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桐日记》起子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止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共36年,约80万字。系统完整,时间跨度大,历经
中日甲午战争、
戊戌政变、八国联军犯京、
辛亥革命等重要的历史阶段,对于晚清及民国初年的政治、外交、军事,甚至官僚日常行为生活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那桐日记》不仅为研究晚清史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可以从中看到晚清官场的游戏规则,也就是‘官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黄兴涛说。昨天上午,《那桐日记》捐赠暨出版座谈会在
北京市档案馆第二会议室举行。那桐后代将那桐的三十多本日记原本以及那桐自写的《履历本》、《那桐奏折存稿》等捐赠给了北京档案馆,与会学者就《那桐日记》(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史料价值进行了探讨。
据悉,那桐曾任清朝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
内阁协理大臣等要职,《那桐日记》起于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止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共36年,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晚清及民国初年的政治、外交、军事及官僚日常行为生活。在现存的日记中,前23年的日记为
叶赫那拉·那桐逐日亲笔书写,1912年7月11日,那桐
中风以后,日记改为那桐口述,他人代书,之后那桐还会查阅、小改。有时,那桐自觉身体不错,可以提笔,还会亲自再写。由于身处要职并处在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那桐日记》的内容十分丰富。它系统完整,时间跨度大,历经了
中日甲午战争、
戊戌政变、
八国联军入京、
辛亥革命、溥仪退位等重要阶段,对于研究晚清民初的政治、外交、军事,以及官僚机构的运转都具有重要价值。清帝退位后,那桐迁居
天津市。
《那桐日记》一书责任编辑之一的吕先挺称,那桐迁居天津之后,家人改姓张,那桐的日记经过了两三代人保存。
叶赫那拉·那桐的后代张媛介绍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日记全部被抄没,80年代初才被归还。但是,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4月23日至
宣统元年(1909年)5月13日的第20册遗失不见了。”从2001年开始,那桐之孙、张媛的父亲张寿崇开始整理抄录、注释那桐亲记的日记,口述的部分则由张媛抄录,
北京市档案馆的梅佳等人点校整理。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蔡美彪负责了审读。但是,张寿崇先生没能看到该书的出版就去世了。清史专家
阎崇年、房德龄等人都对《那桐日记》给予了高度评价。
黄兴涛教授认为,“
叶赫那拉·那桐很会做官,从他日记记载与各色官员的往来就可以看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晚清官场的风俗和游戏规则,以及君臣关系等。”学者
定宜庄称,“内务府的资料非常少,《那桐日记》所记载的内容很丰富,除了政治以外,还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