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综合性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始建于1959年,学院现任党总支书记为白艳秋
学院已形成融教学、学术、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成为国家级“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单位、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单位、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学院有本科、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设有作曲、音乐表演声乐、管弦、民俗音乐钢琴、少数民族器乐)和音乐学(音乐学理论、音乐教育)等3个本科专业,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少数民族音乐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培养了杨秀昭、斯仁•那达米德、嘉雍群培等人才和学界翘楚。拥有专职教师82人,其中高级职称3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万人计划”人选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名、“四个一批人才”获得者2名、“国家民委教学名师”1名。
历史沿革
中央民族大学创办于1950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四十多年来,音乐学院培养了宋祖英三宝等一大批知名优秀音乐家。还为许多中央直属音乐团体,教育系统,科研机构,宣传媒体以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各类艺术人才。他们中间,有不少毕业生曾在国际国内各种音乐大赛中分别获得金奖银奖及铜奖。并且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获得荣誉
在教学科研与音乐创作中,涌现出一批有较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创作了《木雕的传说》《凉山巨变》《狼牙山五壮士》等具有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学院师生在国内外各类音乐比赛中屡屡获奖,据不完全统计,建院以来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师生获奖320余人次,音乐作品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40余人次,如2001级学生丁玲“第四届意大利米那彼奥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中荣获第二名;2002级学生刘西娟在“意大利乌日巴尼亚第一届国际声乐大赛”中获第三名;2004级学生龚易男在“第十届北京国际手风琴比赛”(青年组)中获得第三名;2000级中专学生康雅尼在“‘天华杯’全国少年二胡比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2003级学生姚晓希在“全国艺术院校长笛演奏大赛”(青年专业组)中荣获三等奖;2008年刘思思、曹媛媛、陈枭等学生在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中分别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二胡、古筝扬琴等专业青年组B组银奖等。
近20年,学院获得的各类研究立项项目和获奖成果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与成果十几项,如嘉雍群培博士任副主编的国家重点科研成果《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西藏卷)获2004年文化部、中宣部、国家民委、全国文联“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科国家重点项目编撰成果一等奖”;包爱军博士专著《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朝作品《滇南山谣三首》《春天来了》分别获第二、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乌日娜的《吉祥三宝》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等。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50年的发展已使音乐学院形成融教学、学术、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成为国家级“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现拥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博士学位授权点、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设音乐学、作曲、声乐表演、民俗音乐表演、管弦表演、钢琴表演、音乐教育、少数民族器乐等8个系30多个专业方向。
师资队伍
音乐学院除了本校教师外,还聘请了中央,中国音乐学院以及北京主要音乐团体的许多知名专家和教授长期担任教学工作,还定期邀请国际上一些著名音乐家来我院交流访问。并相继于西方国家的音乐学院建立了校际关系,学术活动频繁。音乐学院拥有少数民族乐团,少数民族青年爱乐乐团,少数民族合唱团。其演员阵容庞大,实力强劲,各具特色。其中,尤以少数民族乐团更具鲜明特色与实力。
学院已建立起一支雄厚的教师队伍,在岗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与正高职称10人,副教授与副高职称24人,占教师总数的40%;硕士生导师2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获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31人,占教师总数的44%;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一名、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一名。
人才培养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级音乐人才的摇篮。办学50年来,学院已向社会特别是向我国的民族地区输送了数千名优秀的音乐人才,他们现已成为各地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坚力量,为我国民族地区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音乐学院坚持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办学宗旨和特色,努力构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科研、创作与开发中心,逐步实现完整而科学的特色学科体系。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中国少数民族器乐演奏等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围绕这些课程而开发的特色教材有20余部,如孟新洋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声乐教材曲选》、《中国民族声乐教材曲选》;龙晓云编撰的《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视唱曲目精选》、柯琳与他人合著的《民族戏剧学》、赵包嘉编撰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依曼那列与巴雅尔编撰的《冬布拉演奏教程》等。在教学改革方面,学院重点强调和增加课程体系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比重,承担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项目“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项目。于2002年在国内率先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确立为独立的本科必修课程,与“中国汉族传统音乐”并列,从客观学制上完成了少数民族音乐真正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中国民族音乐多元文化特征的教学目的,该课程已被列为“北京市精品课程”。音乐学院“少数民族乐团”是以开发和创作表演少数民族特色乐器为主要特点的乐团,十年来活跃于国内外舞台,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曾在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闭幕式迎接奥运会升旗演出,受到北京市委、北京奥组委颁发的荣誉奖,该团在少数民族乐器的开发与演奏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音乐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不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到目前为止,学院承担了《西藏本教音乐文化研究》《中国藏传佛教音乐文化的流布与地域化变异》《蒙古宗教与祭祀音乐文化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和音乐作品200多篇(部)。隶属于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重点大学的音乐学院,在“211工程”建设“十五”期间已完成了“211工程”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数据库”的一期建设,初步实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数据整理分类与录入,有待进一步深化。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音乐学院正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办学模式与其他学科一同为中央民族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进。
参考资料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24-02-23
学院领导.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24-02-23
中央民大音乐学院.中央民大音乐学院.2021-06-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获得荣誉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