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逻辑》是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出版时间为2009年,作者(俄)舍尔巴茨基,译者是
宋立道。
佛教逻辑大致可称为因明。据舍尔巴茨基所代表的
圣彼得堡学派的意见,佛教哲学的全部历程分为三期:始自小乘,走向大乘,最终在瑜伽行派的唯识哲学上达到圆成具足。
本书是由三部著作所组成的丛书的最后一部。这套丛书的目的在于说明
亚洲史上堪称最为强有力的思想运动。这种思想运动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印度斯坦流域,逐渐地扩张到几乎整个亚洲大陆,以至
日本和印度群岛。因此,这几部著作讨论的是
中亚和东亚的主要思想的历史。本书是关于佛教逻辑的一部权威性著作。作者通过对梵、藏原典的研究,并借助西方政治理论,对代表
印度逻辑最高成就的晚期十乘佛教的逻辑理论作了系统的阐释和评价。
“凡一切成功的人类行动都必然以正确的知识为先导,所以我们要研究它①。”这是法称给
知识论所划定的范围与目的②。人的目标或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⑧,或者是欲求的、或者是回避的某物。预期的行动④在于达到所欲而避开非所欲。正确的知识⑨是成功的知识,即是说,它跟随有决心或判断@,后者便会引导成功的行动⑦。那使人误入歧途的认识,即欺骗有知者的希望和欲求的认识便是错误的认识⑧。错误与疑惑①是正确知识的反面。疑惑是双重性质的。它可能是根本无知的怀疑,因为它全然没有决心和判断。这种疑惑便不会引起预期的行动。但它也可能包含了对成功②的企望或对失败③的了解,这60就会象正确的认识一样,引导判断和行动。农夫并不能确信丰收,但他指望有好收成并采取行动④。他妻子并不知道有行乞僧人要来,不知道会不会要施舍给他为别人准备的食品,但她预料他不会来,所以罐子热在火炉上⑨。
法称的这个
知识论定义与现代心理学所认可的定义相差不远。心理学被定义成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的特性就是“对将来的结果的寻求及对所欲达到的目标的手段选择。”
印度的这门学科只限于研究精神的认识现象、真理与谬误,限于人类知识范围。内心的情感成份不在研究之列。从认识的现象定义看,总得说认识活动中存在着(虽然它可以是微妙难言的)情绪,或者是欲望或者是厌恶⑦。这一点在佛教的认识理论中自有特别的意义,因为那称作我(ego)的本质被认为是由情感成份构成的。而详细的分析这些情感并估量价值也就构成了佛学另一分支的内容,而不在认识的真理与谬误的讨论中考察。
舍尔巴茨基(Th.Stcherbatsky),20世纪上半叶西方佛教学界最著名的
俄罗斯学者,是西方佛学
圣彼得堡学派的巨擘。舍氏1866年生在
波兰。他少年时代即已掌握英、法、
德语;青年时代更熟
希腊语、拉丁语、
希伯来语等;他精通
梵语、藏文,了解
文言文、
日语,足可称为不世出的学者。其学术领域包括
印度诗学、古代戏剧、碑铭学、
藏学、佛教哲学等。他曾访过
中东,到过
波斯,在印度和蒙古都居住过,曾拜见过第十三世达赖。他对“第二佛陀”世亲的《
阿毗达摩俱舍论》、
法称的《正理滴论》有着深湛的研究和独到的心解。《大乘佛学》《
小乘佛学》和《佛教逻辑》只是他的部分代表作。他是俄国科学院
东方学部通讯院士,又是
欧洲三个东方学研究团体——英国亚洲学会、巴黎亚洲学会和柏林东方学会——的名誉会员。1942年舍氏逝于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