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英语:View of World;德语:Weltanschauung,也称宇宙观)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总的根本看法,它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哲学。世界观不仅包括
自然观、历史观和意识观等宏观层面的观点,还体现了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个人微观层面的理解和态度。
古典时期的世界观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与
自然哲学当中,如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学、以《
山海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等体现了早期人类文明对世界的朴素认识,以
泰勒斯为开端的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试图寻找一种确定的物质元素作为世界的本原。到
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处,古希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世界观哲学体系,柏拉图提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世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四因说,并强调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实证研究来理解世界。在
中原地区,道家哲学如
老子的《
道德经》则提出“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的力量,认为
宇宙万物都由
道生,这种观念与
西方哲学中的
本体论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
儒家则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强调道德和社会秩序,与西方的
理性主义相比,更注重伦理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西方
中世纪之后的世界观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试图以神学理论作为基础来解释世界,如托马斯•阿奎纳融合了基督教神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强调以神为基础的
自然法是世界的本质规定。近代以来的各种世界观则与彼时的自然科学发展、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和社会政治背景变革紧密相关,如
勒内·笛卡尔以“我思”为基础,建立了近代第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世界观体系;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则以观念作为根基,建设起了近代最为庞大完整的观念论世界观体系;在前人基础上,
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条件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强调阶级斗争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在前人思想材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历史的批判继承关系。同时,世界观的变革和社会变革不完全同步,新世界观往往产生于旧社会,而旧世界观也还会在新社会中残存,继续产生影响。世界观是社会意识的核心,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都影响和制约着当时自然科学、伦理道德、审美观点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也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世界观还具有能动作用,个人的世界观影响着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概念定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学界将世界观定义为“人们对整个世界,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总的根本看法”,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然形成关于世界各种事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关于世界的总体理解和根本看法。世界观包括
自然观、历史观、意识观等方面,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不同。
哲学中的世界观
从古至今,人类哲学世界观的发展脉络体现了对存在、知识、价值和意义探究的深化和转变。在古希腊时期,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对
宇宙原理和人的存在的系统性思考的开始,哲学家们从
自然哲学探索到伦理和政治哲学的探讨,试图找到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原则。随着
罗马帝国的兴衰和
基督教的崛起,中世纪哲学更多地被神学所笼罩,探讨宗教信仰与
理性知识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古典文化,强调人的价值和潜能,促进了科学革命和现代哲学的发展。启蒙时代哲学家们通过强调理性、批判传统权威和主张个人自由,奠定了现代性的基础。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哲学进入了
现实主义、唯物史观和
存在主义等流派的探讨,这些流派反映了对社会、历史和人的条件的深刻反思。20世纪到21世纪,
分析哲学、
现象学等多种哲学思潮并行发展,它们在语言、意义、文化和权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观点。整体上,人类哲学世界观的发展是一场不断展开的对话,涉及如何理解世界、人们在其中的位置以及人与人之间如何互动的根本问题,这些探索和反思推动了人们对知识、存在和价值不断深入的理解。
在这一发展脉络中,中国哲学亦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哲学的世界观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天(自然界)和人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和谐关系。
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礼治”主张社会和谐与道德秩序,而道家如
