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案是近现代出现的一个术语,主要用于公共安全、检察、法院等部门,指将多个案件合并在一起处理。这一概念也出现在企业的方案整合以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案的合并处理中。
基本解释
并案的基本含义是在公、检、法等领域,将数个案件合并在一起处理。在企业层面,指的是对企业策划方案的融合处理。而在政治协商会议中,意味着将内容相近的提案进行合并处理。
并案侦查
并案一词在公安部门使用频率较高,并逐渐与侦查相关联,形成了并案侦查的概念。并案侦查是公安机关侦查部门的一项重要侦查手段,旨在将一系列案件串连起来,统一组织专案专办,实现由此及彼、由一案牵出多案的侦查模式。这种做法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犯罪信息,缩小侦查范围,提高破案效率,节省司法资源。并案侦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对案件犯罪主体的同一认定。根据能否直接确定犯罪主体,可分为特定并案条件和一般并案条件两类。前者是能够明确证明多个案件由同一犯罪者或团伙所为的事实,后者则是通过对案件中共同或类似的体貌特征、作案手法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的同一认定结论。
并案条件
一般的并案条件
- 案件性质相同或相似,即多个案件符合同种犯罪构成要件。犯罪者的犯罪意图和行为受到成功犯罪的激励,往往会形成犯罪心理定势和惯常行为模式,因此他们所犯的一系列案件性质大多相同。然而,有些罪犯再次犯罪时可能涉及不同类型的犯罪,因此仅凭案件性质相同并不能肯定它们是由同一犯罪者所为。
- 犯罪时空相同或相似。犯罪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同一罪犯所犯的系列案件通常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时间和地点条件。这是因为成功的犯罪经历可能会促使罪犯抱着侥幸心理,在相似的时间和地点继续作案,尤其是一些重大案件。
- 侵害目标相同或相似。犯罪动机、目的和犯罪经验等因素会影响罪犯选择侵害目标的方式,他们在最初犯罪生涯中选定的对象通常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当连续发生侵害对象相同的系列案件时,应该考虑并案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罪犯也可能暂时改变侵害目标,因此侵害目标的相同或相似只是并案的重要条件而非决定性条件。
- 犯罪方法相同或相似。犯罪方法是指罪犯在
犯罪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活动方式的总称。它受到罪犯的犯罪动机、目的和个人特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出习惯性和稳定性。因此,当发现一系列案件的作案手法相似时,一般应考虑并案。
特定的并案条件
- 对不同案件中出现的物品认定同一。某些情况下,同一物品会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犯罪现场出现,这表明这些案件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在案件侦查中,如果能够确认不同案件中出现的物品属于同一来源,那么可以直接认定并案。此外,有些罪犯可能会在新犯罪现场留下之前犯罪所得的物品,通过受害人的辨认也能揭示案件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认定并案。
- 对现场遗留物证认定同一。在不同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物品,如手印、足迹、工具痕迹、遗留物品等,如果能够确认来自同一个人或同一把工具,那么可以作为
并案侦查的条件和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还可以通过牙齿、声纹、气味等生物特征来判断人身同一性,从而并案。
- 根据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认定同一。体貌特征包括犯罪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型、服装、口音等生理特征。许多案件,特别是受害者与罪犯有过面对面接触的案件,可以通过询问受害者、目击证人等方式,结合现场勘查获得的信息,对犯罪分子进行人物画像。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那些独特的、稳定的个人特征才能作为直接并案的依据,而仅仅依靠身高、服装、体型等一般特征无法直接认定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