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抗清
1645年发生的战役
江阴抗清是发生于1645年的一场抵抗清军南下的战役。该起义于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开始,持续至七月底,最终以清军攻陷江阴城而告终。在此期间,参与义军的人数超过十万,战斗中有大量义军阵亡。
战争背景
清顺治二年(1645)初,清代大将军爱新觉罗·多尼爱新觉罗·多铎率军南下,五月占领南京。随后,他将军队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半由多罗贝勒博洛统领,进攻苏、浙地区。在清军到达的地方,强制实施“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
战争过程
在1661年,江阴知县方亨强迫百姓在三天内剃发改俗,引发民众强烈反对。闰六月初一,约百名士人和民众在文庙呼吁保留传统,倡议守城,迅速获得了40万人的响应。民众推举县典史陈明遇为领袖,并在教场召开会议讨论防守策略。徽商程璧捐赠3.5万两银子以支持抗清行动。随后,义军杀死方亨,斩杀清军的差役,成功抵御多次清军进攻。
不久后,爱新觉罗·博洛派遣10万大军增援,以南明降将刘良佐为先锋,围攻江阴,并对城外富户进行掠夺和屠杀。前任典史阎应元应陈明遇之邀入城,成为义军的首领,号令明肃。他注重士卒的医疗与关怀,迅速整顿队伍,发放武器和粮饷,以应对困境。
义军在防御中,利用草人借箭的策略,成功获取清军箭矢,并加强了城墙防御。清军自11日起炮击北门,义军积极组织反击,造成清军重大伤亡。十四日,义军在假降之际暗袭清军,炸死数千敌兵。
随着围攻的持续,清军兵力增至24万,连续炮击江阴。尽管义军在装备上存在不足,阎应元和陈明遇仍然领导士兵进行坚决抵抗,甚至在受重伤的情况下继续指挥作战,并拒绝了投降的劝说。经过81天的激烈战斗,义军最终未能抵挡住清军的进攻,城陷后义军几乎全军覆没,爱新觉罗·博洛下令屠城,幸存者仅剩老少53口。
此次江阴抗清事件造成城内外共计约14万人死于战斗,展现了义军在绝境中英勇抵抗的精神。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