老子和
庄子的思想,则强调顺应自然的道理,以及个体在其中寻找自身的自由和解放。此外,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的儒道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哲学体系,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哲学的世界观。这些思想体系提供了对存在、知识和价值的另一种视角,与
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问题和探索相互呼应。
西方哲学
古希腊哲学
前苏格拉底时期(早期自然哲学)
古希腊
自然哲学代表了西方思想的开端,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如
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
毕达哥拉斯、
赫拉克利特、
巴门尼德和德谟克利特等,通过理性和逻辑推理,试图超越神话解释,揭示自然界的根本法则。他们试图对世界的构成给出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并且用这些原因构建了一个系统的
宇宙观。
泰勒斯认为水是一切事物的起源,开启了用自然元素解释宇宙的先例。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则提出了更抽象的“无限”概念,认为宇宙来源于一个不可定义的原始状态。继承这一思路的阿那克西美尼则将气视为万物的本源,认为气的不同状态形成了世间一切事物。在这些自然元素的探索之外,毕达哥拉斯强调数学在自然界的核心作用,提出了数学原理对宇宙结构的解释力,他的理论强调了宇宙的和谐与秩序。赫拉克利特则提出了“万物流变”的观点,看待世界为不断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过程,他以火象征这种永恒的变化。德谟克利特的
原子论是这一系列探索的高潮,他提出了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物质世界观。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
巴门尼德的哲学显著地标志着西方哲学从早期自然哲学向
本体论的转变。巴门尼德断言,“存在即是”,从而将哲学的焦点从物质世界的构成转向了存在本身的探讨。他的思想是一次哲学上的革命,首次提出了对存在静态、一元和不变本质的深入哲学探讨。这种本体论的思考,后来被
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等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为复杂和系统的哲学体系。柏拉图借鉴了巴门尼德的思想,发展了
形而上学中的理念论,主张理念即真实存在的本质,而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采取了更为实证的方法,他不仅关注形而上的存在,还深入研究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因说”(即材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为解释事物存在和变化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通过这些发展,早期自然哲学的直观和单一的物质解释逐渐转化为更为复杂和抽象的哲学探讨。这一转变不仅深化了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还为后世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探索存在的本质和宇宙的根本原理方面。
柏拉图
柏拉图在对话录《
裴洞篇》中详细描述了整个
宇宙的样貌,柏拉图秉承着世界二分(分为“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的一贯理念,如“洞穴比喻”中的描述一样,将
地球分为地表部分与凹陷部分。他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呈球形,并且是自转的。地球是完美的、自给自足的生命体,不需要外来力量支持其悬浮在宇宙中。地球表面是大地,同时大地也有许多凹陷的地方。人们居住的位于费西斯河与赫丘利柱石之间的区域,位于大地的凹陷之处,
柏拉图将其称为“大地之下”。而大地本身就像天穹上的繁星一样纯洁,繁星密布的天穹是以太。水、雾、气是这种以太的残渣,不断地被吸进大地的凹陷之处。但人们不知道自己居住在这些凹地上,却以为自己住在大地的表面。而真正的大地表面上存在着一切完美的事物,生长在这个大地表面上的树木、花朵、果实的美是适度的。那里的山的坡度是适度的,岩石是透明的,保持着它们的天然性质,没有像那些聚集在一起的沉淀物一样被咸水腐蚀或损害,咸水是引起石头、泥土、动物、植物残缺和疾病的原因。
柏拉图进一步展开了
宇宙的构造,他描绘了一个包含多层
天体的宇宙体系。这些天体围绕
地球旋转,包括
太阳、月亮和其他星球,每个天体都有其特定的轨道。灵魂在肉体死亡后,会根据其生前的行为和道德,被引向不同的宇宙层面。善良的灵魂会上升到更高的天界,而邪恶的灵魂则会下沉到较低的存在状态。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将宇宙视为一个由天、地及被包含在其中的自然事物构成的系统,其中宇宙不仅受到神的保护,而且遵循神的整体次序和排列。整个宇宙被分为天和地两大部分,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是生命之源和所有生物的家园,固定不动。天界作为诸神的居所,充满了被称为“星体”的神圣物体,这些星体沿着完美无瑕的圆形轨道永久地运行,展示出宇宙运动的永恒性和连续性。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时间不存在于物体的运动之外,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空间则是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场所,为物体提供了位置和方向。在他的宇宙模型中,地球静止不动,作为运动的参照点,而
天体的
圆周运动提供了一种测量时间的自然方式,因为这些运动是规律且可预测的。
亚里士多德以月亮为界,区分出两个区域,即亚月球区和超月球区。亚月球区包括
地球及其上空至包括月球的空间,这个区域的特点是变化多端和不稳定性,其物质和现象由四种元素(土、水、火、空气)构成,并受到这些元素变化规律的影响。这里的自然现象,如生长、腐败、气候变化等,展示了自然世界的不完美和易变性。而超月球区则涵盖了月球以外的所有天体,包括太阳、
行星和
恒星,这些天体由一种称为“以太”的纯净、不变、不可摧毁的物质构成,以完美的圆形轨道永恒不变地运动。
亚里士多德的
宇宙论就方法和思路而言,虽有对经验事实的考察和数学的论证,但更有思辨的假设和逻辑的推论,而且后者居主导地位,经验的证明和数学的论证服务于思辨的假设或逻辑的推论。他的指导思想是:离宇宙中心(地球)越远的就越优秀高贵,离宇宙中心越近的就越低下卑贱,向上的优于向下的,向前的优于向后的。他的宇宙论乃至
自然哲学具有浓厚的哲学、神学和
伦理学的色彩。
