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六卷,明
王骥德校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王氏香雪居刻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框高21.5厘米,宽14.3厘米。元代
王实甫撰写的《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戏曲作品,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西厢记》故事来源于
唐朝元稹的小说《
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少女
崔莺莺寄居蒲州普救寺,与书生
张珙相恋,但最终却被张生遗弃。
金朝的
董解元著有《西厢记诸宫调》,始写崔、张二人相恋,最终得以结合,但描写尚不够优雅、生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非常注意剧中人物性格的描写,尤其是崔莺莺既向往爱情,又怕违反封建礼教的矛盾心态,被表现得维肖维妙。其高超的艺术成就,被
贾仲明誉为“天下夺魁”(《
录鬼簿》)。而剧中那“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的最美好的祝愿。
王实甫、名德信,元代大都人,生平不详。平生写剧甚多,可惜流传下来的极少。《
西厢记》一剧,共分五本,每本四折,共二十折。按元代
杂剧,一般均为一本四折。故《
西厢记》在形式上十分特别,这也是古代杂剧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六卷,明
王骥德校注。骥德字伯良,号方诸生、鹿阳外史、秦楼外史、香雪居主人,浙江会稽(今
绍兴市)人。自幼性嗜歌乐,精研词曲,著有杂剧《男王后》,传奇《
题红记》及《南词正韵》、《方诸馆集》等。
王骥德校注的《西厢记》,是在
徐渭本基础上,用了当时颇有影响的碧筠斋本、朱石津本、
金銮本、徐士范本、顾玄纬本等多种
善本进行校勘,花费了大量精力。因而就《西厢记》的版本价值来说,《新校注古本西厢记》显得更为重要。
本书配有精美插图二十余幅。明代版画多出名画家之手。本书版画,为钱谷原绘,
汝文淑临摹。
钱谷字叔宝,江苏吴县人,工书善画,曾游
文徵明门下。汝文淑又称汝太君,江苏吴县人,善画山水
冬虫夏草,亦为著名女画家。本书前另有一幅“莺莺遗照”,据传是宋代发现于蒲东普救寺,当时由画院待诏
陈居中临摹一幅。明代以后,陈氏临摹的“莺莺遗照”不断被刊刻到《
西厢记》插图之中,影响甚广。如明末闵振声所刻《西厢记》中的“崔娘遗照”图,还配有两首诗: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王氏香雪居刻本《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三部。本图版所选,为郑振铎先生旧藏,书中有“
长乐区郑振铎西谛藏书”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