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赴英、美求学,为W.Gropius于
哈佛大学任教时期之学生。1950来台湾后,对推动现代建筑发展有重要的启蒙示范贡献。在父亲
王宠惠的栽培下,王大闳十三岁入瑞士夏德美中学,一九三六年入英国
剑桥大学主修机械,旋即专攻建筑。一九四一年入
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攻读。一九四八年定居
台北市,一九五二年在台北开设建筑师事务所,二十二年间完成不少知名建筑物设计,其中就包括台北“
孙中山纪念馆”。2009年获颁第十三届国家文艺奖“
台湾省艺术界最高荣誉”。
苏州景海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南京金陵中学与苏州东吴初中。1930年,随父亲前往
海牙工作,进入瑞士栗子林中学(或称夏德乃中学、夏德美中学)就读。1936年考上英国
剑桥大学的机械工程系,来年转建筑系。1941年受教于德国现代建筑大师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后来担任包浩斯校长)与
路德维希·凡德罗,也与另两位知名建筑师
贝聿铭与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是同班同学,并于1942年10月取得
建筑设计硕士学位。在
哈佛大学期间曾熟读
让-雅克·卢梭的著作,对其影响最深是《社会公约》。
哈佛毕业后,拒绝
普林斯顿大学弹道(
弹道学)研究计划与布鲁尔(M. Breuer)事务所的邀约,接受当时的驻美大使魏道明邀请,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中国驻美大使馆任随员。回到
上海市后,与四位友人共同成立五联建筑师事务所(1947),同时在上海市政府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
大上海都市计划》。
王大闳是少数第一代华人经历过“完整”养成的建筑师,先是出身于中国上层社会的书香世家,体验过北京、
上海市与
苏州市的传统建筑空间,之后在人文
欧洲浸淫多年,最后在美国又“亲炙”第一代前卫现代建筑师葛罗培斯、
路德维希·凡德罗等人,这让他自信、轻易地游走在两种文化之间,这也是日后台湾更年轻一辈建筑师无从项背的经历。
至于对
中原地区传统,他认为,中国配置上的一进又一进,一间穿一间,很能满足人们对神秘感的需要。中国的墙也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隔绝住宅与外界,增加了住宅里的含蓄感,这些看似简单易懂的道理,却要完整的养成与生活经验来完成,
1947年王大闳离开
美国回到
上海市执业。1949年以来,
台湾省复古主义于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且极端粗俗,然至王大闳设计的
孙中山纪念馆为之一变,探讨以
现代主义建筑理念、营造模式与中国传统建筑精神的有机结合,摆脱了近代以来大型公共建筑摹古、复古的定势,遂由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坚实转向。
而其
故宫博物院方案、建国南路自宅等,更是持守以现代主义理念,对推动台湾现代建筑发展有重要的启蒙与示范贡献,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中承前启后、并引领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就像
冯纪忠先生一样,
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实践一脉在两岸现代建筑史均处于边缘位置。
台湾大学
化学系馆(1957年建前栋,原名
物理化学大楼,1965年建後栋,原名化学中心,後栋原供化学研究推动中心使用,两栋皆已拆)
“中央”研究院
生物化学研究所大楼(1974年第一期完工,1977年第二期完工,设於台湾大学)
1953年出版《建国南路自宅》、1955年出版《罗宅》、1964年《虹庐》。除了建筑,王大闳先生还翻译
夏尔·波德莱尔的诗歌。曾花费十年时间译写了
王尔德的小说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杜连魁》。将其场景移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