中世纪哲学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始终关注的主题是上帝和人。他通过《圣经》的教义解读世界,他的世界观因而充满了神学色彩,把握住了基督教教义对理解世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上帝不仅是宇宙的创造者,还是维持宇宙秩序的终极力量。他提到的“度”“数”“衡”,反映了一种深刻的宇宙观,即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上帝既定的规律和秩序创造和运行的。“度”象征着事物的界限和范围,“数”指代事物的数量和秩序,“衡”则涉及物体根据其重量找到的自然位置。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奥古斯丁眼中的宇宙秩序,强调了一种和谐与整体性,每一个元素都在上帝既定的秩序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奥古斯丁的这种宇宙观不仅限于自然界,也深刻影响了他对人类道德生活的理解。他认为,正如自然界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寻找着它的“正当位置”,人也应在道德上追求其在上帝创造的秩序中的适当位置。奥古斯丁强调
自由意志与上帝恩典的重要性,认为人类应通过遵循道德律和寻求上帝的指导来实现自我完善和灵魂的救赎。
托马斯•阿奎纳
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世界观深植于
亚里士多德哲学之中,巧妙地将其与基督教教义融合,构筑了被誉为“
经院哲学”的复杂思想体系。此体系的核心原理强调理性与信仰的和谐共存,主张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信仰获得真理,也能通过理性探究
雅威的存在和本质。阿奎纳进一步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套人类能够通过理性识别的普遍且不变的道德法则,强调所有人类的法律都应基于这些原则。他通过五种方式论证上帝存在的必然性,包括不动推动者、必要原因、可能与必然的存在、最高程度的存在,以及目的论论证,展示了他对上帝存在的坚定信念和理性分析。阿奎纳认为,人的最终目的在于与上帝的合一,视之为人类达到最高幸福的途径。他强调遵循道德律和神圣律法的重要性,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此外,他还论述了灵魂的不朽性,认为人的灵魂在死后将继续存在,暂时与身体分离,直到最终审判时与复活的身体重新联合。
近代哲学
笛卡尔
形而上学的三个原理
笛卡尔将“我思故我在”作为其哲学的核心。他通过怀疑一切可被怀疑的事物——包括感官的可靠性、物理世界的存在,甚至数学和逻辑的原理,来寻找一个无可置疑的、坚固的知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真理:即使他怀疑一切,他仍然不能怀疑自己正在怀疑的事实。因此,思考的行为本身证明了思考者的存在。他以“我思”,即主体,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或逻辑出发点,由此来确立
雅威存在和物体存在的原理。
“上帝存在”是
勒内·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人们虽然可以通过怀疑来确定“我”的存在,但是这也表明“我”的存在是不完满的。因为怀疑除了确定“我在”之外不可能确定别的什么,而认识显然比怀疑具有更大的完满性。由此可见,“我”是一个不完满的、有缺陷的实体。在笛卡尔看来,无中不能生有,而且比较完满的东西不可能源自比较不完满的东西。就上帝这一表征着最完满的存在的观念而论,显然“我”不可能是它的原因,它只能源于一个更加完满的本性。所以,人们只能说有一个比“我”更加完满的存在将这个观念放进“我”的心灵之中,这个完满的存在就是
雅威。
“物质存在”是
勒内·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三原理。笛卡尔强调,人们是通过普遍怀疑的方式来确定“我思”的,虽然这种怀疑方法卓有成效,但是也因此而造成了物质世界是否存在这一最大的怀疑。但他认为,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之后,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上帝是一个最完满的实体,所以“我”也就确信上帝是决不会欺骗“我”的,决不会把“我”引入歧途,陷人谬误。因为欺骗和谬误这些非实在的东西与上帝这样一个绝对实在的完满属性不相符合。如果上帝给予人们的认识能力是贻误人生的,他使人们认假为真,那他就是一个骗子。现在,人们知道上帝是完满的,因而不可能欺骗人们,于是最大的怀疑便连根铲除了。这就是说,由于确信上帝的实在性和完满性,人们可以确信物质世界的存在。
宇宙论
笛卡尔认为,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运动的,因而存在着的东西必须以过去产生的东西为前提,现有的存在必须以形成过程为前提。因此,宇宙论必须以天体演化学为前提。他假设,世界上本来只存在一些同类的微粒,由于彼此冲突而形成了旋涡运动,处于
饺子的状态。后来在运动中,它们逐渐形成了土、气、火三种元素。在旋涡运动中,火状元素被掷在旋涡的中心,形成了
太阳恒星;土状元素被抛离大中心而形成
地球、
行星和
彗星;气状元素弥漫各处,形成天宇、太空。宇宙天体都是由这种旋涡运动形成的,大旋涡中又有许多小旋涡,每一个行星作为小旋涡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但它却随着其他行星一起围绕太阳这个大旋涡的中心旋转。
康德
康德的世界观深刻地反映在他的批判哲学中,特别是通过对“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区分、道德法则的普遍性,以及审美与目的论判断的分析。这些分析构成了康德如何看待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如何在其中找到意义和目的的基础。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受到感性直观和理性概念的限制,意味着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即事物呈现出的样子,而无法直接认识物自体,即事物的真实本质。这种区分揭示了康德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人们的认识有其固有的界限,人类的理解和解释世界的能力是有条件的。然而,这并不削弱科学知识的价值,而是为其设定了明确的范围和基础。在道德领域,康德的世界观体现在他对
自由意志的强调以及道德行为的普遍原则上。他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能够通过自我决定的行为来遵循普遍的道德法则,这一点体现了人在道德领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内在理性原则的指导。在审美和目的论判断方面,康德认为美和艺术的欣赏是自由的、主观的,但同时又具有普遍性,这种审美判断能够超越个人的偏好,达成一种共感。此外,他通过目的论判断探讨了自然界和人类行为中的有序性和目的性,虽然这种目的性不一定源自外在的设计,但反映了人类理性尝试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总体而言,康德认为,尽管人们无法究知世界的全部真相,但通过理性的使用,人类能够在认识的界限内探寻知识,在道德自由中实现自我决定,在审美体验中发现普遍性,从而在有限的条件下赋予人生意义和目的。
谢林
