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西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绥安镇西部,地处县城西隅和西郊。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东、北毗邻绥北村,南侧连接绥南村,西侧与马坑村西庙社相邻。割后溪流经村庄,最终汇入鹿溪。此外,
福州—昆明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
绥西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民国23年(1934年),设立西街、西隅、
西湖区三个保,隶属于第一区城厢联保。民国33年(1944年),东英、北岭、盘陀三乡合并成为绥安镇,西街、西隅、西湖三保随之合并为绥西保。
新中国成立初期,绥西地区属于第一区的绥西乡。1957年12月,绥西乡划归城关镇管辖,并成立了绥西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绥西大队成立,隶属于城关公社。1980年9月,随着城关镇的建立,绥西大队更名为绥西村,辖区包括西街、西门、西湖、埔顶四个自然村。2002年11月,绥西村与西街居委会合并,组建了绥西社区居委会。
绥西村现有户籍人口约805户,总计3180人。其中,
西湖社居住着210户,共834人;西门社(即青年路)有91户,354人;埔顶社有39户,165人;西街村的部分居民迁至虎仔山下的新村,其余仍居住在原有区域的有465户,827人。截至2002年,绥西村与西街居委会合并后,形成了绥西社区居委会,社区总人口达到2157户,共计7634人。
西湖社因临近西湖而得名,主要居住的是
蔡姓家族,其先祖来自赤岭乡蔡坑,是
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理学家蔡元鼎的后代。西街则有
李姓居民,他们的祖先在明代
天顺年间定居于此,明朝末期出现了
进士李瑞和。埔顶社最初主要是陈姓居民,现在已成为多个姓氏共同居住的地方。西门社(即青年路)聚集了林、陈、曾等多个姓氏的人群。
绥西村拥有水田450亩,农地50亩,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和香蕉。南山场是一片用于种植荔枝、
龙眼等水果的山地。村内设有多家村办企业,如埔顶机砖厂、绥西酒家、鲍鱼场等,这些企业的运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每年约80万元的收入。村民们无需承担统筹和提留规费以及卫生费用。许多村民在绥安开发区工作,也有不少外出打工或出国劳务。村内还活跃着一批泥水匠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量也达到了26家。基础设施方面,绥西村的道路大部分已经铺设为水泥路面,实现了自来水供应全覆盖,电话普及率达到95%以上,移动电话用户超过500户。每户家庭都配备了电视机和其他常用家电。村内医疗机构配备有4名医务人员。村委会办公场所于1996年重建,2001年又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绥西小学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新建的教学楼建筑面积达到6242平方米。学校目前开设有34个班级,拥有一支由72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学生人数为1653人。自成立以来,该校已培养了200多名考取大专院校的学生。
蔡新纪念馆:由漳州蔡新研究会漳浦蔡新故里委员会发起建设,得到了
蔡姓族人和台湾漳浦同乡的支持,于2002年建成。
蔡宗禹: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任职刑部
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