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学(
英语:irenology),又称和平研究(英语:peace studies)或和平与冲突研究(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是
社会科学里的一门跨领域学科。它旨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如何获得持久和平的条件及方法,新兴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而产生。和平学是一门受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极力推崇和支持的学科,受到40多个西方国家2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普遍关注的热门学科。
和平学,研究战争的原因、动机、结构和战争结束条件,以及为建立未来永久和平秩序而制定的方针、政策等理论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
政治学、
社会学、
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学科,致力于解决
国际冲突与实现世界和平的秩序。
和平学在英文中有多个名称,包括 Peace Science、Peace Studies、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Peace Research。有时,Peace Research、Peace Education、Peace Activism 被合称为 Peace Science,但国际学术界通常以 Peace Studies 或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 称呼这门学科。
和平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通过暴力与
非暴力运动来达成诉求的行为,以及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它旨在识别、分析并尽可能消弭不同形式的暴力,通过非暴力手段治理社会冲突。和平学建立在“和平”的价值标准上,探讨“如何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该学科的核心问题包括和平的本质定义、实现和平的条件与方法。学生需要具备
历史学、人类学、
政治学、物理学、哲学、开发学及大众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在西方学校中,和平与冲突研究常与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隶属于同一个学院。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和扩展,世界知名学府如
马尼托巴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分校等都投入了更多资源于该学科的研究。
和平学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追求。人们通常认为非战即降,但和平运动者相信“和平”也是一种选择,即在战争与投降之间寻找
第三条道路。和平研究学者的责任便是寻找那条路。和平研究与和平运动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消除战争,和平研究因此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原子弹对
广岛市和
长崎市造成的严重伤亡促成了和平研究实验室的成立。二战后,面对美苏对峙,西欧国家也兴起了和平运动。
美苏冷战促使国际间的和平研究进入有组织的学科化发展阶段。北欧国家在约翰·加尔顿的影响下成立了和平研究机构。
美国在
越南战争冲击后,学界也开始积极进行和平研究。在美国及
欧洲,许多大专院校开设了和平研究相关的课程。