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寨镇
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
黄家寨镇为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地处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南部,介于北纬36°53′,东经101°46′,东与桥头镇贺家寨村、新添堡村隔河相望,南接长宁镇,西与景阳镇接壤,北至桥头镇古城村。总面积61.87平方公里,属半浅山半川水地区。截至2009年5月26日,全镇辖20个村委会,95个自然村,主要聚居着汉、回、蒙古、土、藏五个民族。全镇共有6071户,常住人口25331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总耕地面积39600亩,人均1.57亩,其中水浇地16986亩,占40%,山旱地22614亩,占60%。
概况
位于县境东南部。辖2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黄东,距县城10千米。有汉、土、藏、蒙古等民族。地处河谷平原,北川河过境。县商品粮、蔬菜主要生产基地。西(宁)大(通)铁路,张掖—孟连公路、S1宁大高速公路穿境。古迹有汉代齐家文化、卡约文化的平乐(甲)遗址。
沿革
民国五年(1936)设黄家乡,次年改永和乡,民国三十四年改黄家寨乡,1951年改第五区第三乡,1952年又复称黄家寨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1958年为七·一三公社,1960年又划归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管辖,1963年设黄家寨公社,1984年改黄家寨乡。1996?年,面积29.7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黄家寨东、黄家寨西、东柳、下陶家寨、上陶家寨、杨家寨、许家寨、上赵家磨、下赵家磨9个行政村。1999年撤乡设镇。2001年,撤销清平乡,并入黄家寨镇,总面积79.8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由47131人增至581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880人。原清平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千米。1956年设清平乡,1958年合并为景阳公社,1961年析置清平公社,1966年合并为黄家寨公社,1984年改清平乡。1996?年,面积38.1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6.1%;辖平东、阿家、索家、上柴家堡、下柴家堡、大哈门、兴太、陈家、寺尔庄、平地庄、台台11个行政村。
人口
2021年7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黄家寨镇常住人口25331人。
区划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
630121104:~001 121黄东居委会~002 121青铝居委会~200 220东柳村~201 121黄东村~202 122黄西村~203 220上陶村~204 220下陶村~205 220上赵村~206 220下赵村~207 220许家寨村~208 220杨家寨村
~209 220阿家村~210 220陈家村~211 220大哈门村~212 220平地庄村~213 220平乐村~214 220上柴村~215 220下柴村~216 220索家村~217 220寺尔庄村~218 220台台村~219 220兴太村
自然条件
海拔2360—2760米,年平均气温5.2℃,年降雨量461毫米左右,气候特点为气温较高,作物生长期长,无霜期119天左右。适宜种植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等作物。
区位交通
镇政府所在地黄东村,距县城10余公里,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宁大铁路、国道227线穿境而过,交通条件便利。截至2009年5月26日,黄家寨镇9个村的乡村道路已实现硬化。
经济发展
2001年11月原清平乡与黄家寨镇合并,200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为22278万元,至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28363万元,年均增长202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由2002年的3452万元,增加为2005年的3773万元,年均增长4%,第二产业由2002年的8616万元增加为13106万元,年均增长15%,第三产业由2002年的10210万元增加为11483万元,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166元,增加到3146元,年均增长12.89%。
2005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245.3万元(不变价),比2002年增长13%,年均增长4%。农业结构继续优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蔬菜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的比重由2002年的58:39:2:17调整为2005年的45:50:5:24。农业产值1009.3万元,年均下降4%。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2%,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粮食总产量464万公斤,年均下降8%,油料总产量131.3万公斤,年均增长4.6%,蔬菜总产值1161.2万公斤,年均增长16.9%。畜牧业总产值1130万元,年均增长14.8%。肉产量124.9万公斤,年均下降5.7%,奶产量91.7万公斤,年均增长9.5%,蛋产量15.7万公斤,年均增长16%,草食畜出栏率70%,年均上升7.4%。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全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69万元。建成张氏集团仔猪繁育基地、下陶砖厂、平乐砖厂、青海华鼎工贸公司、富民砂石厂、兴华砂石厂、东柳砂石厂等私营企业及黄西市场1家村办企业。
设施农业稳步发展,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684栋,落实“一池三改”项目1500户,“阳光工程”项目发放太阳灶346个。
实施北川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渠系配套改造低产田,解决洪水沟五个村970户的人畜饮水困难。改造整修洪水沟、清水沟道路24.7公里,川水各村村庄道路硬化89.3公里。
营造生态林4500亩,修建洪水沟流域主干淤地坝5座,小型淤地坝10座,有效制止了流域区的水土流失。
该镇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对已签订合同协议的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及时兑现政策,提高合同履约率,“十五”期间共引进26个项目,引进外资8257万元。
社会事业
设施建设
截至2009年5月26日,已实施了镇农科站办公楼、黄家寨兽医站、清平兽医站、镇文化站办公楼、黄家寨初级中学综合楼、台台小学教学楼、平乐小学教学楼、许家寨小学、杨家寨小学教室修建等项目,修建政府办公用房160平方米,改造和新增中小学教学用房1798平方米,修建砖混结构围墙209米,改善了办公及教学条件。建成下赵村二层住宅楼169幢,21970平方米,及院落、水电、道路等配套设施,为下赵小康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广播、电视、电话普及率不断增加,至2005年分别为93%、89%、65%。
税费改革
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共减轻农民负担57万元,人均减免22.27元。
文化教育
截至2009年5月26日,全镇有初级中学3所,完全小学12所,初级小学2所,在校中学生1109名,小学生1967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基”教育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普九”人口覆盖率2002年已达到100%,高中入学率由2002年的52%提高到7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青壮年非文盲率由2002年的96.5%提高到97.6%。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镇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2002年已达100%,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由2002年的84.4%提高到94%。
卫生医疗
乡镇医疗条件日益改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工作已在全镇普及,四苗接种率100%,儿童系统管理达到80%,孕产妇系统管理达到80%,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始起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部分村开展,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计划生育服务和生殖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2002年为8‰,2005年下降为6‰,2005年底全镇人口达到26620人,比2002年增加421人。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2012年全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为指针,以促进森林资源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2012年黄家寨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已全面完成。共完成防治面积7110亩,其中防鼠6000亩,防虫1000亩,防病110亩。
根据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镇政府及时成立了林业生产组,并组建了专业防鼠队伍,并在全镇6000亩退耕地进行了全面的防鼠工作,共抓获老鼠3000余只,有效的控制了鼠害危害程度。7月4日,根据黄家寨镇部分绿化树、杨属出现病虫害,在森防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对1号公路、川水村、洪水沟、清水沟等村的行道树和成片林进行了防病防虫工作。到目前,黄家寨镇认真完成上级下达任务7110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是对黄家寨镇森林资源有力的保护,也促进了森林资源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概况
沿革
人口
区划
自然条件
区位交通
经济发展
社会事业
设施建设
税费改革
文化教育
卫生医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