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河是发源于
通渭县南端,
陇西县、
武山县、
甘谷县、通渭四县交界处的一条古老的河流,是一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河;是一条承载文明,哺育文化的河;也是一条流淌忠魂,可歌可泣的河。
清溪河发源地南托武山水帘洞之奇秀,东接甘谷大象山之圣雄,北望
宋朝通渭古城之浑古,西靠战国秦长城之铁臂。虎踞龙盘,气象不凡。清溪河从西山山岩的牙缝中挤出,硬是冲破群山的阻拦,曲曲折折,从西到东流向一片开阔地──毛店、礼辛、大石、安远、甘谷,注入
渭河,倾进
黄河,奔向大海。这条河,就是清溪河。
清溪河沟深,沟底通向山梁的总是那九曲十八湾的山路;清溪河水清,清澈见底,
砾石如玉,小鱼摆尾,嫩草茂密;清溪河幽曲,河流绕来绕去,忽左忽右。两山犬牙交错,盘根错节。
清溪河两岸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村镇,罗家坡、刘家峡、张家坪、毛家湾、毛家店、甄家山、白家川、陈家庄、礼辛镇、大石镇、安远镇……这些看似平凡的村庄却个个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早在4000多年前,人类刚刚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就有一支西戎游牧部落在清溪河两岸定居。这里四面环山,气候温暖,山林茂密,青草丰盛,河水清甜,河岸两旁的川台地又可以耕种稻黍,确实是一块理想的生息之地。古西戎部落伐清溪两岸林木建屋烧薪,采清溪河底的青石制具作器,勤劳地创造着中华史前文明的代表作品之一齐家文化。清溪河上游罗家坡出土的
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见证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清溪河文明,是黄河文明、
渭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
秦国统治阶级锐意西进,不断拓疆开土,逐步征服“渭首狄、豸原、邽、冀、襄”等西戎诸小国。自秦之后,清溪河流域为中原统治阶级进行有效管理。生产逐步发展,经济逐步繁荣。至汉代,清溪河流域已相当富庶。从毛家店至白家川长约500米的地带上,有大量汉代文化层。清溪河两岸的罗家坡、张家坪、甄家山、白家川有不少汉代墓葬,墓室讲究,葬品丰富,绝非普通百姓所有。充分说明,在汉代,清溪河流域的劳动人民已创造了大量自给之外的剩余物质,供富豪和地主阶级奢侈享用。
由于
黄土高原的过度开发,以及滥砍滥伐,植被被大量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清溪河两岸很多地方不见绿色,河湾变成了捞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