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雕塑
肖像雕塑
肖像雕塑起源于欧洲大陆,自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化艺术后期开始出现,以歌颂哲人、诗人为主。随着古罗马时代的到来,王宫贵族为了巩固统治,邀请雕塑家为其制作肖像,从而推动了肖像雕塑史上的首次高峰。这些肖像不仅具有明确的身份标识,还有特定的放置场所。在中国,尽管没有形成正式的传统,但在某些时期和地区,出现了具有较强肖像特性的作品。例如,秦朝兵马俑有强烈的现实性和肖像特征。然而,中原地区古代的肖像雕塑并未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传统,这可能与中国王宫贵族的审美偏好有关。相比之下,西方的肖像雕塑则经历了多次繁荣期,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和18、19世纪。到了20世纪,即使在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下,肖像雕塑依然保持着生命力。
历史沿革
欧洲肖像雕塑
欧洲肖像雕塑的主要材料包括大理石青铜罗马时代的肖像雕塑在内容、形式、材料和服务对象、审美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定位,此后的历史演变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经历了中世纪的低谷后,文艺复兴促进了肖像艺术的复苏,并在18和19世纪达到了另一个高潮。这一时期,肖像雕塑的对象涵盖了从统治者、科学文化名人到普通百姓的各种人物。许多雕塑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肖像雕塑的创作。奥古斯特·罗丹推崇的乌东是这一高潮中的重要人物。即便是在20世纪,当传统与现代主义激烈冲突时,肖像雕塑仍然坚持下来。
中国古代肖像雕塑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正式的肖像雕塑传统,但一些作品如兵马俑显示出较强的肖像特性。这些作品的背后都有真实的生活原型。然而,中国古代的肖像雕塑未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传统,这可能与王宫贵族的审美倾向有关。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王宫贵族通常通过描绘瑞兽和侍从来彰显自己的权威,而不是直接塑造自己的形象。因此,中国古代雕塑家更多地将他们的才华用于塑造普通人,如佣人、艺人和士兵。在佛教雕刻中,雕塑家能够最好地发挥现实描写的对象通常是供养人,其次是罗汉,而主佛则是创作自由最少的角色。例如,平遥县双林寺的供养人和罗汉堂中的罗汉,以及大足石窟中的普通人物,都被视为极具价值的肖像作品。
发展历程
中原地区的肖像雕塑最初是从西方引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一批留学归来的艺术家开始了对中国肖像雕塑的探索。他们在创作中反映了革命先驱、爱国志士、文化名人的形象,顺应了当时的文化潮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年里,肖像雕塑迎来了真正的高潮。早期的留学生群体,再加上后来的留苏学生,共同构建了中国的现实主义体系。如今,各大美术学院都将肖像雕塑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老一辈雕塑家在传授西方写实雕塑技巧的同时,也积极推广中国传统雕塑的精髓,为肖像雕塑的民族化做出了贡献。这一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了新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创作了大量的英雄、模范、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物肖像,以及其他类型的人物肖像。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涌现的毛泽东雕像热潮以及《收租院》《农奴愤》等阶级教育群雕,有助于中原地区写实雕塑队伍的成长和现实主义体系的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艺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阶段。各个思想流派竞相争鸣,互相影响,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丰富图景。雕塑界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肖像雕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中国历史英雄、科学家、文化名人等被塑造成了室外纪念像,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艺术家们也为参加各类展览创作了许多肖像雕塑作品。新时期的作品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表现,强调个体的个性特征,这与当代社会对人本和人性的关注相一致。尽管受到了新思潮和新流派的挑战,传统的现实主义体系的地位有所动摇,但肖像雕塑的价值和意义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认为,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肖像雕塑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我们也相信,中国肖像雕塑可以通过不断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自我更新。
审美原则
“神形兼备”是中国肖像雕塑创作的基本审美准则和方法论。它要求艺术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既要准确把握外形,又要深入挖掘内在精神,最终创造出既体现人物个性,又融入艺术家独特风格的作品。这种方法强调艺术家不仅要忠实地再现对象的形象和精神,还要在其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从而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在中国肖像雕塑家中,许多人已经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但是,总体而言,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提升。西方雕塑大师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保持对对象忠诚的基础上,同时展现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在肖像创作中的个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独特的研究和表达方法、特殊的视角、独特的塑造语言或形体语言,以及一惯崇尚的审美意境。这种创作主体的“形与神”的展示,不仅是艺术家个人审美的体现,也是作品魅力的重要来源。在当代社会,对于人性的关注有了新的内涵。我们鼓励艺术家在关怀他人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符合时代的精神。我们希望中原地区的肖像雕塑能在新的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欧洲肖像雕塑
中国古代肖像雕塑
发展历程
审美原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