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5年的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办公室,是在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65—1996)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996-2000)的基础上建立的。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已经有了40年的经验。
汉语文化学院作为
北京师范大学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担负着培养前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各国留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和长期、短期语言生)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专业的中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培训国内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学术研究的任务。学院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实体,每年在该院学习的各种类型的留学生千余名。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我校于1978年冬重新组建了留学生办公室。从此,我校再度向世界各国敞开了汉语教学的大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新形式,1980年,我校扩建了留学生汉语教研室,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汉语教研室于1985年9月从留学生办公室中独立出来,正式命名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成为一个与学校其他院系平级的教学单位。中心下设汉语教研室,第一次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为了学科的发展,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成立了阅读写作、听力口语、语言文化3个教研室,全面开展分技能的教学与研究。1997年是我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飞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为学校的一个
二级学院,并开始招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
汉语言专业的外国本科生,正式开始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历教育。随着事业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又建立了博士点,成为一个能够培养中外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外国本科生、长短期汉语进修生的多层次教学科研单位。2000年10月,为了适应国际上对汉语教学的需求,更为了适应强劲发展的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更名为“汉语文化学院”,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清晰地融进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之中。学校聘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任院长。2003年初,汉语文化学院以全国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被评为首批“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全院师生在许嘉璐院长的带领下,以汉语国际传播为己任,正在打造一个融文化传播与语言教学于一体的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