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污秽》是美国作家
菲利普·罗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该故事发生在1998年,主人公科尔曼是一个有着黑人血统的大学教授,隐姓埋名地作为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度过几乎是辉煌的一生,直到在晚年的一次意外事件中被诬为种族主义者。之后,与一个年轻女清洁工建立情人关系,两人在一起蓄意的车祸中丧生。
内容简介
科尔曼是一个肤色极浅的非洲裔美国人,他隐姓埋名地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进入美国社会,并成功地在一所雅典娜学院的古典文学系担任系主任。似乎,命运之神不但宽宥了他的背叛而且对他甚为垂青。然而就在他71岁那年的一次课堂上,由于将两个缺课的黑人学生称为“幽灵”而被诬为种族主义者。真实身份是黑人的科尔曼反而成了鄙视黑人的种族主义者。经过这次事件的科尔曼与清洁女工福妮雅开始有“偷情”的交往。福妮雅是只有科尔曼一半年龄却经历复杂的女清洁工。她在14岁时离家出走,后与一个
越南战争老兵莱斯结婚又离婚,其间两个孩子意外死亡。她靠做服务员之类的工作养活自己。最后科尔曼与福妮雅在莱斯的暗算下一起走向肉体的毁灭。
作品目录
目录
创作背景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幻灭的美国梦
美国梦只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话:突发的“幽灵”事件把科尔曼送上雅典娜黑人协会与校委会的审判席,并判以莫须有的种族主义者罪名。盛怒之下,科尔曼辞职而去,妻子艾丽斯也在无休止的官司中猝死。在同事、朋友和子女疏远的同时,科尔曼与福妮雅相依为命。然而不幸的是科尔曼的犹太身份引起了莱斯特的憎恨,并被莱斯特谋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作为黑人,科尔曼被扔出白人妓院;作为犹太人,科尔曼被黑人冠以种族歧视者;因为犹太人的身份科尔曼被谋杀。面对“幽灵”事件的拷问,科尔曼若承认其黑人身份,就能击败所有的虚伪的指控,同时就能避免一切的悲惨的结果。然而,如果承认其黑人身份,那么他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生活也将土崩瓦解。科尔曼处于承认与否认黑人身份的两难境地。然而,作为一个不受任何外在制度束缚的自由的人,科尔曼没有承认黑人身份,最终对自由梦的追寻也以死亡而告终。
同化与异化的矛盾:德芬妮认同美国梦的价值观,通过个人的才智和努力取得成功。凭借其法兰西文学积淀在雅典娜学院担任法国文学教授,并升为系主任。然而,她的法兰西风格却使她难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首先,
雅典娜学院的人文主义者对她的学识和号召力加以嘲笑,对其学术成功不懈一顾。“在教职员会议上他们直言不讳,你会认为他们应该那样;在课堂上他们敢于说出他们的感受,而同样你也会认为他们本该如此;结果,在他们面前她直不起腰杆。”其次,“三
茅根”也因她具有的法兰西风格而对她误解、蔑视、排斥、甚至敌视。总之,她既不属于
法国,也不属于美国。她生活于两者之间。既不能彻底理解美国进而融入美国社会,也不能返回法国实现她的成功梦想。介于两者之间,她是一个精神流浪者。
执着与绝望的困境:莱斯特怀着幸福的梦想奔走于
越南丛林与文明的美国社会。当他两次奔赴战场归来时,他接受的不是国人热烈的欢迎,不是英雄的待遇,而是国内的反战运动。他遭遇着严重的战后创伤症、国人谴责的眼神、以及政府冷淡的待遇。尽管如此,莱斯特仍然不乏对幸福的渴望,他主动接受美国政府的抚慰金和安眠药,接受
越南战争老兵的帮助,希望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他满怀希望地与福妮雅建立家庭、经营牛奶厂,并且生养了两个孩子。然而,婚后生活因为战后创伤症的折磨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离婚后两个孩子因火灾窒息而死让莱斯特再次遭受打击。最后,当福妮雅与犹太人科尔曼的事件激怒了莱斯特,他谋杀了福妮娅和科尔曼。执着与绝望的冲突中,莱斯特的幸福梦被残酷的现实彻底击垮了。
