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风,男,
汉族,1953年7月生,原籍
湖南省宁乡县。中共党员。教授,中国古代文学、
民俗学硕士导师。1982年毕业于
河南大学中文系。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
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河南大学教务处长、
南阳师范学院副院长、
郑州轻工业大学副院长。
人物经历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
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民俗学硕士导师。。
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河南大学教务处长、南阳师范学院副院长、郑州轻工学院副院长。
现任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神话学会、
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
河南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民协六次、七次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文联五次、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荣获的学术称号和荣誉称号有
河南大学学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专家、跨世纪学术群体成员、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民协德艺双馨艺术家、河南省第五批省管优秀专家。
主讲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史、
文化人类学、天文与传统文化、魏晋玄学与文学、民俗学概论等多门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贡献
至今出版个人独撰专著8种,主编教材与
工具书6种,参编教材与专著多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较宽,主要研究成果可分为两大系列。其中,系列文化学研究以《天文与人文》(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
河南大学出版社)、《天人合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文化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代表。其成果以独到的文化视角和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为基础,以原型批评、
结构主义等理论为工具,对于文化反思和文化建设,做了新颖和有建设意义的探索与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
读书》、《理论信息报》、《
文学评论》、《
河南日报》以及
东京大学、
剑桥大学和
台湾清华大学联合主编的《中国科技史通讯》都曾报导和评介他的研究成果。《天文与人文》等曾获
河南省科技专著
二等奖,《
天人合一》获中宣部、全国民协“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南阳天文画像石考释》等论文获省教委社科成果
三等奖。《
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书称该系列“构筑了既属于
天文学,又属于
人文科学概论的‘第三种文化’的新领域。”《文学评论》在总结20世纪原型批评与主题研究的学术成果时,对该系研究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
中国文化概论》被指定为全国师范院校专业教材、自学考试专业教材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课程指定参考教材。另一系列研究以《神鬼世界与人类思维》(黄河文艺出版社)、《
东方文明的曙光》(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古俗遗风》(上海文艺出版计)、《汉画与民俗》(
吉林文史出版社)等专著为代表,属于
民俗学研究领域。其中,中原神话与民俗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承认。
近年来担任
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组组长、河南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承担国家项目三项,省级项目七项,跨省合作项目一项。目前正在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一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二项。
成果简目
1. 《辛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u003e作年考辨》《文学论丛》1984/2。
2. 《“未定天保”与“人事设置”无涉》《中国语文通讯》1985/4。
3. 《“对N曰”式中“对”的词性》《周口师专学报》1986/1。
4. 《南阳天文画像石考释》《汉代画像石研究》
文物出版社1987。
5. 《〈小雅"天保〉》新探》 《
中州学刊》 1987/5。
6. 《关于〈豳风"七月〉的几个问题 》 《河大学报》 1987/2。
7.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教探新 》 1987/2。
8. 《羲和捧日,常羲捧月画像石质疑》《
中原文物》1988/2。
9. 《清新幽远自然疏朗?论裴迪诗的风格》 《广播电视报》 1988/1/14。。
10. 《论古代天文学的社会学色彩 》 《
中国青年报》 1988/9/1
11. 《首句第二字与近体诗平仄格式》 《中国语文天地》 1988/4。
12. 《天体祭祀与民俗》 《中州民俗》 1988/4。
13. 《大汶口一块汉代画像石辨正 》 《文物》 1988/11。
14. 《关于唐河针织厂汉墓的两个问题》 《文物》 1988/12。
15. 《汉画像神话和民俗学 》 《
民间文学论坛》 1989/1。
16. 《河殇的是是非非 》 《
中国教育报》 1988/12/20。
17. 《华夏天文观念的社会学反思 》 《学术百家》 1989/2。
18. 《迎神赛社礼节传簿》笺释 《
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
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19. 《神鬼世界的思维之光》《中州书林》1989/11/25。
20. 《民俗学"汉画像"思维形式》 《神话与民俗》
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0。
21. 《“嫦娥奔月”画像考释 》 《汉画研究》 1991/。
22. 《汉画像“神鬼世界”的思维形态及其艺术》 《
中原文物》 1991/3。
23. 《以天测人?中国古代星占剖析》 《
船山学刊》 1992增刊。
24. 《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评〈汉碑集释〉》 《
河南日报》 1992/2/19。
25. 《十谋士传"荀?传》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
26.《从炎黄东西说看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炎黄文化研究书(四)》河南科技出版社1993。
27.《中国神话哲学述评》《
陕西师大学报》1993/1。
28.《走下神坛备生神》《
科技日报》1993/8/22。
29.《汉画像中的玉璧与丧葬观念》《
中原文物》1994/4。
30.《说璧》《东方文化》1994/3。
31.《也谈广汉三星堆玉璧的文化功能》《
四川文物》1995/2。
32.《五德终始理论与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两种方式》《
河南大学学报》1995/3。
33. 《汉画像天文星图与民族传统观念》《寻根》1995/5。
34. 《天文与人文"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简介》台湾《中国科学史通讯》1995/9。
35.《天文与民族精神?东西方天象体系的文化学解读》《周口师院学报》1995/1。
36.《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发展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高教探新》)1995/2。
37.《从阳西水坡45号墓看骑龙升天神话母题》《
中原文物》1996/1。
38.《关于继续教育的几个问题和我们的对策》《成人高等教育研究》1997/3。
39.《竹林玄学与阮籍诗歌创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1。
40.《“中央意识”文化观念的历史渊源》《
河南大学学报》2000/5。
41.《法制与民俗文化建设》《
河南社会科学》2000/6。
42.《汉画像反映墓主生前生活说辨析》《
南都学坛》2002/2。。
43.《法制与民俗文化建设琐议》《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
44.《南阳师院学人风采》《南都学坛》2002/2。
45.《从典型个案看方法在汉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南都学坛》2003/4。
46. 《面向基础教育实施双向互动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南阳师院学报》2004/5。
47.《汉画的民俗文化价值和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2004/6。
48.《汉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及其依据》《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49.面向基础教育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50.《试论文化经典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1。
51.《汉画资源与学科建设》《
南都学坛》2005/1。
52.《纪念鲁迅先生收集汉画像90周年??汉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及其依据》《
鲁迅研究月刊》2005/3。
独著
3《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4《天人合一观念与华夏文化传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6《天文与社会》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主编
1《神鬼世界与人类思维》
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
2《中国古代文学自学读本》 (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4《中国国情总览"文化卷》(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8《高考语文答卷典型错误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0《中国文化论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11《
东方文明的曙光》
东方出版中心(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2《素质教育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5《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参编
1《古代文学名作赏析》(参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中国古代文学选》 (参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参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4《写作名句词典》 (参编)
海燕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