谢林试图在自然界和精神领域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展示一个既包含物质现象也涵盖精神实质的世界观。在他看来,自然不仅仅是被动存在的物质集合,而是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了自然的内在生命力,促使其不断进化和转化。谢林将自然界视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包含了从最基础的
物理化学过程到复杂生命形式的无缝过渡,这一过程体现了自然向着更高级形式的自我意识和自由度发展的内在趋势。自然与精神的深层统一是
谢林的核心观点,他强调自然界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精神实现其自身目的的步骤。在这个视角下,自然不再是人类认识和精神活动的对立面,而是精神世界的前提和基础。谢林认为,通过探索自然的深层结构和原理,人类可以揭示
宇宙的绝对本质,即绝对者,这是一个超越具体自然现象和个别精神经验的统一原则。
另外,艺术和美学在谢林的哲学世界观中占据了特别的地位,他认为艺术是自然与精神统一的最高形式,能够直观地揭示绝对者的真理。艺术作品超越了理性认识的局限,通过审美经验为人类提供了与绝对者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此外,谢林对自然界的层次性和目的性的探讨,不仅为理解生命现象和自然进化提供了哲学基础,也预示了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等现代科学理念的发展。他的自然哲学强调个人自由和创造力在自然界和人类文化中的作用,认为通过自由的创造活动,人类不仅能够在物质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也能在精神层面与宇宙的绝对原理相连接。
黑格尔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是解释宇宙、自然、人类历史以及思想进程的中心概念。这一概念深刻地表明,
宇宙不仅是物质的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逻辑性的过程,由绝对精神通过自我展现和自我实现的辩证过程来驱动和定义。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现实的最终真实,它通过不断的自我分化和自我超越,展现出各种形态的存在,并最终达到自我认识的完全形态。
绝对精神在自然界的体现,是作为物质世界和生命现象的基础,其中每一个自然法则和生命形式都是绝对精神向更高级的自我认识过渡的阶段。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绝对精神内在逻辑的外化,显示了绝对精神在还未完全意识到自身之前的状态。在这一阶段,绝对精神的存在更多地体现为外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而非自由的自我表达。进入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领域,绝对精神开始通过人类的活动、思想和创造力显现其更高级的自我意识形式。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绝对精神自我意识的场所,历史的每一事件、每一文化成就,都是绝对精神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步骤。这包括艺术、宗教、哲学、科学和政治等领域的发展。每一个领域都是绝对精神追求自身完善、实现自由的途径。
总的来说,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的哲学中承担了解释
宇宙的全方位功能,它不仅是存在的基础,也是存在的动力和目的。通过绝对精神的概念,黑格尔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视角,来理解自然法则的必然性、人类历史的目的性以及思想与文化的发展逻辑。这一理论框架试图展示一个全面统一的世界观,其中宇宙的每一现象都是绝对精神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表征。
狄尔泰
世界观理论
狄尔泰晚年提出了世界观学说理论。对他来说,生命是一个不断对象化自己的过程,而人作为一个历史存在者,只能在历史过程中理解历史、历史生命。然而,面对纷繁多变的历史和世界,人又需要有一个理解世界的稳定的框架,来把握生命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世界观就是由于这种需要而形成的。世界观不是纯粹理论、科学或哲学,而是经验、反思和解释的结合。它包含人们无意识的态度和种种深层预设,这些态度和意识支配人们的经验取向和理解。
三种哲学世界观
狄尔泰区分了三种哲学世界观的类型:第一种是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认定感性知觉中的物理世界是惟一真实的世界。它所要理解与认识的是物质事物的规律性,精神现象在它看来只是派生与从属的现象。精神只是外部事物被动的感受者和记录者,自发的精神、
自由意志都不存在,或都可以归结物理或生理现象。价值与目的是人为的虚构,没有实在性。自然主义作
形而上学表现为
唯物主义,作为
伦理学表现为享乐主义,作为认识论表现感觉主义,在艺术中表现
现实主义。
第二种是主观
唯心主义,也叫自由唯心主义。它由古代雅典人创造,
基督教又对它加以保存和改造,成了基督教的官方哲学。对主观唯心主义来说,精神高于自然实在,类型高于现实,应然高于本然。精神是主动的力量,它能将自己的形式加于自然。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物理因果性对它无效。在哲学中它表现为先验主义和意志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内在地不稳定的世界观,因为它以作“自我”或“主体”的精神相始终,就只能给社会文化世界提供一个脆弱的基础。它的预设必然经不起经验的检捡。
第三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它将精神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世界观构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大部分。客观
唯心主义将主体或自我视为与
宇宙统一成一个发展的整体。在宗教上这种世界观表现为
泛神论和万有在神论,神人距离消失了。这种世界观内在的紧张存在于它渴望认知的整体和它能把握的特殊之间。它最后往往只好承认大全只是一个象征或设定,而不是完全把握的实在。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然形成关于世界各种事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关于世界的总体理解和根本看法。世界观包括
自然观、历史观、意识观等方面,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世界观可以划分为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属于
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是本原的,存在是由思维派生的,属于唯心主义。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说:“
