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林八音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戚林八音》(平话字:Chék-lìng-báik-ĭng),福州市著名的地方韵书。该书为《戚参将八音字义便览》与《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二部韵书的合订本。前书大约成于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入闽抗倭之后,后书成于清朝康熙帝二十七年(1688年)。前书可能由戚继光的下属即著名福州学者陈第所编,后书为为康熙进士林碧山所编。二书的合订本由福州人晋安区合刻于满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迄今已流传二百五十余年,是研究福州话音韵的重要作品。
内容阐释
八音含义
汉语只有四个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福州话则不同,却有八个声调,即把平、上、去、入四声,再各分阴、阳,所以就成为八音。其八音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例:“音、引、印、乙,仁、引、任、入”;又:“心、审、信、失,寻、审、甚、实”。记住:这里应使用福州话来读。
入声
普通话和福州话声调上的最大差异就是,普通话没有“入声”,而福州话“入声”的字很多。《戚林八音》中“入声”很重要。
例:福州话中“阴入”的字有:笔、滴、急、泣、七;不、出、谷、福、卒;鳖、劫、切、铁、折……
“阳入”的字有:辟、力、极、食、翼;仆、独、掘、服、族;跌、杰、列、灭、热……等等。
声母与韵母
《戚林八音》中有15个声母和33个韵母,它们分别是:
声母(用福州话读)是:柳L、边P、求K、气KH、低T、波PH、他TH、曾TS、日N、时S、莺(零声母)、蒙M、语NG、出TS、喜X。打、掌、与、君、知(注意:此五字声母重复,故声母虽标出20个,而实为15个)。
韵母(用福州话读)是: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注意:有三字韵母重复,故韵母虽是36类,而实为33个韵母)。
背熟声母与韵母,才能拼切自如。
例:军字是求春切;亨字是非灯切……等等。
平仄
《戚林八音》中每个字用福州话读和用汉语读,平仄都是相吻合的。普通话“阴平”和“阳平”是平声,“上声”和“去声”是仄声。而福州话“阴平”和“阳平”也是平声,其他声调都是仄声。
研究发现:用福州话朗读唐诗宋词能够更加合韵。如: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普通话中是 (者zhe-下xia),根本无韵可寻;在福州话中则是 (者[t¢ia]-下[kia]),完全合韵。
又如: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汉语中是 (山shan-间jian-关guan-湾wan-还huan-颜yan),其中山和颜不合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山[saŋ]-间[kaŋ]-关[kuaŋ]-湾[uaŋ]-还[huaŋ]-颜[ŋaŋ]),完全合韵。
通读《戚林八音》,只发现一个字,即“闽”字,福州话读“民”,是阳平声,属平声,而普通话“闽”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注音是“上声”,属仄声。不过,福州人还是按照福州话经典,把“闽”字作为“平声”来读。
戚林八音歌
宝禅遗稿
《戚林八音》是记载福州市方言语音系统并诠释方言词义的第一本古书,现尚未见到简化字版本。作为福州话的工具书,在里面可以找到每一个单字的读音和释义。然而要真正学会并熟练使用的年轻人不会很多,因为要背熟声母与韵母并拼切自如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尤其对不懂福州话的人更甚。
今有学海堂木刻本和民国元年(1912年)石印本。
五十年代曾在福州郊区,如马尾镇快安朏头一带流唱过一首福州民俗音乐戚林八音歌,据说为宝禅女士创作。可一直未见到《福州民谣-戚林八音歌》全文。二00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宝禅女士诞生百年之际,她的子女发现了《宝禅民谣》即《福州百首民谣》残存遗稿,内有《福州民谣-戚林八音歌》,最近已由其子女编辑并在网上公开发表。
《戚林八音歌》用通俗易懂的民俗音乐方式,教你背熟声母与韵母及拼切方法,对正确运用《戚林八音》有很大帮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阐释
平仄
戚林八音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