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金匾》是一首以
庆阳市民歌为基础改编的传统民歌。
歌曲由陕西边区一名叫汪庭有的木匠在甘肃庆阳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并改编,抗日战争时期流行于陕甘宁边区,表达了边区广大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子弟兵——
八路军的深情厚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歌曲由郭兰英演唱之后,被各时代的歌唱演员翻唱,流传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一代名歌。
歌曲简介
《绣金匾》是一首传统民歌。歌曲以甘肃庆阳民歌为基础,原来叫《绣荷包》,经中国诗人
艾青建议后,汪庭有改编成《绣金匾》。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流行于陕甘宁边区,随着全国的解放,又很快地流传到全国各地。
歌曲传唱过程中,被人民群众和专业文艺工作者多次再创造,先是增加了歌颂朱德总司令的内容,又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改编下,将“十绣”浓缩成为“三绣”。1976年,随着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三位伟人的相继去世,歌曲也在增加歌颂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的内容后,经过郭兰英优美深情的演绎,从而完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这个版本。
《绣金匾》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流传,一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再度传唱,在无形中,它由一首颂歌变成了一首史诗。从个体来讲,它以农民汪庭有的个人经历为线条,叙述从旧社会到边区新社会生活转变的过程。从历史全貌来讲,由于《绣金匾》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删改和加工的经历,也真实的再现出
土地改革、抗日战争等等中国革命的递进过程,堪称是小歌曲、大容量。
《绣金匾》通过绣金匾这样生动而贴切的艺术形象,表达出人民群众对领袖、总理等伟人的感激之情,可以说是通过艺术的形式,由群众自发地为这些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树碑立传,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公正地赋予了开国元勋们理应得到的历史地位,让他们的形象和功绩得以为后辈所知,也算是人民心中有杆秤的艺术体现。
创作背景
歌曲的创作者是
陕西省的一名叫汪庭有的木匠。他生于1916年,幼时随家人外出逃荒,生活困苦,要过饭,放过牛,还曾当过流浪汉。直至1936年,汪庭有流落到陕甘边区的新正县
马栏革命旧址三乡落户之后,他在马栏开荒种地,学做木匠活,生活稳定下来。
汪庭有在边区的新生活让他如获新生,他对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充满感激之情。他自幼喜欢
民歌和扭秧歌,从小就熟识《五更道情》《五哥放羊》和《绣荷包》等民歌小调,不识字的他,想方设法将自己在边区生活的体会纪录下来,并借助已经流传千百年的老旋律,表达自己的这份新感情,由此终于完成了边区新版的《绣荷包》。
《绣荷包》很快就在边区流传开来,中国诗人
艾青听到这首歌非常赞赏,但他也同时指出,民间是用绣荷包这种形式来表现和传递男女之情,而给中国人民领袖、政府、军队和共产党应当跳出这种局限,理应绣大金匾。汪庭有采纳了艾青的建议,将《绣荷包》改成了《十绣金匾》。歌曲不仅深受群众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当时
延安市的《
解放日报》的高度赞誉。
歌曲歌词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
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
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得红,金匾上绣的是,边区陕甘宁;
二绣陕甘宁,世事多太平,军和民大团结,大家一条心。
三月里是
清明节,金匾绣三层,金匾上绣的是,模范
八路军,
三绣八路军,抗战下决心,对民众多恩情,爱国爱人民。
四月立夏天,金匾绣得宽,金匾上绣的是,八路军大生产;
四绣军生产,比民忙大半,夜晚间守警戒,白天务种田。
五月五
端午节,金匾绣得亮,金匾上绣的是,边区老百姓;
五绣老百姓,抗战最热情,组织起
自卫军,打倒小日本。
六月
上火腾,金匾绣花云,金匾上绣的是,民众的劳动;
六绣民劳动,有利有名声,行行出状元,二流子成英雄。
七月里
中元节,金匾绣得宽,金匾上绣的是,妇女的生产;
八月里
中秋节,金匾绣得圆,金匾上绣的是,边区合家欢;
八绣好家常,卫生身体强,全家人都和气,民主好商量。
九月里九
重阳节,金匾绣得长,金匾上绣的是,移民上天堂;
九绣难民来,政府好优待,老户们帮助他,吃用有办法。
冬里天气寒,金匾十绣全,金匾上绣的是,政府恩情宽;
政府恩情宽,冬学到处办,有吃有穿有文化,快活过新年。
歌曲曲谱
歌曲鉴赏
《绣金匾》来源于陇东民歌,旋律带着厚重的泥土气息,或粗犷豪放,或婉转哀怨,或深沉缠绵,歌词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而深沉。
歌曲采用《绣荷包》的调子,是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2/4拍。歌曲结构短小,全曲共上下两乐句,下句的曲调骨架是上句的下四度变化
模进。旋律的进行明快流畅,起伏自然,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领袖的热爱与拥护。
歌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中国广泛传唱,还在世界范围受到了认可和喜爱。这首歌对于研究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和革命歌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演唱版本
现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