利奥六世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哲学史上的
二元论把思维和存在说成是各自独立的两种本原,动摇于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之间,最终还是倒向唯心主义,真正独立的第三派别是不存在的。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世界观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深刻的层次和复杂的变化,从最初的天道观和天人关系到后来的理气关系,每一阶段都对如何理解
宇宙及人的角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早期天道观认为“天”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总称,也是维持宇宙秩序和道德法则的根源。
儒家思想中的
孔子强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道德实践来顺应天道,而
孟子则进一步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可以实现天人合一,达成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孟子通过他的“性善论”强调,人的本性与宇宙道德法则是一致的,人只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仁义礼智信”来回归其本性。
进入宋明时期,随着理学的兴起,中国哲学的重心转向探讨“理”与“气”的关系。“理”被视为宇宙和一切事物不变的内在法则,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基础。理学家如
朱熹主张通过理解理气的交互作用来追求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完善。他提出“格物致知”的方法,强调通过深入事物本质来达到理解
宇宙法则的目的。朱熹在解释“格物致知”时,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日常事物深入探究“理”的普遍性,如对水的流动性的观察可以引申到对所有事物变化规律的理解。
道家哲学,特别是
庄子的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追求与自然界的无为而治的和谐状态。庄子通过其独特的
隐喻和寓言,如“
逍遥游”,揭示了对立统一和相对性的哲学,他讲述了大鱼变成鸟并飞往天际的故事,象征着超越物质界限,与宇宙的本质融为一体。随着佛教从
印度传入并与中国本土哲学融合,引入了更为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如因果报应和轮回等概念,这些思想被融入中国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中,进一步丰富了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理解。佛教的普遍性和超脱性给中国哲学带来了新的维度,强调内心的觉醒和解脱,与
儒家的社会责任和道家的自然顺应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交融。例如,
唐朝高僧玄奘的《
大唐西域记》中详细记载了他对佛法深度的探索和对因果报应理论的理解,影响了后世对佛教宇宙观的认识。
整体来看,中国哲学的世界观不仅涉及宇宙和自然的本质,也深刻关注人的道德行为和社会实践,其发展反映了一种从宇宙自然秩序到人的社会伦理,再到个体与宇宙整体的关系的深入探索,展示了一种持续进化的思想历程,旨在寻找和维护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种丰富的哲学传统提供了对世界的多元而深刻的理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智慧。
其他领域的世界观
科学世界观
人类对世界的科学认识经历了从原始直观到系统科学理论的深刻转变。在早期文明阶段,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如
天体运动、季节更替等,形成了基于经验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多以口头传说和神话形式存在,反映了人类试图理解和解释自然世界的初步尝试。随着古希腊哲学的兴起,
自然哲学成为探索
宇宙秩序和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哲学家们开始用更为系统和理性的方式思考世界,为后来科学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科学革命标志着人类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变革,
尼古拉·哥白尼、
伽利略·伽利莱、
艾萨克·牛顿等人的工作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理解,确立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引入了实验方法和数学描述自然现象的做法。进入19世纪和20世纪,
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
格雷戈尔·孟德尔的遗传学、
詹姆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生物、物理和化学世界的认识。科学世界观便是从
中世纪后开始形成的新的世界观,它是基于科学方法和实证知识构建的理解自然和宇宙的框架,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理性分析来获得知识和理解现实。这种世界观与基于传统、信仰或直觉的解释形成鲜明对比,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
卡尔·波普尔
波普尔的可证伪主义科学世界观是一种对科学知识和科学进步的深刻理解,它挑战了传统的科学理论验证方式,强调了科学理论应当是可证伪的,即能够被实验或观察所否定的。在这一世界观中,科学知识的发展不是通过积累证实某理论的证据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地挑战现有理论,提出新假设,并通过尝试证伪这些假设来推动科学前进。这种方法论视角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承受严格测试并留下可检验的预测的理论,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波普尔通过可证伪性原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标准,旨在区分科学理论与伪科学或非科学理论。他认为,一个理论如果规避了所有可能的反驳,使自己免于任何形式的证伪测试,那么这种理论便失去了其科学性。这种观点促进了一种批判的
