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大庙
隋代始建的庙
据双河道观谱记载,大庙始建于隋朝,重建于唐朝,明朝成化二年又三度重修,元、明两个朝代为道观鼎盛时期,拥有田产500余亩,道众20余人,庙宇99.5间。据了解,双河大庙从明末到清朝庙威大振,香火旺盛时期时,其活动影响到鄂豫皖本省的邻近县,每年的3月28日会期,均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来赶庙会。
地理位置
金寨县双河镇旁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名为“双河道观”的大庙,每年农历的3月28日为该庙的会期,每逢会期时,鄂、豫、皖三省邻近的许多民众前去赶庙会。
历史渊源
直至清末庙人与山寨主因庙产事,打了几年官司,庙方为此卖了部分田产(只剩120亩田),庙道中落,香火减少。
基本情况
据悉,1931年地方革命武装在此建立了二区苏维埃政府和二区模范学校,一度香火掩迹。1947年挺进大别山,乡保武装头目冯国良据此负隅顽抗,战火烧毁了部分庙宇。嗣经道人化缘,群众献料,至1950年又基本修复,每年一度的庙会都没有熄灭。
道观以供奉东岳大帝黄飞虎为主,另有“玉皇殿”、“阎王殿”、“三清殿”、“大德真君殿”、“龙王殿”、“城隍殿”、“三生娘娘殿”,还有“东岳府”、“孤魂祠”等等,凡传说的诸神,应有尽有,并置有专殿。据说,这里还是阴曹地府之所在,故对“十殿阎王”以及阴朝地府的设置,模拟得最为详尽。道观气势恢宏,富丽堂皇,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亭廊回,恬静幽深,香火旺盛,声播久远,河南省光山县固始县、商城、湖北的罗田县、胜利和安徽的金寨县霍山县霍邱县六安市等十三个县的香客慕名而来。
“封神榜”的描述的东岳大帝黄飞虎,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出生日,十月十五日是得道升天日,故该道观一年两期庙会,庙会期一般是15天左右,鼎盛之时,持续一个月。届时各地的戏班子,杂耍等民间艺人和商贾纷纷云集,集镇上只见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歌舞升平,货畅其流,最高峰时,当天接待香客十余万人,道观小山门至双河街长达数公里的路上,摩肩接踵,迤逦而行,宛如游龙。双河庙会成为民间文化交流、商品交流和宗教信仰的平台,已深深根植于金寨县周边群众生活风俗之中。“文革”时期殿宇损坏惨重,87年经省政府批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社会各界自发捐款百万元之多,几经修复,现有殿宇54间,供奉神像数十尊,2001年又引资40万新建一座古塔式的观音阁;2006年改建3小山门门楼,新建了一幢宿舍楼,修建了长500米的水泥路和两百余步上山石阶。
本着修旧如旧,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在登小山门建三十六石台阶,大门两侧耸立一对汉白玉雕琢的狮子,门头上镶嵌的“东岳府”三个遒劲大字,描金绘蓝,熠生辉,改革开放后,双河镇将道观作为旅游胜地对外开放,借庙会搭台,经济唱戏,隆重操办每年两度的庙会。双河被誉为皖西生姜第一镇,年产有机生姜一万吨,随着庙会的声名远震,双河品牌的生姜,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八十年代,每期庙会时,可接待各地香客游人100万,贸易成交额1000万元以上,随着各地庙宇的增多,香客分流了不少,每期庙会持续在一周左右,一般以正会期为中心,前三天后四天为最旺盛的时期,各地香客游人不仅局限在虔诚焚香、顶礼膜拜了,而是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在富口袋的时候更注重富脑袋。
道观传说
道观的传说:双河镇辖区内中部平坦,四周崇山峻岭,群山环抱,犹如盆地,九条山脉如巨龙奔腾而下均朝于孤峰突兀的双河山,古称“九龙传珠”之地。双河道观就建在这颗“龙珠”上,据地理风水学载,水向南流四十里,必有“宝地”出现,然而双河大河就是向南流淌四十余里,注入史河主河流,时任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就在建庙占了宝地。还有一传说:位于双河山下有一位渔翁,夜里梦见一道人,指点他下河捕鱼,将会捞到一网金子,这些钱不能占为己有,应在后山上建一座庙,保佑社稷祈福灾。第二天,果然灵验了,大庙正殿的左侧一旁仍供有老渔翁雕像。
王明题诗
1927年秋,时在武汉商科大学毕业的王明和他的同学一同到双河游玩两天,停留时间最长的是大庙和悬剑山.大学期间他参加了马列小组的学习,并担任了武汉大学学生会总干事,当时国共和作,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全国革命形势高涨。他也从一个自由主义者,转为一个全心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热心的革命者,在双河大庙他参观了三清殿,东岳府,并和香客攀谈,在庙外的河南会馆他提对联一付:
求神,求仙,命运安能托虚无;
救国,救民,前途只可靠自己。
可惜,文革时被红卫兵破四旧时被铲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历史渊源
基本情况
道观传说
王明题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