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忠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卫忠,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的裂隙岩体稳定性和渗流场分析。
人物生涯
1997年在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曾两次到法国进行科技合作研究。2001年8月 ~2002年8月在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土木系从事有关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理论以及在核废料地质深埋储存的稳定性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完成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金、重点基金的研究工作,开展了实验室裂隙岩体基本力学性质和雁型裂纹扩展机理研究、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和计算方法及位移反分析研究。在工程科研方面先后完成了李家峡水电站岩石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的现场监测与数值分析、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输水隧洞黄土段施工期间围岩动态监测(现场负责人)、小浪底枢纽工程高边坡流变土夹层预应力锚索加固数值分析、三峡船闸高边坡系统锚杆(索)加固数值分析与相似模型块体试验、广州地铁1号线东——杨区间隧道施工期间围岩稳定性监测、台湾隧道变形预估系统、小湾电站高边坡锚固优化、龙滩巨型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位移反分析和开挖施工顺序优化分析。对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一、二级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方法开展了较为全面的计算分析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业主、设计院和外国专家组的赞同,为业主节约工期13个月,避免外商索赔1000万美元。
陈卫忠教授致力于地下工程相关的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结合国家大型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领域工程建设,开展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优化及工程长期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节理岩体典型分布裂隙断裂模式、扩展机理及其强度特性;提出岩体非线性流变本构模型、损伤渗流耦合本构模型和多场耦合力学模型等,完善了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力学理论体系。并开发了适合地下工程开挖、支护优化及多场耦合的数值仿真软件。研究成果在国内很多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2000年获陈卫忠教授致力于地下工程相关的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SCI 收录10 篇,EI 收录70多篇;已出版专著1部,获专利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奖一等奖3项、省科技进奖二等奖2项。已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2名。现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3名。陈卫忠教授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2004年获第三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金奖(第一名);2004年获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被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2002年出版专著《节理岩体破坏机理和锚固效应及工程应用》。
主要学术任职情况
岩土力学》编委;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地面工程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物理与数值模拟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
人物成就
2023年8月,经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审议,中国工程院党组审定,确认陈卫忠为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目录
概述
人物生涯
人物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