士不同,成为一名武士不是菊千代的目的,而只是途径,对山贼的复仇是他最终的要求。菊千代行为的直接动因是出于他对山贼的仇恨。所以,对他而言,武士拥有武艺和武器就足够了,而对武士的风骨,荣誉感和武士道精神他都置之不理。当山贼来袭的时候,其他武士沉着应对,村民们难耐恐慌,大惊失色。只有菊千代特别兴奋,像个孩子似的大呼小叫,激动不已,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只有杀敌的兴奋。听说久藏独自夺得一杆火枪后,他擅离岗位,不懂得听从指挥,也上山夺取了山贼的一杆火枪,想要邀功领赏,却又被勘兵卫痛斥。事实证明他的行为的确后果严重。总之这些事实证明菊千代并不懂得武士精神的实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武士精神有其两面性。反面价值上来说,武士凶残,不近人情,有着忠实于藩主的奴才性格。菊千代也没有这些特点。如果脱离武士身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来考量,菊千代不受制于封建的武士精神,而以真性情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倒也能算上一种乱世中的豪放,一种高姿态的洒脱。只不过无法被当时武士们所理解。
沟通之桥
菊千代的另一大特点在于他不虽太了解武士,却非常了解农民。七武士大多有各自擅长的方面,而菊千代主要的作用就在于沟通武士与农民。这种沟通是双向的。有两个段落恰从正反两个角度充分表现了菊千代自己对农民特征的深刻理解。当武士们刚刚入村时,农民都恐慌不已,纷纷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众武士们刚来到村里就如此窘迫,简直有了打道回府的念头。只有菊千代对于农民的恐惧担忧太理解不过了,反过来利用他们的恐惧心理,敲响警钟,装成山贼来袭的样子,才把担惊受怕的村民聚集起来,并且消除了他们的顾虑。这次事件也是武士们与农民最初的隔阂。而当武士们看到农民们杀死落荒武士后夺来的武器、盔甲,都愤而不语时,又是菊千代发人深省的演讲说服了武士们继续训练。菊千代强调说农民虽然很迂腐,却也很狡猾,让人捉摸不透。菊千代对农民的理解不是其他武士能相比的。作者借他的口,挑明了武士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深刻矛盾。也是借他的口,暂时化解了这股矛盾。但是这一切又都是因为武士造成的。因而这种矛盾性无法避免。《七武士》的悲剧意味也从中体现出来。可是农民的这种双重性格完全在菊千代身上体现不出来。菊千代既不像武士,又不像农民。他没有农民的软弱,也没有农民的心计和小算盘。他率直,狂放不羁,单纯却也不傻。
勘兵卫的认同
菊千代和勘兵卫有多场对手戏。在菊千代眼里,勘兵卫是武士的优良代表,是他向往的对象。在初期,菊千代就一直跟着勘兵卫,面对面之后却总是欲言又止。小武士也很崇拜勘兵卫,想要拜他为师。那么菊千代的目的是什么呢?也是拜师吗?小武士有武士出身,而菊千代说到底只是个冒牌货,加上年纪也一大把,拜师显然不合适。他自己也不愿意受人指挥,只要能上战场杀敌就足矣,这一点和小武士就有本质上的不同。菊千代只是想要得到勘兵卫的认同,只要认同他也是一个武士就行了!他的这一愿望其实也贯穿了影片始终。而勘兵卫对菊千代的看法也是逐渐改观的。随着电影的继续,勘兵卫慢慢开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不光是一个活宝,也有自己的智慧,懂得杀敌之道。虽然影片线索繁杂,但是我们也能看出勘兵卫和其他武士对于菊千代的态度变化的过程。尤其在决战前晚,农民们和武士们一起狂欢,农民拿出了珍藏的米酒。勘兵卫才真正理解菊千代之前关于农民的言论是完全正确的。之后,他找菊千代共饮,以长者的慈祥鼓励正在替死去的战友悲哀的菊千代。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话,几个镜头,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却已经渗透了勘兵卫对于菊千代武士身份的认可。因而在第二天的战斗中,菊千代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幼稚的举动了,得到长者的认可之后,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成熟而优秀的武士。
死亡
菊千代最终还是牺牲了,死在山贼的火枪之下。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中,四名死去的武士之墓并列摆放,也分不清谁是谁的,菊千代的墓碑也混在其中。他生前虽然不被认可,但死后却以一个武士的身份和其他武士同等被埋葬。勘兵卫说:这场战争,输的是武士。他的出发点在于武士阶层的自身悖论:武士是一个不依附于其他阶级就无法生存的团体,当武士消灭了敌人,他们生存的意义也同时被自己所消灭。农民们还是有土地,他们可以活下去,武士们又只能浪迹天涯。上述的这种悲剧性对死去的武士来说,尤其对菊千代来说却不存在。他的生存目标已经达成:消灭了山贼,又得到了武士的认可。生不为武士,却以武士的身份而死。对他来说,死亡已经是最好的归宿。单纯地以战斗者的身份而死,他便无欲无求。对比勘兵卫的无奈和小武士胜四郎的迷茫,对比其他那些可能曾闯过一番大事业,却死在这种穷乡僻壤,死得有些窝囊的其他武士,可以说,死去的菊千代反而是最幸福的。敢爱敢恨,抛开功名俸禄的诱惑,他倒也活得精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特点
人物分析
虚假的武士
复仇之心
沟通之桥
勘兵卫的认同
死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