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汶(1834年-1899年),字莱山(亦作来杉),号迟,
清代大臣,
济宁市人。尚书瑞珍之子。
咸丰六年(1856年),孙毓汶以一甲二名
进士,被授为
编修。
咸丰八年,丁父忧。咸丰十年(一八六○年),在原籍举办团练,以抗捐被劾,革职遣戍。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以输饷复原官。寻迁詹事,视学安徽。
内阁学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入直军机,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同治十三年,孙毓汶任福建安徽学政。考试公允、拔取公平。十五年(一八八九年),迁
刑部尚书,旋调兵部,赠太子少保。毓汶为
慈禧“最得意信任之人,且与
李莲英结兰谱,得以侦探内宫消息,视皇上(光绪)如虚器焉”。
在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孙毓汶为军机大臣中的主和论者。“力言战不可恃”,积极支持
李鸿章的妥协方针。“当中日事急,
不死鸟、九连城相继失陷,浸及登莱,毓汶日召梨园府中演剧”。一八九五年三月马关谈判,日本政府和谈代表
伊藤博文等向李鸿章蛮横无理地提出赔偿巨款,割让大片领土的侵略要求,四月四日,军机大臣议论应付办法。孙毓汶极力主和,“并言‘战’字不能再提”。
中日《
马关条约》签订后,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清政府中许多封疆大吏和朝内重臣以及御使
台谏纷纷上疏,反对批准马关条约,主张整军再战,斥责主和非计。军机大臣中,
李鸿藻、
翁同龢主张暂缓批准条约。俄、法、德三国也劝告暂缓换约。独有孙毓汶力主早日批准。遭天下人的唾骂,后在翁同和等清流党修的奏请下被撤销军机处之职。四月二十三日,军机大臣见起,论及
台湾省人民反对割让台湾事。
光绪帝不愿割让台湾,曾说:“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孙毓汶则以“前敌屡败对”。
光绪诘责以“赏罚不严,故至于此”。四月二十七日,光绪召见枢臣,意欲废约再战。孙毓汶则力言:“战万无把握,而和则确有把握”。五月一日,孙毓汶又以天津海啸为借口逼迫光绪批准和约,“词色俱厉,各枢不敢有异词”。五月二日,光绪对批准和约,仍持犹疑。孙毓汶再次催逼,光绪皇帝不得已,“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奋笔书之”,和约遂成。
甲午战后,孙毓汶称疾乞休,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卒,予谥
王鏊。
孙毓汶,字莱山,
济宁市州人,尚书瑞珍子。
咸丰六年,以一甲二名
进士授
编修。八年,丁父忧。十年,以在籍办团抗捐被劾,革职遣戍。恭亲王以毓汶世受国恩,首抗捐饷,深恶之。
同治元年,以输饷复原官。五年,大考一等一名,擢
侍讲学士。先后典
四川省乡试,督
福建省学政。光绪元年,丁母忧。服阕,起故官。寻迁詹事,视学安徽。擢
内阁学士,授工部左侍郎。十年,命赴
江南等省按事。时法越事起,毓汶以习於醇亲王,渐与闻机要。适奉朱谕尽罢军机王大臣,毓汶还,遂命入直军机,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时当国益厌言路纷嚣,出佩纶等会办南北洋、闽海
明朝军事,馀亦因事先后去之,风气为之一变。十五年,擢
刑部尚书,寻调兵部,加太子少保。历典
会试、顺天乡试,赏
黄马褂、双眼花、紫缰。二十年,中日和,
李鸿章遣人约至。廷臣章奏凡百上,皆斥和非计。
翁同龢、
李鸿藻主缓,俄、法、德三国亦请毋换约。毓汶素与鸿章相结纳,力言战不可恃,亟请署,上为流涕书之,和约遂成。明年,称疾乞休。二十五年,卒,予谥
王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