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寨
海南省五指山市下辖村
黎寨(番茅)位于五指山市郊,沿着南圣河北岸走2公里便是。这儿周围群山滴翠,田畴连片,一派田园风光,是黎胞聚居的自然村。原是“合亩制”的村落,尚成片地保留着传统的船型茅屋。
旅游
景点
黎寨妇女精于纺织和刺绣,凭着灵巧的双手,用简单的工具便可织出精美图案的头巾、上衣、石榴裙等黎锦民族工艺品。
寨里黎胞能歌善舞,山歌对唱曲调优美,抒情动听;传统的《打柴舞》、《米舞》、《钱铃双刀舞》等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吹奏鼻笛铜笛,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历史沿革
据说,海南黎族祖先原生活在上海,以船为家,后迁入陆地,为怀念先祖的船家,在陆上盖成船形屋。寨里的男人留长发结鬟于额前,以红布或黑布缠头,上衣无领对胸开襟。
妇女纹脸,穿着绣有图案的筒裙,披绣花头巾,上衣无扣,对胸开襟;喜欢带耳环、项圈、手镯等装饰品。解放后这里,海南黎族传统的穿着习俗才有所改变,海南黎寨妇女只在节日或迎接游客时才穿民族盛装,不纹睑。几乎全住瓦房,男女皆上学读书,是海南黎族地区比较先进的地方。
旅游寨由黎族民办,现建有黎族特色的竹楼等建筑,陈列着黎族各种劳动工具、生活用具和娱乐器具。还可以观看黎族舞蹈表演,买到特色鲜明的民族工艺品。海南旅游黎寨风情浓郁,值得一游。
黎族是海南岛原著民族,在海南岛的历史有三千多年,有着特有的原生态文化。但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黎族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面临着传承的压力,很多宝贵的技艺和文化形态正濒临失传。保护璀璨的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文化
纹身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这在世界民族中是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我们多年来深入多处最原始且没有公路交通的黎寨寻觅黎族妇女的文身,从百岁老人到50多岁的黎族妇女身上,观察到各式的文身图案,惊诧黎族原生态文化的深沉意蕴。
今天,如果不作抢救性的研究,若干年以后,将再也难以复见了。文身,作为一种原创性的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社会的遗存,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结晶,是黎族历史上凝聚力、号召力、生命力的标志。
文身习俗产生于原始宗教,文身含有民族标志的意义:一是为防止被掳掠;一是为表示爱情的忠贞不移;一是为美丽。在旧时代,文身是黎族妇女一项神圣的人生生活内容,所以文身的仪式与过程自然也十分庄严神圣。可以说,文身过去是每一个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
文身的图式、纹素所蕴含的意义,表现了黎族原始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观。妇女们展示在躯体上的纹路,有着内心的祈求。古老的民族,藉着这些图式,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理期望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用点线艺术构图刺在皮肤上,以图式的美感因素激励族人勇敢地生活,以乐观的理想去迎接现实生活的挑战。
同时,在图式的纹素对称美、在线点相互配合中所体现的节奏美中,表现了黎族深沉的审美观。黎族有五种方言,不同的方言文身的图式各不相同,其中以润方言及美孚方言、哈方言的纹式较为复杂,杞方言的纹式比较简单,赛方言的文身已经绝迹。
以润方言面纹形式为例,脸部是从两耳连接面颊处,以数根三角形的曲线连在一起。线有三条,左右相移,经颈项而连于胸前、合颧、颏、胸为一体,圆角、方角、横线、直线、斜线、曲线,一并采用。圆型以两颧为中心,颈部则直绕唇之曲线三条。
历经几千年而不断地延续下来的文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黎族历史上最壮观的原生态文化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文身必将完全消失。
龙被
如今民间50岁上下的妇女还有人会织龙被,而且花样也新鲜。但更多是简单的条纹。我们买到几幅龙被,其中一幅色彩斑斓,图案绚丽。龙被是黎族织锦中的一种,是黎族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是黎族对封建皇朝进贡的珍品之一。
龙被有五种开幅,分别为:单幅龙被、双联幅龙被、三联幅龙被、四联幅龙被、五联幅龙被。其中,
三联幅最为普通,五联幅和单幅最少。色彩多为深蓝色、黑色或红色。龙被所用的布料,有棉、木棉及麻三种。龙被不是人们通常用来御寒的被子;它是一种在民间传统活动中所需要的特殊工艺品。龙被的花纹图案色彩不同,用途也不相同。红色多用于红事,黑色多用在白事上。红事如婚礼拜堂、子女祝寿、盖房升梁等。白事如“做鬼”(一种法事)、盖棺、丧葬等。
龙被的织制方法
龙被的织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踞腰织机,另一种是脚踏织机。它的特点是先织制好布料,然后才在布料上任意刺绣花纹图案。龙被难度最大是在刺绣花纹图案这部分,由于图案变化多,色彩十分丰富,所表现的范围极其广泛。有动物图案、植物图案、自然界方面的图案、信仰及宗教道具的图案等,一幅龙被,不论从色彩或者图案上看,都是比较完整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
因为黎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的文化承传,除了依靠丰富的物质文化以外,主要的形式是歌、舞、口头文学以及竹刻、木刻的图志。这些艺术形式常会失去原样。而龙被的图案,就成了原生态文化中有可能长久地保持黎族文化传统、并逐渐构成了黎族自身的文化积淀。因为黎族人民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活的向往,大体上集中表现在龙被的图案中,让后人可以领会到其中所折射的黎族的民族品格。龙被图案中的形象活泼多姿、构图严谨和色彩鲜艳的艺术特色,是黎族民间艺术家们以历史和民俗为依据,将现实和虚幻的世界图案化的艺术结晶。如果把许多龙被协调在一起,构成龙被景观,那么,龙被是黎族的史诗,是黎族世界观的表现,是黎族纪念碑式的艺术。
船形屋
当你到达深山中的黎寨,最能引发起对族群的神秘感,无疑是由那一座座默默无言的船形屋,它令人在茂密的山林中联想起海岛上的海洋文化的传承。
独具特色
黎族人民的原生态生活环境,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及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茅草屋。从样式上分船形屋和金字形屋两大类,大部分是竹木结构。从结构和建材质量来看可分为:茅草顶、屋檐直垂地面、檐墙合一的屋子,这是船形屋。有茅草顶,竹编泥湖墙的屋子,这是金字形屋。现今砖瓦木结构金字形房子,在黎、汉杂居区比较多见,外形、屋内间隙与当地的汉族基本相同。
海洋文化密切相关
黎族的船形屋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在黎族的民间故事《雅丹公主》中,描写了雅丹公主坐小船漂流到海滩上,把小船拉上岸,底朝天放在木桩上做屋顶,又割来茅草遮住四周,住于船形屋中。由此可见,船形屋具有船的象征性。我们从《越绝书·记地传》中“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为马,往如飘风,去则难从”的记载中,再观察今天民居的船形屋的原始形态,从而推测黎族先住民当年远征渡海迁移的历史。海南岛丰富的海洋文化,不仅在历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站中去证实,而且在深山老林的黎寨民居中,也可以看到其原生态文化的特征。
纹身文化的起源——习俗
