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晚钟》这首经典歌曲创作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1958年由崔萍演唱,歌曲述说了一个少女在森林游玩时,相遇了自己心仪的对象,不想一场大雨过后,对方失去了踪迹,少女苦等不得,直到敲响的南屏晚钟,才“催醒了相思梦”。歌词中寥寥几句,就点破少女初恋情愫的朦胧及美好,含蓄之中达到抒情的意蕴。
《南屏晚钟》这首经典歌曲一面世,就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随之被广大群众所传唱,历久不衰。直到现在,仍有很多歌手在自己的音乐会上演唱这首歌,除徐小凤外,如费玉清、
蔡琴、凤飞飞等歌手,都曾演绎过不同版本的《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这首经典歌曲创作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歌词是由中国词作家、上海鸳鸯蝴蝶派词人陈蝶衣所作,旋律为香港的作曲家王福龄所谱写,《南屏晚钟》写的是一位年轻少女于森林中游玩时,相遇了自己很欣赏的对象,那一瞬间心中满溢着爱的情意,可当她刚鼓足勇气,准备上前搭话时,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一场大雨,那个还没来得及等自己搭话的他也失去了踪影,但相思的种子已经深深植入了少女的心田。因为相思之情总是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少女只能再次来到相遇的地方,等待相思对象的再次出现。然而苦等却等不到结果,她为此十分失望伤心,进而萌生出“相思有什么用”的念头,直到听见了敲响的南屏晚钟,感受到晚风的轻送,才“催醒了相思梦”。
“南屏晚钟”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 每当万籁俱寂的傍晚时分,位于南屏山北麓的
净慈寺便传来阵阵宏亮的钟鸣。钟声在苍烟暮霭中悠扬回荡,传播甚远,此景即为“南屏晚钟”。自秦汉以来,古钟不仅作为一种娱人乐器,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
精神寄托与文化内涵。钟声悠悠,情思幽幽——浑厚的钟声背后,是情感的意味深长。充满希望的翘首期盼,等待心与心的交融;晨鼓暮钟,诉说着世间的故事,也让我们听到了思归不能归的游子的心声。
《南屏晚钟》的歌词洋溢着宋词雅韵,歌词中寥寥几句就点破了那种少女初恋情愫的朦胧及美好,尤其歌词末尾那一句“我走出了丛丛森林,又看到了夕阳红”,很有点睛之妙。文以曲为贵,歌词中所包含的故事情节跌宕曲折而用词又十分之精辟含蓄,所以这首歌词属于难得的经典佳作。
《南屏晚钟》是一首带有再现的三段式结构的乐曲,是由同一主题进行变化发展的,调性建立在升了商调式上,前有三小节的引子,后有两小节类似尾声。该曲的调性十分丰富,运用了升f商调、升g商调、升c商调、升d商调、升f羽调、g角调。频繁的
移调展现了主题乐思的变化发展,增强了音乐的丰富性。曲中以长音为伴奏,上方旋律
声部以四度平行进行,展现的是悠长回荡的钟声,配以南屏的美景,给人以平静恬淡之感。再现段完整再现了主题的乐思,对动机发展运用了四、五、
八度的平行进行,是对动机的强调,更丰富了音乐性,尾声部分选取了引子中的节奏,进行了紧缩式的再现,乐曲形成了首尾呼应,乐思的表达更具完整性。
陈蝶衣最出名的代表作当属这曲《南屏晚钟》,短短几句歌词,用词含蓄精辟,却道尽了少女情怀,初恋的美好。歌曲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仍然能够流行,这说明作品的生命力是极其强大的。
《南屏晚钟》曲调悠扬婉转,一产生就表现出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随之被广大群众所传唱,历久不衰,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优秀的歌手在自己的音乐会上来演唱这首作品。(《音乐时空》评)
一首老歌,翻唱无数。整首歌词透着宋词雅韵,短短几句,却道尽了少女情怀,初恋的美好。故事曲折跌宕,用词精辟,实属经典之作。(
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