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质量报告》(Weekly Quality Report),是由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档以消费者为目标收视人群的新闻专题栏目,每周日12:35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周一凌晨三个时段进行重播。节目始终致力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域的调查报道,以打假除劣扶优,推动质量进步为第一诉求,是中国电视新闻界质量新闻领域的旗帜性节目。
《每周质量报告》的前身是《每周质检报告》,节目在2001年7月10日作为《
新闻30分》中的一个固定板块首播。2003年5月4日,《每周质量报告》在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第一期节目是《“防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口罩”真防非典吗?》。2006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面改版,《每周质量报告》播出时间也进行了调整。2009年6月28日,由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再次改版,《每周质量报告》节目停播,后于9月复播,复播后《每周质量报告》首期系列节目讲述的是“青少年健康”。2014年播出《迟到的示范条款》,有效推动了新商业车险条款于2015年出台,车险“无责不赔”“高保低赔”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2019年,《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平台销售智能马桶盖的质量抽查结果。2024年12月29日,《每周质量报告》推出“旧桶装废油 非法回收追踪调查”一期节目,曝光了造假窝点多渠道销售假冒伪劣机油的现象。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中国人民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等都非常熟悉,这与新闻媒体对质量的关注和传播密不可分。而《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平台,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宣传质量政策、普及质量文化,对推动中国质量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历史发展
《每周质量报告》的前身是《每周质检报告》。这是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合作的一个节目。2001年7月10日,《每周质检报告》作为《
新闻30分》中的一个固定板块首播,时长约10分钟,由3部分组成:6分钟的调查报道,以讲故事为主;1分钟发布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此外约2分钟是给观众的消费建议和提示。有时节目组还会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对市场的一些产品进行突击检查,并公布其结果。当年8月11日,节目改为周日播出。与此相应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产品质量抽查公告的时间也由每周二改到周日。该节目曾报道过黑心棉、地条钢、假
翡翠等造假现象,反响较大。2003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期间,配合新闻频道开播,
中国中央电视台对各栏目进行了统一调整,《每周质检报告》停播,并创办了《每周质量报告》。
2003年5月4日12点30分,全新的的新闻专题栏目——《每周质量报告》在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在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栏目组经过精心策划,记者对所谓的防非典口罩村的3天暗访。这个口罩村每天可以生产80万个口罩,就是这些连基本的生产条件、产品质量都不能保证的口罩却在非常时期源源不断地流向消费者手中。在中国人民上下全力抗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关键时刻,由于《每周质量报告》的介入和采访,最后有关部门一举捣毁了这个生产窝点,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安全。2003年11月,《每周质量报告》曾播出《被污染的火腿》,曝光不法商家为了让火腿不变质在原料中添加农药的情况;2004年2月播出的《火锅底料“硬”是有问题》,揭露不法商家在火锅底料中添加
石蜡仿
牛油造假;2004年12月播出的《“香醋”为什么这样涩》,起底不法商家使用霉变大米、添加
乙酸生产所谓“香醋”乱象。这些节目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它们被各大报纸、电视台、门户网站等媒体转载实现二次传播,产生广泛影响,相关违法商家也在节目播出后被逐一查处。
2006年6月5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面改版,以创新的节目形态和频道形象推出早、晚黄金时段和周末全新节目。《每周质量报告》播出时间进行调整,改为每周六21:50。2008年3月30日,《每周质量报告》播出时间调整到每周六20:30首播。次年6月28日,由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一度停播了两个月。9月,《每周质量报告》移师到央视二套财经频道亮相复播,《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负责人刘兵称,重出荧屏的《每周质量报告》虽然在包装上有所改变,但内容不会改变,仍将以关注食品质量安全、揭露假冒伪劣产品为主。又因为《每周质量报告》的内容讲述的都是质量安全、消费者打假等,原本就是靠近经济的东西。因此,在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改成财经专业频道后,将该栏目改在二套播出。复播后《每周质量报告》首期系列节目讲述的是“青少年健康”。
2010年11月1日,《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蜂蜜以假乱真,果糖含量过半”的调查报告。2011年1月16日播出的《维权网站“潜规则”》,揭示了一家名为“315 消费电子投诉网”的网站打着替消费者维权的幌子,实际上却根本不替消费者办事的情况;2012年播出《“涉水“车险》;2013年5月12日播出的《维权之困》,报道了
榆林市的一位消费者购买某品牌轿车后,发现该车存在烧机油问题,与商家交涉无果,进行多次投诉维权的事件;2014年播出《迟到的示范条款》,有效推动了新商业车险条款于2015年出台,车险“无责不赔”“高保低赔”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2019年,《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平台销售智能马桶盖的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检的国内外产品中,国外品牌不合格率高达60%。2024年12月29日,《每周质量报告》推出“旧桶装废油 非法回收追踪调查”一期节目,曝光了造假窝点多渠道销售假冒伪劣机油的现象,这种机油经检测,各项主要指标都达不到国家标准,使用后可能导致汽车发动机严重故障甚至报废。
节目特色
《每周质量报告》是由
中国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档以消费者为目标收视人群的新闻专题栏目,联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权威机构,秉承公正、权威、科学的理念,贯彻质疑、求证、警示的主旨,坚持“你看到的是你想不到的,你质疑的是我们要求证的”专业精神,以“打假除劣扶优、提高生命质量”为己任,以“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为栏目标识语。