理性主义精神,鼓励科学家持续地质疑、检验和改进理论。他的科学世界观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的一套规则,它还体现了一种科学态度和哲学立场,即对知识的谦逊和对不确定性的接受。这种世界观认为,科学进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科学知识永远是暂时的、有待进一步检验的。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对自然界的探索体现在他的两个革命性理论当中,即
狭义相对论和
广义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一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以及
光速在真空中是恒定的,不依赖于光源和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狭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引入了
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概念,并且提出了质能等价公式E=mc²,指出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1915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进一步发展了相对论,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一种描述
引力的理论,将引力视为时空的
曲率,这种曲率由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决定。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许多现象,如光线在重力场中的弯曲(引力透镜效应)、
行星轨道的
进动以及黑洞的存在。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在后来得到了实验和观测的验证,特别是1919年
日食期间对星光偏折的观测,这成为了广义相对论的一次重大胜利。
宗教世界观
宗教世界观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其内容深入探讨了创世、神性与世界的关系、生命意义以及死后的命运等重要问题。在古代,各种宗教信仰多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神秘化解释,如
古埃及人对太阳神的崇拜、美索不达米亚的天空和地下世界的神话,以及中华文明中对天、地、山河的神格化。这些信仰不仅解释了自然现象,也构筑了早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哲学的深化,一神教逐渐在
犹太教、
基督教和
伊斯兰教中显现出来,这些宗教认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创造了世界,并且管理着
宇宙的秩序。例如,基督教的创世纪描述了
雅威创造天地和生命的过程,而伊斯兰教则通过《
伊斯兰教圣经》中的诗句表达了
安拉对宇宙万物的无上统治。在
印度,宗教世界观的发展带来了对人类苦难本质的深入思考,如佛教的
四谛揭示了生命中苦的存在和超越苦难的道路,而
印度教则通过一个复杂的神话体系解释了宇宙的周期性创造、维持和毁灭。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通过教会教义,深刻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成为解释世界和人类存在的主要框架。神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一时期被特别强调,天堂和地狱的概念成为人们行为的道德指南。随着近代科学革命的到来,特别是哥白尼和牛顿的理论,对宗教传统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促使宗教思想进行自我更新。
启蒙运动推动了理性思考,使得宗教世界观在某些文化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但在全球范围内,宗教依然为许多人提供了关于存在的根本问题的解答框架。总的来说,宗教世界观提供了一种理解
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方式,反映了各个时代人们在精神、文化和科学发展方面的需求和成就,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对未知和超自然力量的深层次探索。
犹太教
犹太教的世界观构建了一个丰富而多层面的信仰体系,其中创世观念和人与神的契约关系是其核心特征。创世观念依据《圣经》《创世纪》描述,
雅威用六天时间创造了天地和一切生物,七天则休息。这不仅阐释了世界的起源,而且通过设立安息日(Shabbat)的宗教实践,建立了纪念上帝创造行为的仪式。安息日不仅是休息和宗教活动的日子,它也是家庭和社区团结的时刻,是犹太人社会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上帝与人的契约关系,
犹太教中的契约思想特别重要。根据《圣经》,上帝选择了
亚伯拉罕及其后代作为特殊的民族——犹太人,与他们建立了一个持久的盟约。这个契约中,
雅威承诺赐予他们土地和保护,而作为回应,犹太人必须遵守上帝通过
摩西传达的律法。这些律法不仅规定了宗教仪式和礼拜活动,也涵盖了饮食习惯、道德行为和社会正义等方面。这种契约关系强调了责任感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体现了上帝对犹太人的特殊要求与期望。在犹太教中,遵循律法并不仅仅是履行宗教义务,更是实现与神关系和谐的方式。这种深厚的责任感和对法律的遵从是
犹太教日常生活的核心,也是犹太人在历史上能够维持独特身份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此外,这种世界观还嵌入了一个更广泛的历史和宇宙观中,其中历史被视为
雅威行动的舞台,神圣历史的每一个事件都有其深远的意义。犹太教的教义教育信徒,即使在苦难和迫害中,也要看到上帝的手在指导和保护他们的族群。
基督教
基督教世界观的根基在于《圣经》中的教义,这些教义不仅讲述了宇宙的起源,也定义了人类的角色和命运。在
基督教的理解中,一个全能的神以无比的智慧和权能创造了宇宙及其一切,包括星辰、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各种生物。神特别以其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赋予了人独特的道德和精神能力,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尊严。
人类最初是在一个完美的状态下被创造的,但《圣经》中的《创世纪》讲述了人类的堕落,即亚当和夏娃违背神的命令,吃了禁果,从而带来了罪恶和死亡。这一事件象征着人类从完美状态中的堕落,导致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破裂,以及人类自身道德和精神上的损失。然而,
基督教的核心信息在于救赎和希望。神没有放弃人类,而是通过
耶稣基督——神的独生子——来到世界,为全人类的罪进行了牺牲。耶稣的死在十字架上和随后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中最为核心的事件,象征着罪的赦免和死亡的战胜。信徒通过信仰耶稣、接受他为个人的救主和遵行他的教导,可以重新与神和好,并期待最终的永生。此外,基督教还强调
