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称头身比,头身比=身高/头全高。
以从下往上的角度或运用
广角镜头的
摄影手法,能够在视觉上让头身比变大,从上往下的角度则变小。研究认为,头小显高。
头全高
定义
与普通人想象与认识中的头不一样,在科学上讲的头指的是头颅,不包括下颌在内的结构,它的形态虽然仍然是椭圆形,却是横卧在颈上,而不是一般图片所见竖立在肩上。头长指的是眉间到枕骨突起(即后脑勺)的直线距离。画家所使用的“头长“指的是头全高。
头全高:从头顶点(v)至颏下点(gn)的垂距。
头身比=身高/头全高。
测量方法
头部固定于眼耳平面时,自头顶点(v)至颏下点(gn)的直线在冠状面上的投影距离。用圆杆直脚规测量。测量者位于受试者的右侧。测量时注意圆杆直脚规的圆杆中轴应与眼耳平面垂直。受试者牙齿咬合。也可用间接测量法,即身高减去颏下点高。
比例分布
(1)确立“人体最美的比例是头部为身高的八分之一”是公元前四世纪
希腊雕塑家Lisippos,二十世纪以来,时髦体型的比例多次发生变化,头与躯干的比例从1:6的矮胖型变化到1:7一直到1:8 的高瘦体型。这种身高为8个头全高的比例,至今仍被看作是美的协调比例,当作完美体型的审度标准。
但事实上,接近这种理想体型的人在中国并不是很多,只是时装模特比较符合。由于种族、性别、年龄不同,头与躯干的比例会有所差异。通常有两大比例标准,即
亚洲型七头高的成人人体比例和
欧洲型八头高的成人人体比例。七头高比例关系是
蒙古人种的最佳人体比例,根据地域、种族的不同,稍有差异,如
日本和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人体比例标准不足七头身比例,而我国
东北地区的人体比例接近八头身比例。
表为头身比的频数分布,有52.9%的女大学生头身比在6.5-7范围内,95.2%的女大学生头身比在6.5-7.5范围内。
(2)
大连市地区女中学生的头身比平均值为:头身比=身高/头全高=161.68/22.8=7.09。最大值为7.95,最小值为6.59。
蒙古人种的身高约为头全高的6.5-7.5倍。据了解,日本女性的头身比大约为6.88。数据说明,大连地区的未成年女性体型要好于
日本女性。
实际测量240名大连地区女中学生的头身比的频数分布见表。
九头身
古希腊雕像中大量表现出的8头身比例,是公认的身体最美的比例。实际上,除
欧洲部分地区外,在生活中很难找到8头身的人,一般人为7.5头身,而
亚洲许多地区的人则只有7头身。
除了极少数人,如
罗伯特·潘兴·瓦德罗,
马努特·波尔等,平常我们所说的“九头身”,其实并非如此。
有关数据
日本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以供参考:
《日本人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节选,以供参考:
美国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节选,以供参考:
摄影手法
以从下往上的角度或运用
广角镜头的摄影手法,能够在视觉上让头身比变大,从上往下的角度则变小。
应用
艺术应用
在艺术、漫画、动画等领域,经常不按照正常头身比例,创作出一头身至九头身不等的作品。当头身比越小,相对头的比重越高,看起来头越大。台湾的神像雕刻坐姿多为三至五头身,而霹雳布袋戏集团则是将木偶改变为六至七头身,贴近人体比例。
人物设计
掌握头身比是人物设计非常重要的一环,角色必须符合不同年龄的身材比例,否则会显得突兀不自然。
Q版角色
Q版角色一般在五头身以下,简略了部分外观特征,强调可爱、讨喜的要素,常见于许多布偶、玩具。欧美的简易卡通画风头身更低,如《史奴比》和《
咖啡猫》介于二至三头身。特殊的例子像是美国动画《飞天小女警》本来为二头身,
日本改编后的《
飞天小女警Z》变成了四头身。大部分的萌画都是Q版角色。
日本的电脑软件伦理机构(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ェア伦理机构)在2005年4月做出规定,限制萝莉系
十八禁游戏作品的角色外观不可在五头身以下。
二头身与一头身的比例较为特别。二头身在日本称为SD(スーパー・デフォルメ, super déformer,超级变形之意),SD 高达系列将高达机器人设计成二头身角色模型,人物夸张地缩成一颗大头和
胖嘟嘟的身躯,多样化的造型扩展了作品的可能性。许多作品会将角色画成二头身,像是在
第九艺术中战斗时等的操作角色,搞笑、讽刺漫画等─例如
哆啦A梦就是二头身。或是当成吉祥物使用在
文具、毛绒玩具、屏幕保护装置、手机吊饰、交换卡片等用途。
一头身可能像史莱姆只有一个身体,或是如卡比有简单的四肢。更复杂的一头身甚至会加上头饰或各种配件,例如《
魔动王》的机器人在展开成人型前为一颗大头,在《魔神英雄传》则是一颗大头搭配夸张的四肢。而在美国漫画中某些智囊型角色被描述成大头加四肢(大部分属于反派),或者甚至本身是大脑,例如《忍者龟》的克朗(Krang)。
容貌面高
容貌面长Ⅰ/容貌面高Ⅰ:发缘点(tr)至颏下点(gn)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要求被测者牙齿咬合。仅对头发生长正常的个体进行测量,头顶无发际痕迹者可不测量 。
随年龄变化
如图所示,从胎儿至成年,(头全高/身高)×100%数值不断减小,而(会阴高/身高)×100%数值先增加后减少 。
头小显高
不同的身材比例与身高相关性有所不同。如图所示,它们与身高的
相关系数r从大到小依次为:头全高/身高、会阴高/身高、肩宽/身高、掌宽/身高。虽然从
绝对值来看,身高越大,头全高趋向于越大;但相对于身高而言,头全高变化很小;因此,身高越大,头全高/身高比值趋向于越小。
通过科学家用于测试观察者对人体的判断的图片,就会发现,即使是图片中只有头的大小不一样,我们对他们身体的印象大为不同。我们不仅仅觉得最左侧的更高,也更壮实,而最右侧的几乎给人一种儿童一般的感觉,身体瘦弱。
综上所述,头小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