《每周质量报告》始终致力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域的调查报道,以打假除劣扶优,推动质量进步为第一诉求,以消费者为核心收视人群,关注人与质量的关系,关注消费者的物质诉求和精神诉求,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在人的生存质量、服务质量、生活质量、消费环境质量和经营环境质量等方面给予关注,凸显大质量观、净化消费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中国电视新闻界质量新闻领域的旗帜性节目。《每周质量报告》和《
焦点访谈》相同的是,用新闻武器对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曝光。
《每周质量报告》的报道过程从一开始就锁定在对于生产这一环节的控制之上,栏目本身不对所报道产品进行任何主观或者人为的断定,而是通过对过程的“揭秘”,让观众自己判断得出结论,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职能也正在于此——把事实的真相公之于众。媒体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干预新闻事件的进行或对所报道事实进行处理,它只是事件的见证者,而不是参与者,更不是决策者,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
公正性。《每周质量报告》从始至终所坚持的“过程”式报道,正是以一种旁观的“视角”纪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并以此昭示着新闻报道真正的魅力所在。报道“过程”不仅仅意味着记者们要比报道“结果”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给予观众同时空体验以及赋予观众更多“认知”主动权和“理解”的主动权方面,“过程”报道的
传播效果远比公布“结果”好。而观众也才从这一个个过程的展现中真正领略到电视新闻报道的魅力所在——“真实”即为美。
组织运营
制作运营
参考资料:
采编成员
参考资料:
主持人
办公地点
《每周质量报告》办公及联系地址位于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
播出时间
参考资料:
争议事件
2004年5月16日,《每周质量报告》节目停播一期。主编接受《
东方早报》采访时表示,16日中午的节目没有播出,主要是技术原因。面对网民的责问,
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主持人透露,停播原因是这一期节目的内容存在争议。据了解,这期节目要曝光的是
东北地区某种
熟肉制品。另一家报纸《
每日新报》则披露了“从一位知情人士那里得到的另一种说法”:《每周质量报告》没有按时播出,主要是因为有关主管部门觉得该期节目做得不够严谨。实际上,《每周质量报告》从“
国际劳动节”已经开始悄然改版。栏目组的口号是“注重信息平衡,实施精确打击”。而此前他们的口号是“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你所质疑的,就是我们要求证的”。“信息平衡”的具体做法是,原来每次4分钟的“专家解读”的时间,增加到了七八分钟,并与前面的调查紧密相关,又增加了伪劣产品的危害、正规产品的生产过程、怎样鉴别伪劣产品等内容。同年7月4日,《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正面报道”———讲的是山东肉鸡
加工厂的生产过程如何让人放心。一系列现象表明,节目自身的质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该栏目或已处在一个由官方、商业、公众乃至国家等各方利益冲击下的漩涡之中。
影响与评价
节目影响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今天的中国人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等都非常熟悉,这与新闻媒体对质量的关注和传播密不可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依托总台平台,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宣传质量政策、普及质量文化,对推动中国质量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每周质量报告》秉承“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宗旨,用客观事实与权威实验室检测数据揭示质量问题真相,将辨别产品质量的方法告知广大观众,助力监管部门打假除劣扶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国人的质量观念。《每周质量报告》还播出了不少不法商家通过造假迎合消费心理的节目,在助力监管部门打假除劣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意识到不必过度追求面粉的精白、腐竹的筋道、粉丝的通透等。人们质量意识不断提升,消费习惯趋于安全、健康、绿色,这些变化与《每周质量报告》发挥的警示、引导作用分不开。可以说,《每周质量报告》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观众的消费习惯,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升其生活品质。
《每周质量报告》坚持独家新闻调查报道,传播方式从表层向深层拓展,从具体的一物一事入手,多侧面、多角度、多维度报道消费者关注的质量问题。其抽丝剥茧、推本溯源的传播方式,对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市场监管起到支持辅助作用,甚至影响推动了一些质量标准法规的制定出台。《每周质量报告》因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国家以法治手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有明晰的认知,在多期节目中呼吁国家尽快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与适用》,引起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将出台《食品安全法》写入议案提案。
打假除劣扶优”是《每周质量报告》的初心与使命,节目开播后,可清晰看到在促进产品质量提高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其持之以恒的使命意识,彰显价值的
传播效果,不仅有效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升级换代,更促进企业主体质量意识日益增强。
节目评价
《每周质量报告》是一个以服务大众、服务生活为己任的专题节目,无论从节目内容还是节目所引起的客观效应来看,都充当了舆论监督的前锋。既然是监督就要有一个力度把握的问题,尤其在如今
新闻法还没有出台之时,新闻媒体的权责不十分明确,如何把握舆论监督的力度,就更加成为了一个敏感话题。但这个难题仍然没有难倒“铁肩担道义”的栏目制作者,《每周质量报告》坚持负面报道与正面报道并重的原则,披露违法企业的同时也展现正规企业的生产流程;本着对消费者与品牌负责的态度,用平衡报道手法,保证媒体的
公正性,将舆论监督的力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宋铮 评)
“栏目的影响力越大,可能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多。”解决食品安全这一问题的重任并不是仅仅依靠《每周质量报告》的舆论监督就能完成的。希望《每周质量报告》能推动中国出台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只有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加大造假者的违法成本,才能更行之有效地制止造假行为。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让造假者无处藏身,而不能让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周质量报告》原制片人吴光秋 评)
参考资料
胥午梅.CCTV节目官网首页.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