末世论,即世界将有一个终结的时刻,耶稣将会再次回来审判活人和死人,正义最终将战胜邪恶,信徒将与神永远同在一个新的、没有痛苦和悲伤的天堂。这一世界观不仅塑造了信徒的个人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社会行为和伦理决策,鼓励信徒在现世生活中追求正义、慈爱与和平,为实现天国的理想而努力。
佛教
佛教的世界观深入地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别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它教导我们,所有的生命体验都是暂时的,不断变化的,而这种不停的变动是生命苦难的根源之一。根据佛教的教义,生活中的苦痛主要源于人类的三种基本心理状态:贪欲、愤怒和无知。这三种状态在佛教中被称为“三毒(贪嗔痴)”:贪欲(贪嗔)描述了人们对于快乐和满足感的无尽追求。这种贪图快乐的心态常常导致人们对物质或感官享受的过度依赖,从而使得人们在无法满足这些欲望时感受到痛苦和失落;愤怒(恨)** 指的是当人们的欲望不被满足时产生的反应,它可以表现为对他人或事物的愤怒、仇恨和敌意。这种情绪的爆发不仅破坏人际关系,还能加剧个人的心理痛苦;无知(愚痴)是指人们对真相的无知或误解,尤其是对生命的本质和
宇宙法则的无知。这种无知使人们无法看到事物的真实状态,从而在认知上造成扭曲,导致不正确的行动和痛苦的经历。佛教通过阐述这些概念,提供了一种解决苦难的方法,即通过修行和内心的觉悟来逐渐消除这三种毒素。通过修炼,人们可以逐步认识到这些心理状态的破坏性,并通过正念和冥想等实践来克服它们,达到心灵的清净和
禅定。这种转变不仅改善了个人的内在世界,也能促进与外界的和谐相处。
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通过其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洞察,提出了
四谛作为理解和解决生命苦难的框架。这四圣谛分别是:苦谛(生命本质上是苦)、集谛(苦的原因)、灭谛(苦的终止)和道谛(达到苦的终止的路径)。这些教导构成了佛教哲学的核心。为了实现从苦难中的解脱,释迦牟尼进一步阐述了八正道,这是一套实践指南,旨在帮助个体清净心灵,培养智慧和道德。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通过这些修行的实践,个体能逐步克服内心的贪欲、愤怒和愚痴,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觉悟。实现涅,即从生死轮回(轮回称为“轮回”,在佛教中指不断重复的生、死和再生的过程)中
禅定出来,是佛教修行者的最终目标。涅槃不是简单的死后状态,而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存在的极端的精神自由和平静,是对一切形式的个人渴望和执着的超越。
文学世界观
文学世界观通常指的是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这包括对人性、社会、自然、宇宙以及存在的本质等方面的思考和描绘。文学世界观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也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西方文学
古典时期
古希腊文学中的世界观深受神话和哲学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塑造了史诗和悲剧中的主题和形式,还体现在哲学对话中,这些文学作品通过强有力的叙述和复杂的人物塑造,探索了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和道德困境。例如,在
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中,英雄的行为和决策不仅展示了古希腊社会对勇气和智慧的崇尚,也反映了个体与宿命、神意和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关系。《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们,如阿基琉斯和赫克托耳,他们的故事凸显了荣誉与复仇的动机,以及这些动机如何推动战争和英雄行为的演进。而《奥德赛》则通过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英雄形象——智慧、机智和坚韧,体现了个体在面对逆境和试炼时的道德和心理挑战。
在悲剧方面,古希腊悲剧作家如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和
欧里庇得斯,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描绘了宿命与
自由意志的冲突,以及人类在众神旨意和社会法律之间所做的道德抉择。索福克勒斯的《
安提戈涅》不仅探讨了个人信仰与国家权威的冲突,还触及了女性在公共与私人生活中的角色与权力。《
俄狄浦斯王》更是成为西方文化中关于命运、自我认知和悲剧性
铁幕的典型象征,展示了主人公在揭示自己身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与道德的煎熬。
中世纪
中世纪文学,作为一个跨越了几个世纪的文化现象,其核心特征是深深植根于
基督教宗教观之中。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创造,更是宗教和哲学思想的载体,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信仰、道德、人生以及
宇宙秩序的理解。中世纪文学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史诗、传奇、神话、圣徒传记以及寓言故事——探索了人类存在的各个方面,强调宗教教义和神的旨意在人类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但丁的《神曲》在中世纪文学中以其宏大的叙事框架和深刻的哲学探讨而独树一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杰作,更是一部包含了丰富神学、哲学和道德教条的作品。这部史诗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每一部分都通过虚构的旅程探索了人类灵魂的救赎过程和宇宙的道德秩序。在《地狱篇》中,但丁描述了一个罪恶深重的世界,那里的罪犯因其一生中的罪行而受到永恒的惩罚。这部分通过恐怖的景象和痛苦的描述,强调了罪与罚的不可避免性,展示了基督教对于因果报应的世界观。在《炼狱篇》中,但丁描绘了灵魂净化的过程,这里的灵魂虽然同样经历痛苦,但这是为了最终的救赎和净化,反映了悔改和改正的可能性。到了《天堂篇》,则完全转变为对天堂的赞美,展示了圣洁和神圣的美好境界,以及灵魂与神圣之光合一的终极目标。《神曲》中的这一旅程不仅是对超自然世界的想象,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但丁对人性、正义与神的关系的思考。在整部作品中,但丁利用了复杂的象征和丰富的
隐喻,将基督教教义与古典哲学思想融合,探讨了自由意志与神的预知、人类的罪恶与救赎之路,以及灵魂最终归向的神圣正义。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性和个体经历的深刻描绘,展示了人文主义思想对欧洲文化的广泛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回归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和人的价值,而且在探讨人的命运和自由意志方面呈现出新的深度和复杂性。
