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陆琳
原中华社会大学校长
于陆琳(1921-2015),女,淄博市人。曾任中华社会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之一。她是陈云夫人于若木的妹妹。
人物介绍
1937年就跟着姐姐于若木(中共元老陈云的夫人)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后,她更感到了教育对于塑造人的重要意义。1946年,她到北平从事地下工作时,认识了燕京大学一位搞学前教育的地下党员,遂对幼儿教育产生兴趣。她的想法得到了邓颖超同志的支持。 1949年2月,她开始筹建北海幼儿园。她说:“北海幼儿园是‘化缘’化起来的。”找一些老同志要来建筑材料,又找梁思成进行了设计。终于,北海幼儿园落成,于陆琳任第一任园长。
为了这些可爱的花朵——他们中有不少是烈士的后代,于陆琳她们没日没夜地操劳。有时,小朋友生病住院了,她们就整夜守在病房里。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爱国心,她们还请来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同志做报告。精心的浇灌,终于赢来满园的春色。
百忙之中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来到幼儿园,把关怀送到了孩子们的心上。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是幼儿园的常客。孩子们老远见了,就亲热地喊:“胡爷爷好!”还调皮地揪揪他的胡子,乐得胡志明合不上嘴。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妹妹、印度联合国大使也慕名来参观北海幼儿园。看到小朋友如此懂事,她惊异地问于陆琳:“是你们教的?还是孩子们自发的?”于陆琳笑笑说:“等你看完了,再回答你。”参观完毕,尼赫鲁的妹妹感动地说:“不用回答了。”如今,当年北海幼儿园的孩子们大都年逾五旬,分布在各行各业。
1953年,组织上送于陆琳到苏联圣彼得堡赫尔岑教育学院专攻学前教育。4年后,她登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讲台,主讲学前教育和语言教学法。几年后,因工作需要,她被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和党总支书记。
1965年,于陆琳从北京师范大学调往国防科委工作。“文化大革命”之后,她先后担任军事学院科技教研室教学组长、图书馆副馆长、名誉馆长等职。
1982年,身为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的于陆琳已届花甲。她听说本世纪末我国还缺2300万高等教育人才时,坐卧不宁。恰在这时,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一些老教育家聂真、范若愚、张友渔、刘达等率先创办了京城第一家民办大学——中华社会大学。于陆琳闻讯后兴奋不已,决心也去为民办大学献余热。
从1982年起,于陆琳先后担任了中华社会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十几年来,中华社大从没有国家投资、不被承认学历、不包分配的艰难困境中,终于一步步走了过来,办成了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向社会打出了“中华牌”。如今,她的学生有200多名分布在27个国家留学、深造,择业竞争中打败名牌大学毕业生的也屡见不鲜。
荣誉
建校20年来,学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热情关怀;陈云、彭真、薄一波、邹家华、钱伟长、宋健、余秋里、萧克、袁宝华、高扬文等领导先后题词赞扬中华社会大学。为了中华社会大学的发展,于陆琳平添了许多白发。她的梦想仍是那么绚丽、执著——将中华社大办成跨世纪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学,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履历
于陆琳老校长自中华社会大学建校初期长期担任学校校长,为学校的发展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且坚持不拿工资,并于1986年设立了“于陆琳教育基金”。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理事会研究,用基金的一部分设立“于陆琳奖学金”,由学生处牵头,各系及综合教育学院按照于陆琳老校长提出的“思想好、学习好、经济上有困难”的标准,评定出了首批获得“于陆琳奖学金”的36名优秀学生。
参考资料
于陆琳与烟台社会大学.http://93.yantai.gov.cn.2024-01-03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荣誉
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