美国梦幻灭的根源:美国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组成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美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二十世纪随着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主流文化的逐渐解构,处于边缘地位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化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美国提出了“政治正确性”的要求。尤其是美国白人,不能对少数族裔和地位较低的阶级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言语。在雅典娜学院,科尔曼仅仅因为“幽灵”一词而被指控为违反了“
政治正确性”的种族主义者。“幽灵”被误解为对非裔美国人存在种族歧视的“黑鬼”。其实违反“政治正确性”只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真正的原因在于科尔曼对于雅典娜学院进行彻底改革的过程中,侵犯了那些曾经对雅典娜学院有过贡献的年老学者们的利益,并且在聘用年轻学者之后仍然使用过于严格的管理模式,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为他树立了劲敌。同时,作为系主任的德芬妮也因为科尔曼的傲慢冷漠,以及教学方法上发生争吵而对科尔曼心存芥蒂。被科尔曼录用的黑人教师赫伯特在强大的反对势力面前也不能与科尔曼站在一起为科尔曼辩驳。
事实上,科尔曼并非违反了“
政治正确性”的种族主义者。这只是反对者们迫害科尔曼的一个虚伪的幌子。
伊斯兰教传统的迫害精神:清教是源于
欧洲宗教改革而产生的新教中的一种。作为反对英国国教中
天主教成份的清教徒抵达
南美洲,在这里建立了清教传统。清教传统相信所有的人生来有罪,只有通过严格地遵守清教教规,才能获得救赎。位于
新英格兰的雅典娜学院是美国社会的缩影。在
威廉·克林顿与
莫妮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发生时,美国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净化热。同样当科尔曼与福妮雅发生偷情行为时,德芬妮作为正义的代表对其进行虚伪的诽谤和迫害。在将科尔曼批判为种族主义者的同时,她将自己美化为正义的化身。其实德芬妮对其它少数族裔也存在严重的歧视。在将科尔曼逐步击垮的过程中,她逐渐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柱,而且人性中邪恶的势力逐渐暴露无遗,成功梦也逐渐毁灭。
越南战争的战争创伤: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最久,死伤最多,最失败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不仅粉碎美国永远胜利的神话,也造成了越战后一代人的精神创伤,毁灭了他们的美国梦。与前两次世界大战不同,战场归来的士兵们能够得到政府的各种补贴和各种学习机会,为他们在战后的生活创造一定的条件。越战老兵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他们一方面经受着战争创伤恶魔般的折磨,难以适应现实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婚姻破裂、家庭瓦解,成为酒徒和战争的牺牲品。总之,
越南战争老兵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坚持的幸福梦在现实面前逐渐瓦解,沦为社会的弃儿。
美国梦,作为美国理想和美国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占美国主流社会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的美国梦。对于少数族裔和下层阶级而言,美国梦只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话。因为平等与歧视之间的
悖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矛盾使美国不再是一个希望之乡,而是一个幻灭之地。他们美国梦悲剧是时代悲剧和社会悲剧。
艺术特色
叙述视角