在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这种新的文学世界观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
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王子,他的故事超越了简单的复仇剧情,转而深入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道德困境和心理冲突。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生存还是毁灭”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注个体意识和内心世界的特点,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质疑和对个人行动的哲学思考。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充满了道德的犹豫和心理的挣扎,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对正义和责任的追求,也暗示了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命运时人类
自由意志的局限。
《
李尔王》则通过李尔王与其女儿们的关系,探讨了权力的腐蚀、亲情的破裂以及人性的脆弱。李尔王的悲剧在于他无法识别真假爱,错误地将王国分给了阴险的女儿们,而排斥了真正爱他的科蒂莉亚。这一剧情展示了个人决策的盲目性和对权力的执着可能导致的灾难后果,同时也反映了人性中的自我毁灭倾向。在李尔王的命运中,
莎士比亚不仅揭示了家庭和社会秩序的脆弱,还深刻地表达了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和对个体悲剧的同情。
通过这些作品,莎士比亚不仅呈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将古典主义与现代人的情感和道德冲突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文学典范。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描绘,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和个体心理的深刻反思,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全面关注和对个体价值的重视。
中国文学
《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神话地理志,集自然地理、民族志、动植物志、药物学、神话传说等于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这部典籍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地理的记载,更是一部神话与传说的汇编,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界和
宇宙的理解和想象。它的世界观包含了一个多层次的宇宙结构。它描述了不同的地理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貌、气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神祇和神话生物。这些描述不仅仅基于观察,更多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神化。例如,书中提到的四海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海洋和陆地,居住着各种奇特的生物和神仙。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中存在大量奇异的动植物,如会说话的树、一身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复合生物等。这些生物往往带有浓厚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或对社会、道德的
隐喻。另外,《
山海经》中充满了对各种神祇的描述,这些神明通常与特定的自然现象或地理位置相关联,如
山神、海神、河神等。这些神祇通常拥有控制或影响自然力量的能力,例如山神能保护山林和野兽,海神掌管海洋的安宁或波涛,河神则确保河流的顺畅与丰沛。它们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农民在耕种前向土地神祈祷以求得丰收,船民出海前向海神祈求平安,这些习俗体现了古人依赖神灵力量以应对不确定的自然环境。同时,这些神祇的故事和形象也常常被用于教育和警示,传达道德和社会规范,比如忠诚、勇敢和对自然的尊重。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
西周早期到
春秋中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305首诗歌。这部古籍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哲学思想。在《诗经》中,自然不仅是背景的描绘,它还深刻地融入了人类的情感和社会生活,成为诗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例如,多首诗歌通过描述四时变化来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或情感的起伏。春天的生机盎然象征青春和希望,夏日的炽热如同激情和活力,秋天的收获与凋零反映了成熟或失落,冬日的寒冷则常用来比喻孤独或衰败。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也深刻描绘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真实情感。此外,如《诗经》中的“
国风”部分,更是通过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来反映当地的社会状况和民众情感。这些诗歌中的自然元素,如江河、山林、花草,经常与人物的情绪和行为紧密联系,如诗中常说的“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这里江水的波涛不仅是景观,也象征着期盼与归来的心情。这种用自然景象来表达人类情感的方法,使得自然与人的关系在《诗经》中表现得尤为微妙和深刻。《诗经》中的这种世界观展现了古人对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它们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现象都有其深层的意义,人类的行为和命运与自然界的运行紧密相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这种观念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反映了古人试图通过理解自然来寻求人生哲理和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