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步枪
反装甲目标的专用枪械
反坦克步枪(Anti-tank rifle),射击装甲目标的专用枪械,也称战防枪。反坦克步枪用于装备步兵,主要攻击坦克以及装甲较厚的战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普通步兵缺乏有效的直接射击武器,对坦克毫无办法。德国人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专门用来攻击坦克的反坦克步枪——1918年2月诞生的“毛瑟”反坦克步枪。在110米内可击穿20毫米厚的装甲,广泛装备德军。之后不少国家也开始研发自己的大口径反坦克步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大部分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了自己的反坦克步枪。从1941年12月开始,反坦克枪几乎成为苏联红军反坦克部队的主战装备。二战结束后,随着反坦克火箭筒的装备,反坦克枪从苏军中迅速撤装。
大多数军队通常使用野战炮兵来攻击早期坦克。英国苏联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使用过反坦克步枪,但是不久就被新型厚装甲武器所取代了。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随着最早的坦克出现在英国,单兵武器与装甲之间的战争也正式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普通步兵缺乏有效的直接射击武器,对坦克毫无办法。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德国制造了“反向子弹”,这种子弹的穿透力更强,但反坦克效果并不理想。随后,德军研制出了特制的“K”子弹,这种子弹虽然也用普通步枪发射,但由于采用了铁芯穿甲弹头,有30%的机率能击穿当时坦克仅8毫米厚的装甲。
然而,“K”子弹造价昂贵,只配发给狙击手或其他精准的射手。这两种子弹都会伤到自己,因为装药量大,发射它们的普通步枪枪管磨损很快。因此,德国士兵遇到坦克时宁愿缩在战壕里躲避,也不愿意用“K”子弹或“反向子弹”向它们射击。最后,德国人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专门用来攻击坦克的“反坦克步枪”,即毛瑟1918式“T型”。
研制历程
毛瑟M1918问世以后,不少国家也开始研发自己的大口径反坦克步枪。
1934年,英国提出了研制新型反坦克步枪的计划,要求重量轻、威力大、携行方便。1935年,恩菲尔德公司研制出了原型枪,即后来的博伊斯反坦克步枪,以设计者博伊斯的名字命名。博伊斯反坦克步枪是基于恩菲尔德步枪放大,借鉴了勃朗宁M2重机枪结构方面的设计,整体外观看上去更像一挺放大了的轻机枪。与捷格加廖夫PTRD-41型相比,博伊斯反坦克步枪更复杂和精致,但使用和维护不便,特别是对于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使用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芬兰就已经开始了反坦克枪的研制工作,最初设计方案的口径参照了一战中德军毛瑟M1918型反坦克枪,为13mm。到了1930年代,由于坦克防护能力的逐步提升,芬兰军方对反坦克枪的口径大小产生了分歧。新方案选择20mm口径,同旧方案的对比测试工作持续到1939年。从理论上讲,13mm和20mm口径产生的初速和穿甲力差别不大。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20mm弹药产生的破甲效果更好。芬兰军方最终选择了20mm口径,设计工作也交给了20mm方案的原创人艾密欧·拉哈提。拉哈提在1939年夏完成了20mm口径的原型枪。1939年8月11日,原型枪通过了所有测试,达到并且超过了设计指标。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大部分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了自己的反坦克步枪。其中最有特点的有苏联的PTRS和PTRD反坦克步枪,当时这两款口径为14.5mm反坦克步枪一共生产了40万支,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反坦克枪。还有就是芬兰的L39反坦克步枪,它的口径达到了20mm,甚至可以称作是“炮”,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反坦克步枪。
