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经济学院(School of Economics,Xiamen University)是厦门大学
二级学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渊源于1921年建校初期的商学部,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厦门大学经济系正式升格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截至2017年4月,学院有
经济学系、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个教学系,设有11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专任教师183名,全日制在校学生3374人,其中博士生147人、硕士生1098人、本科生2129人,另有在读经济学本科双学位学生1123人。2023年,
厦门大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科在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 (简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列全球109强。
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渊源于1921年建校初期的商学部。
1950年8月中旬,中国高校第一个
经济学研究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
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厦门大学经济系正式升格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计统系开始招收
统计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数量经济学三个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3年,学院成立
厦门大学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
1985年,学院成立了厦门大学财政科学研究所。
2004年,学院成立了厦门大学劳动经济研究中心。11月,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由国际贸易系与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合并组建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005年6月,学院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为基础、依托于“985工程”二期项目的建设,厦门大学成立了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2007年,学院理论
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获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了经济学门类所有学科。
2009年,国家统计局批准在
厦门大学设立“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基地”。
2010年7月,学院成立“
数据挖掘研究中心”和“统计调查与分析实验室”。
2011年7月,学院计划统计系更名为统计系。
2016年12月,学院成立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17年4月,学院有经济学系、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个教学系,设有11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截至2017年4月,学院有专任教师183名,其中教授62名、副教授71名,博士生导师76名,博士后研究人员12人;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中央入选者2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海外名师引进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4人、“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
闽江学者”5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双百计划”、拔尖人才各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2支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科体系
截至2017年4月,学院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福建省重点学科14个。
• 学科授权目录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
财政学、
资产评估、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学、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能源经济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应用统计、税务、
资产评估、金融、保险、国际商务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统计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福建省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劳动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 学科评估
2013年,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第三轮(2009-2011年)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学院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在55所参评高校中与
浙江大学并列第七,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在88所参评高校中与
复旦大学并列第四,首次作为一级学科独立参评的
统计学在87所参评高校中排名第3。
2013年初,
蒂尔堡大学研究统计的“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显示,学校经济学科在该研究统计的高校排名中,2012年度在国内位居第4,两岸三地位居第6,
亚洲位居第16(与
香港中文大学并列);2008-2012年间的整体排名位居亚洲第23,2011-2012年间位居亚洲第16。
2023年10月27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
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经济学”位列全球排名前50,中国内地大学排名第4。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4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福建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门教材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教材入选国家级精品教材,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统计学、
财政学(含税务)、金融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福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国家税收、网络经济学、税收筹划、金融工程学、
税收学、国民经济统计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财政学、国家税收、金融工程、税收筹划、统计学、网络经济学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4月,学院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3个福建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9个其他科研机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文理交叉计量经济学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福建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
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公共财政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企业并购研究中心 、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中国民间金融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
兴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2010年,学院科研课题到位经费2060.88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454.54万,占22.06%,即中央353.94万、省77.80万、市22.80万;横向课题经费1606.34万,占77.94%),科研经费首次突破2000万元。
2013年,学院
林伯强、姚昕等老师合作的研究论文《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获得第六届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二等奖;
张亦春、
邱崇明等老师合作的著作《开放进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研究——基于“入世”背景》和
许经勇老师的著作《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获得
三等奖。
2017年,学院共有6项项目获得2017年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其中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1项,单项资助经费20万元,共计资助经费120万元,立项数较2016年增加了3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7年4月,学院出版《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资料译丛》2种学术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由
厦门大学主管,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主办,先后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
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
北京大学)和《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科院)。
《经济资料译丛》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创刊的综合经济科学杂志,主要翻译介绍国外经济管理类学术论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院徽
释义:院徽中心两颗五角星代表了学校经济学科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1921”是学院的前身商学部建立的年份。抽象化的建筑图案既反映了经济楼的实体形象,更象征着学院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和作
为中国大陆重点
综合性大学建立的第一所经济学院的特殊地位。
校园环境
校园活动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举办了南强讲座、财税青年学者论坛、
福建省高校(厦门)港生回港工作创业经验分享会等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
厦门大学第十七届“经济之星”等学科竞赛。
获得荣誉
截至2017年4月,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3项、
二等奖2项。 2009年,学院计划统计系
曾五一教授牵头完成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se.xmu.edu.cn.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