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省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纹身文化的历史记载
最早记载海南黎族纹身的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文中说刘彻于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国时,在海南岛设的珠崖郡、儋耳二郡,就有“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既指当时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这种习俗,由此推断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妇女就有了纹身传统。《水经注》转引晋王范所写《交广春秋》中就提到当时海南黎族“披发雕身”,宋代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提到“妇及即面颊”,明清时期文献中有关黎族文身的记载就更多,更为详细,有的文献中还绘有文身的图像。
郭沫若生前来海南省时,曾对这种习俗有感而发:“花门梨面传闻有,今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始见之。黎族积缁成习尚,妇容黥墨足惊奇。虽云古道存民俗,想是奴徽剩子遗。幸喜小姑逢解放,素颜不复类当时。”有学者评价说,黎族妇女纹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写在身上的历史。
纹身也是一种文化遗产
纹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黎族黥身纹脸的传统渐渐淡化,九十年代后这种习俗已经根绝。目前只能在偏僻的黎寨中老年妇女中看到这种习俗的遗风。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正在逐渐消失,年青女子几乎不再去纹身,手艺也已在失传,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向国家文化部门申请将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名录。黎族纹身的起因,民间有许多说法。在黎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远古时,洪水泛滥,老先与荷发兄妹躲进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在岛上寻找人烟,但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荷发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于是结成夫妇。这故事与黎族创世纪的歌唱很相似。比较普遍的说法是:黎家人纹身习俗,自古以来都有定制,因为他们把纹身看成民族的标志。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明代顾坤所撰《海搓余录》记“祖宗不认其为子孙,则永为野鬼”。
所以,“黎族男女周岁即纹其身”。女子只要长大到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时,都毫不例外,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志接受纹身。黎族人称为“开面”。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要选吉日,还有一些禁忌,一般是在秋季,还要选日子,如龙日、猪日、牛日,但不能在虫日刺纹,那是要被虫咬溃烂的。
纹身一般是由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文婆用鸡毛或灯芯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文身刺好后,主文婆还会用龙眼树叶煮成的水为女孩擦洗身体,以防感染纹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不同支系的黎有着不一样的纹法。黎族分五个方言系,即润方言、美孚方言、哈方言、杞方言、赛方言。其中赛方言的文身已经绝迹。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纹身,互不相同,绝不能假借紊乱。成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标志,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图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个祖先的、能不能通婚。例如,美孚黎妇女,以几何方形纹、泉源纹或谷粒纹组成的图案,而润黎则以树叶纹或方块形成图案。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动物之一。黎族纹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黎族纹身图案各有其象征意义,刺于面部两颊的几何线纹、泉源纹等称为“福魂”图案,刺于上唇的称为“吉利”图案,刺于下唇的称为“多福”图案,刺于臂上的铜线纹称为“财富”图案,刺在手腕上的双线纹称“保平安”,刺在身上的“田”形纹、谷粒纹、泉源纹,称为“福气上身”;刺于腿上的双线纹、桂树叶纹,称为“护身”等等,这些图案和名称无不带有黎族人民的良好愿望。
纹身是黎族历史上最壮观的文化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纹身必将完全消失
发展战略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科普领导小组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领导小组,各区镇相应成立了机构,建立了科普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方案,农村科普列入了区镇党委、政府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政府搭台、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形成了三亚科普新格局。几年来,科协会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农业局、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文化体育局等12个单位,深入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推广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据统计,科协共组织科技下乡活动12次,各单位组织下乡人数达2300人次,接受科技咨询的农民达3500多人次,向农民赠送科普书籍4600多册,使农村科普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科协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科普。市电视台联合作了“三亚科普”系列录像片,开辟“三亚科普栏目”;市广播电台经常跟踪报道科协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全国科普日活动等情况;科协还制作出版了“三亚科普”读物共36期4000多份,发至市领导、各区、镇、村。科普宣传有声有色,促进了三亚市科技兴市战略的实施。
2006年还开展了“科普电影进农户”活动。组织科技电影队走进农村,为广大农民放映《四季鹅的饲养技术》、《畜牧防治急用药指南》等6部农业科教片,共放映场次10次,惠及农民约4500人次。
扎扎实实的科普宣传,使科学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旅游
景点
历史沿革
文化
发展战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