波兰的“WZ35”是第一款大规模投入作战使用的反坦克枪。WZ35早在1935年便研制成功。到1939年9月时,波兰武装力量已经配发了约6500支这种步枪。
装备历程
从1941年12月开始,反坦克枪几乎成为苏联红军反坦克部队的主战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博伊斯反坦克步枪在面对德军的Ⅰ号和Ⅱ号坦克、半履带装甲车和轮式装甲侦察车时,表现得相当出色。然而,随着德军Ⅲ号与Ⅳ号坦克的出现,以及装甲厚度的不断增加,尽管英军在战术方面进行了改进,但作战效果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效。二战结束后,随着反坦克火箭筒的装备,反坦克枪从苏军中迅速撤装。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世界上第一款反坦克步枪-毛瑟M1918全枪长约为1.7米,几乎与成年人等高;枪口径为13.2毫米,是普通步枪口径的2-3倍,枪支全重18.6千克。因为较大的体积以及较重的质量,德军士兵就给M1918取了个外号叫“大象枪”。“大象枪”的威力也和大象一样不容小觑。当M1918使用半凸圆瓶型子弹时,能够在100米距离内洞穿20mm厚的钢板,在300米距离上击穿15mm厚的钢质装甲。半浮动枪管设计让大部分枪管浮置在护木之外,以减少膛压对射手的影响。
动作原理
PTRD反坦克步枪在射击时,枪管会产生较大后坐力,但通过长距离后坐(约65mm)和枪托内的弹簧缓冲器,可以显著降低后坐力。在枪管后坐过程中,拉机柄会撞击枪托右侧的一块金属板,该金属板会迫使拉机柄向上运动,进而使枪机旋转并开锁。当枪管后坐到位并停止运动时,已开锁的枪机将在自身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后移动,从而弹出弹壳。然而,由于没有弹仓,射手需要手动将新弹药装入弹膛,这通常是通过从机匣上方的装填口装入弹药并手动操作枪机闭锁来实现的。
瞄具装具
世界上第一款反坦克步枪-毛瑟M1918枪支安装脚架,脚架底部设计抓地钉,帮助射手稳固枪身,减少后坐,枪机与机匣一体设计,并在枪机上设计泄压孔。
M1918型或T-Gewehr型坦克防卫步枪在以90度角命中目标时,可以在100米的距离上穿透约20毫米的装甲,在300米的距离上穿透15毫米的装甲。后部瞄准镜的视距范围从100米到500米不等。
苏罗通20mm反坦克步枪的设计非常独特,其机匣的左侧上方配备了一个不可拆卸的光学瞄准镜。除了光学瞄准镜,该枪还配备机械瞄具。机匣顶部的表尺刻度范围从2到15,对应射程为200到1500米。
PTRD反坦克枪的机械瞄准使用简单的翻转式表尺,其中一个缺口用于100~400米,另一个缺口用于400~1000米。但实战中发现该枪最多在300~400米范围内有效。另外,机械瞄具的瞄准线偏左,是为了提供更舒适的射击姿势,和避免自动打开的枪机不会打到射手脸上。由于枪很长很重,因此配备折叠式两脚架,并附有一个提把便于携行。
弹药类型
世界上第一款专门用来攻击坦克的“反坦克步枪”是即毛瑟1918式“T型狙击步枪。这款步枪使用13.2毫米子弹,击穿当时最先进的坦克装甲不在话下。
芬兰L-39反坦克步枪采用20mm口径,使用20×113mm反坦克步枪弹。WZ35反坦克枪的7.92毫米子弹威力巨大,由于使用了铅芯,击中后会“粘”在装甲上,冲击力会在装甲表面撕开直径20毫米左右的大洞。13.2毫米反坦克步枪 M1918是全球首次亮相的大规模反坦克步枪,使用了13.2 x 92毫米的半边缘瓶颈式子弹。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使用了一种特殊设计的20×124毫米弹药,包括多种常用的弹种,如九七式穿甲曳光弹、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100式穿甲曳光弹、100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以及空包弹、训练用惰性弹等辅助弹种。其中,九七式穿甲曳光弹是早期弹种,主要用于射击装甲和有防护目标,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则主要用于对付软目标。
