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环乳牛肝菌(学名:Suillus luteus (L.:Fr.) Gray)是乳牛肝菌科、乳牛肝菌属真菌,原产于欧亚大陆,现已被引入北美和南美、南部非洲、
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该物种于1753年就被
卡尔?冯?林奈识别。为使褐环乳
牛肝菌实现产业化开发,
丽水市林科院食用菌中心从2001年开始承担了市、省科技项目“牛肝菌仿生栽培技术研究”,开展褐环乳牛肝菌生态学、野生促繁、人工栽培技术等系列研究,并于2006年12月成功地在圃地栽培出大量子实体,并已通过
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
褐环乳牛肝菌菌盖宽4-10厘米,幼时扁半球形,后渐平展,表面黄褐色至深肉桂色,很粘,光滑,边缘完全,偶有内菌幕残片挂于其上。菌肉淡黄色,味回甜,厚0.8厘米左右。菌管每厘米20-30个,长0.3-0.4厘米,管面及管里均为菜花黄色,管孔多角形,蜂窝状排列,与柄接近处凹陷,有的直生,有的菌管下延为柄上部的网纹(下延约为0.1-0.2厘米)。菌柄近柱形,长2-7厘米,粗1.1-1.5厘米,表面有红褐色小腺点,柄的上部为菜花黄色,下部为浅褐红色,内实,肉质。菌环浅褐色,位于菌柄上部,膜质,薄。
显微镜下观察:孢子近梭形,浅黄色,光滑,含1-3个油滴,大小(6.3-9)微米×(3-3.6)微米。
褐环乳牛肝菌生于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中地上。分布于亚洲(哈萨克斯坦、中国等)、
欧洲、大洋洲和
北美洲。褐环乳牛肝菌在全中国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
黑龙江省、
河北省、
山西省、辽宁山东、
江苏省、
湖南省、
云南省、新疆、
西藏自治区等地。褐环乳牛肝菌在全中国均有分布,生于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中地上。子实体发生在秋冬、早春,呈散生或群生。
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发生在秋冬、早春,呈散生或群生。在中国丽水市郊市林科所百果园的褐环乳牛肝菌的自然发生期多在11月初到翌年4月上中旬,具体的发生高峰期与该时期内具体的天气状况有关,有发生在
马尾松林缘,但与马尾松相邻的条件相似的
湿地松林地没有褐环乳牛肝菌发生,在市林科所百果园的马尾松林缘雷竹林内发现发生密度明显高于马尾松林,呈明显的圆弧形向雷竹林扩展,与马尾松根系生长方向一致,每年的推进距离为0.6-1.2米,在非出菇季节,出菇部位(菌塘)的枯枝落叶下土面没有菌丝,土中菌丝也稀少,而进入出菇季节,其枯枝落叶下土面菌丝增多,逐渐密集、趋浓变白,但也有的出菇菌塘到出菇时菌丝较稀淡。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菌塘内的菌丝分化产生原基,原基初始的形状是白色长形小棒状,长约0.5厘米,直径2毫米,这是所见的最小原基,以后从顶端分化出菌盖,先为白色,后变为淡褐色,此时若除去落叶或触动菇蕾,菇蕾就会死亡,如此阶段天气持续过干也会导致原基死亡。随着菇蕾的生长、发育,菌柄变粗、增长,菌盖变大、变厚,当菌盖由幼时半球形趋于平展时,菌膜开始破裂,并在菌柄上留下菌环,颜色变为
褐色。当菌盖趋于平展时,孢子开始大量散发,菌管也由黄色变为污黄色,以后子实体从菌管开始腐烂。并会在其上发现许多取食子实体的幼虫。褐环乳牛肝菌从原基到成熟到老(过)熟整个过程8-12天。湿度大、气温较高,发育就快,时间就短。出菇后若天气连续干燥,子实体生长较慢,个体往往较小,质量轻,且容易干枯。
褐环乳牛肝菌菌盖生长速度与子实体法余年阶段、温度关系密切,在子实体幼小时尤其明显,但随着子实体的长大,菌盖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即使温度较低,但菌盖日生长量比幼小时要快,当达到9.9厘米后,子实体进入成熟期,生长速度开始下降。据观察,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从原基发生到长大成熟的时间与气温关系较大,温度的高低可以提早或延迟子实体的长大成熟时间1-3天。子实体的折干率随出菇时期的空气湿度大小而变化,一般在9.2-9.8%。
基质制作:采用
蛭石、泥炭、
膨胀珍珠岩、田土按比例组成,混匀后,采用常压蒸汽消毒后倒入培育无菌苗容器中。
圃地栽培:先将圃地翻耕,大块土破碎整理成,然后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将培育的
菌根苗按照定的密度,移植于圃地,通过水、肥、光、杂草等环节管理,然后在适宜的时间采用人工催菇技术,促进子实体发生。
食用价值:褐环乳牛肝菌是一种优良的菌根食用菌。该菌色泽鲜艳,菌肉口感软而粘滑,菌管部分脆嫩,味道鲜美,是中国商品
美味牛肝菌种类之一,也是出口的野生牛肝菌。食用方法主要是将菌盖表皮剥去,沸水漂洗后炒吃,或洗净晒干,放通风干燥处备用。
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护级别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