1、第一人称内聚鱼:第一人称内视角的“我”,抹杀了该小说故事和情节与真实的距离,使原本虚构的一切变得不容置疑,罗斯用自己的本领和手段让读者深信确有其人、其事。“我”是如何顺理成章地取得科尔曼的绝对信任这一细节,可见一斑。身为作者身份的“我”——朱克曼,曾经因为渴望师长的提携而拜望过同为犹太人并且写过一个短篇小说的科尔曼,这次相识为后来科尔曼在遭遇“幽灵事件”后,忽然闯到“我”的隐居之地,埋下了伏笔。因为“我”名作者的身份,科尔曼理所当然想起了“我”,决意让“我”充当自己不幸遭遇的箭靶子,帮他在最痛苦的时刻写出一部影射“幽灵事件”的作品来,表示对学院和当局的不满。“我”既然已是科尔曼别无选择的倾诉对象,科尔曼一定对“我”己经到了无话不讲、无话不说的地步。科尔曼对“我”的绝对信任换取了读者对“我”的绝对信任,这是朱克曼充当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的妙处之一。
其次,第一人称内视角的“我”,通常会一点一点地进行层层递进式解释,在这种解释以后,让读者对解释中阐述的已有事实深信不疑,但恰在此时,“我”却全盘否定先前的提法,使读者陷入更深的疑惑之中。通过读者对种种疑惑的不解,创造出悬念,从而起到勾起浓厚阅读兴致的作用。比如,面对年逾七十的科尔曼同福妮雅(还不到科尔曼岁数的一半)之间的恋情,“我”抢在读者知道更多细节之前“说”出了“我想不通,而且,起初,“我”怎么也不相信”的心声。
“我”讲的故事进展到科尔曼激动不己地对“我”诉说,诉说他的福妮雅,诉说他同福妮雅之间的“偷情”关系,诉说他打算冲破世俗藩篱的决心。“我”在此刻充当了最忠实的听众,“我”如实地将大段大段的话,用引号括起来作了记录。不过,“我”在这些如实记录之外,时而不时地跳出来评论。这些评论看起来很自然地是“我”边听边观察、边思考作出的反应。
这些反应,先从同样身为男性的角度,剖析了科尔曼为何会激动到非说不可;再从“我”是患难时刻的真朋友角度考虑,认为科尔曼可能因此才会无所顾忌地和盘托出;最后又从人之常情的角度,肯定这是科尔曼因爱情而冲昏头脑所致。因此,在这层层递进的解释之后,读者已经深信乃人之常情使得“我”能从科尔曼处听到这段被世俗唾弃的不伦之恋的故事细节,恰此时,“我”却全盘否定了前面的看法,用内心独白“道”出惊人的一句:“是的,‘我’想,撰写幽灵己不再是对羞耻的反弹,跟福妮雅偷情才是。但还有别的什么在逼迫他。”而根据后文可知,“逼迫他”的正是的科尔曼自己。他为了走向成功,不择手段地隐瞒自己是黑人,假装犹太人,却最终讽刺性地因种族歧视事件而走出了雅典学院这一光环所在地,过着名誉扫地的晚年生活。真实的科尔曼,此时需要为灵魂找一个释放的出口,他选择了福妮雅。这一真相的引线,是由“我”带领读者去听,去认识,去反思,去发现,此处便是在罗斯精心“安排叙述”下,“我”作为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的妙处。
2、第三人称内聚焦:科尔曼充当第三人称内聚焦视角时,次要人物普赖姆斯,不再是全知视角下年轻有为的律师,而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晚辈;次要人物莱斯特法利,与背负身份慌言的科尔曼相比,不再是第一人称内聚焦所叙述的十恶不赦的科尔曼“情敌”,而是作为一个爱恨感情流露分明、罪恶行径毫无遮掩、没有谎言和隐秘之事的对照性人物而存在;次要人物德福妮虽是恩将仇报,但她同科尔曼相似,有着不可告人的隐秘之事,所以,他拿她无奈的同,也有几分刻意的忍让。
作品评价
曾艳钰评:《人性的污秽》再现了现代大学在种族、身份、性别、和表征政治等问题上的文化多元主义诉求。
洪春梅:《人性的污秽》聚集了广义的文化创伤和原初意义的创伤理论的主题。
作者简介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出生于美国
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54年毕业于
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1955年获
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教英语,同时攻读博士学位,但在1957年放弃学位学习,从事写作。作品有:《
再见吧,哥伦布》、 《放任》、《她是好女人的时候》、《波特诺的抱怨》、《
我们这一帮》、《
乳房》、《伟大的美国小说》、《我作为男人的一生》、《情欲教授》、《鬼作家》、《解放了的朱克曼》、《解剖学课》、《被束缚的朱克曼》、《
反生活》、《事实:一个小说家的自传》、《欺骗》、《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夏洛克在行动》、《安息日的剧院》、《
美国牧歌》、《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人性的污秽》 、《垂死的肉身》、《
反美阴谋》、《凡人》、《退场的幽灵》、《愤怒》、《羞辱》、《复仇女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