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桐日记
2006年北京市档案馆所作的图书
《那桐日记(上下册)》内容简介:
叶赫那拉·那桐(1856-1925)清末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琴轩,举人出身。1899年任鸿胪寺卿、内阁学士。1900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大臣。
版权信息
书 名:那桐日记(上、下册)
作 者:北京市档案馆
出 版 社:新华出版社
ISBN: 9787501174287
出版日期: 2006年3月1日
版 次:第一版
字 数: 977千字
页 数: 1113页
包 装:平装
定 价: 180.00元
内容简介
《那桐日记》起子光绪十六年(1890年止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共36年,约80万字。系统完整,时间跨度大,历经中日甲午战争戊戌政变、八国联军犯京、辛亥革命等重要的历史阶段,对于晚清及民国初年的政治、外交、军事,甚至官僚日常行为生活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信息
研究晚清史的重要资料
《那桐日记》不仅为研究晚清史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可以从中看到晚清官场的游戏规则,也就是‘官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兴涛说。昨天上午,《那桐日记》捐赠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市档案馆第二会议室举行。那桐后代将那桐的三十多本日记原本以及那桐自写的《履历本》、《那桐奏折存稿》等捐赠给了北京档案馆,与会学者就《那桐日记》(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史料价值进行了探讨。
36年未间断
据悉,那桐曾任清朝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要职,《那桐日记》起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止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共36年,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晚清及民国初年的政治、外交、军事及官僚日常行为生活。在现存的日记中,前23年的日记为叶赫那拉·那桐逐日亲笔书写,1912年7月11日,那桐中风以后,日记改为那桐口述,他人代书,之后那桐还会查阅、小改。有时,那桐自觉身体不错,可以提笔,还会亲自再写。由于身处要职并处在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那桐日记》的内容十分丰富。它系统完整,时间跨度大,历经了中日甲午战争戊戌政变八国联军入京、辛亥革命、溥仪退位等重要阶段,对于研究晚清民初的政治、外交、军事,以及官僚机构的运转都具有重要价值。清帝退位后,那桐迁居天津市
重要的一册“文革”中遗失
《那桐日记》一书责任编辑之一的吕先挺称,那桐迁居天津之后,家人改姓张,那桐的日记经过了两三代人保存。叶赫那拉·那桐的后代张媛介绍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日记全部被抄没,80年代初才被归还。但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4月23日至宣统元年(1909年)5月13日的第20册遗失不见了。”从2001年开始,那桐之孙、张媛的父亲张寿崇开始整理抄录、注释那桐亲记的日记,口述的部分则由张媛抄录,北京市档案馆的梅佳等人点校整理。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蔡美彪负责了审读。但是,张寿崇先生没能看到该书的出版就去世了。清史专家阎崇年、房德龄等人都对《那桐日记》给予了高度评价。黄兴涛教授认为,“叶赫那拉·那桐很会做官,从他日记记载与各色官员的往来就可以看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晚清官场的风俗和游戏规则,以及君臣关系等。”学者定宜庄称,“内务府的资料非常少,《那桐日记》所记载的内容很丰富,除了政治以外,还有生活。”
图书目录
那桐日记:上
那桐日记一八九〇年——一九〇五年
光绪十六年(1890年)
光绪十七年(1891年)
光绪十八年(1892年)
光绪十九年(1893年)
光绪二十年(1894年)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东使日记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光绪三十年(1904年)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相关信息
图书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