苏罗通20mm反坦克步枪的设计非常独特,采用枪管后坐式自动原理,弹匣位于机匣左侧、光学瞄准镜下方。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后方,当枪机被拉动至弹匣后方时即被锁住。要解锁枪机,需拉动机匣左侧弹匣后方的枪机释放杆,枪机复进时会推一发枪弹入膛并闭锁。
性能参数
参考资料
服役情况
采用国家或部门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各国对反坦克枪的热情也渐渐消退。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只有少数几个欧洲国家装备了这种大口径狙击步枪,波兰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的“WZ35”是第一款大规模投入作战使用的反坦克枪。
二战时,苏联是使用反坦克枪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在战争爆发前,苏军最高统帅部却认为此类武器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因此反坦克枪的设计工作进展缓慢。
直到战争打响,波兰狙击手也没能完全掌握WZ35的性能,有的部队甚至连包装箱都还没开封。德国人从占领的波兰仓库中搬出一箱一箱崭新的WZ35,直接换了个名字——Pz B35(P),发给了德军士兵使用。因为缴获太多,德军自己也无法全部消化,于1940年卖了800支给意大利,后者一直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WZ35反坦克枪
WZ35早在1935年便研制成功。据估计,到1939年9月时,波兰军队已经配发了约6500支这种步枪,但仅仅是“配发”而已。波兰总参谋部当时将此枪列为超级机密,全部密封保存在木质箱子内。为掩人耳目,箱子外还印有“监视器材,严禁打开”的字样。据称,这种“监视器材”将出口到乌拉圭,因此WZ35的掩护名之一就是“Ur”。
从外观上看,WZ35反坦克枪除了枪管长一些、护木下方有一个两脚支架外,其他地方与普通步枪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它的7.92毫米子弹威力巨大:由于使用了铅芯,击中后会“粘”在装甲上,冲击力会在装甲表面撕开直径20毫米左右的大洞。数据显示,WZ35在400米距离上可击毁一切轻型装甲车辆,300米距离上击穿15毫米厚的装甲,1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则更是高达33毫米。对当时的德国Ⅰ号、Ⅱ号和Ⅲ号坦克来说,WZ35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PTRD-41和PTRS-41半自动反坦克步枪
1941年遭德军入侵后,苏联急需大量反坦克武器,于是匆匆定型了著名设计师捷格佳廖夫设计的PTRD-41和西蒙诺夫设计的PTRS-41半自动反坦克步枪。这两种枪都在1941年投产并迅速装备部队,因此被士兵们称为“兄弟枪”。“兄弟枪”射击时后座力非常大,同时,PTRD-41射击时震耳欲聋,狙击手们会佩戴耳塞。它们的威力并不比迫击炮小而且便于操作和携带,是步兵连队最重要的反坦克武器,士兵们亲切地称其为“红色步兵炮”。
13.2毫米反坦克步枪 M1918
13.2毫米反坦克步枪 M1918是全球首次亮相的大规模反坦克步枪,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入使用的唯一一种反坦克步枪。其设计基于经过改良的毛瑟枪机,使用了13.2 x 92毫米的半边缘瓶颈式子弹。
M1918型或T-Gewehr型坦克防卫步枪在以90度角命中目标时,可以在100米的距离上穿透约20毫米的装甲,在300米的距离上穿透15毫米的装甲。后部瞄准镜的视距范围从100米到500米不等。位于纳卡尔河畔奥伯恩多夫的毛瑟兵工厂生产了大约15,800支这种步枪,并于1918年5月开始交付。
早期的坦克仅受到12毫米厚装甲板的保护,因此,尽管这款步枪重量17.3公斤,长度1.68米,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子弹重量为795克,初速为2600英尺/秒,所有的弹药都是硬质钢芯,并在德国马格德堡的波尔特工厂制造。
这款步枪没有配备消焰器,但配备了一个双脚架组件以帮助支撑其庞大的重量。最近,它被英国的内政部认定为过时的口径。
日本九七式反坦克步枪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开膛待击,由单人操作使用,7发双排双进的直弹匣供弹,瞄具为机械式,表尺射程1000m。该枪实际射速为每分钟7~12发,初速750米每秒,战斗全质量为59kg,在350m距离上可以贯穿30mm厚钢板,在700m距离上可以贯穿20mm厚钢板。全枪由枪管组件、机匣组件、自动机组件、复进机组件、枪托组件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使用了一种特殊设计的20×124毫米弹药,包括多种常用的弹种,如九七式穿甲曳光弹、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100式穿甲曳光弹、100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以及空包弹、训练用惰性弹等辅助弹种。其中,九七式穿甲曳光弹是早期弹种,主要用于射击装甲和有防护目标,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则主要用于对付软目标。
苏罗通20mm反坦克步枪
苏罗通20mm反坦克步枪,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于1930年代初研发,为了规避《凡尔赛和约》的限制,选择在瑞士苏罗通军工厂生产。从1939年到1942年,这款反坦克步枪进行了大规模生产。
原本设计为轻型反坦克步枪,但随着坦克装甲的加厚,它逐渐转为对付轻型装甲车和固定野战炮。苏罗通20mm反坦克步枪的设计非常独特,其机匣的左侧上方配备了一个不可拆卸的光学瞄准镜。除了光学瞄准镜,该枪还配备机械瞄具。机匣顶部的表尺刻度范围从2到15,对应射程为200到1500米。表尺前方的海拔校准旋钮针对标准20mm口径枪弹,刻度为1到12,对应海拔100到1200米,以提高射击精度。该枪采用枪管后坐式自动原理,弹匣位于机匣左侧、光学瞄准镜下方。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后方,当枪机被拉动至弹匣后方时即被锁住。要解锁枪机,需拉动机匣左侧弹匣后方的枪机释放杆,枪机复进时会推一发枪弹入膛并闭锁。枪管前方装有大型制退器,后部下方设有两脚架。两脚架的架腿底部设有一个较大的圆形助锄,以稳固架枪。机匣尾部下方装有可调节的单脚架。枪托底部配备橡胶缓冲垫,扳机护圈后方的小握把采用黑胡桃制成。
芬兰L-39反坦克步枪
L-39反坦克步枪是芬兰枪械设计大师艾莫·约翰尼斯·拉蒂(Aimo Johannes Lahti)于1930年代设计成功的武器,制式名称为L(Lahti)39。坦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登场后,各国纷纷开始研制反坦克步枪。1920年代末拉蒂开始为芬兰研制反坦克步枪。1935~1936年间,拉蒂分别完成13.2mm口径的L35、L36反坦克步枪的研制,但因其穿甲厚度不理想,没有投入量产。随后,拉蒂确定新的设计方案,采用20mm口径,并于1939年5月设计出20×113mm反坦克步枪弹,以此为基础迅速设计出L39反坦克步枪。
实战运用
从1941年12月开始,反坦克枪几乎成为苏联红军反坦克部队的主战装备。为了保证反坦克枪射手们的安全,反坦克营内还编入了一个轻机枪班和若干冲锋枪班。在实战中,苏军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反坦克枪王”。据记载,红军士兵使用反坦克枪击毁敌坦克数量最多的是列兵费奥多·斯塔尔兹伊夫,到1943年阵亡时,他总共消灭了15辆坦克,其次是军士雅科夫列维奇,13辆。另外,还有两人合作共击毁坦克22辆。值得一提的是,红军士兵赛蒙·安提普金不仅击毁了8辆坦克,还击落了一架飞机,这个战绩在所有反坦克枪手中独树一帜。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研制历程
装备历程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动作原理
瞄具装具
弹药类型
性能参数
服役情况
采用国家或部门
WZ35反坦克枪
PTRD-41和PTRS-41半自动反坦克步枪
13.2毫米反坦克步枪 M1918
日本九七式反坦克步枪
苏罗通20mm反坦克步枪
芬兰L-39反坦克步枪
实战运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